分享

为什么心脏支架术后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宁静致远2023 2017-06-12

为什么心脏支架术后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赵蓓,王守力,解放军306医院,心内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心脏支架治疗。可并不是在血管狭窄的地方安完支架就完事了,支架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异物”,术后还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止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医生常常会让患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但实际上有不少患者并未在意此事,自觉没有症状就自行停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甚至两种都停,结果造成支架术后还不到一年就出现了支架内血栓,这种因对支架的药物治疗缺少足够的认识而导致的悲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大家认识一下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原委。

为什么心脏支架术后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1支架的作用及发展史

1977 年英国一位医生首次开展的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开启了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时代。随着介入治疗(PCI)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今,PCI 技术已经跨过三大里程碑:1980年代的经皮球囊冠脉成形术(PTCA),1990 年代的金属裸支架(BMS),2000 年以来的药物洗脱支架(DES),并正迈向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BDS)时代。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推动了冠心病的治疗,彻底地改变了临床医生面对冠心病,尤其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力回天的局面。每一次介入技术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又由于与生俱来的缺点被新技术取代。

早期的PTCA 虽然让内科医生有了微创处理冠脉病变的机会,但是仅限于简单病变,内科医生无法处理手术的急性并发症,术后的血管容易出现再狭窄,这些缺陷催生了金属裸支架。金属裸支架基本上解决了单纯球囊PTCA 的上述缺陷,并拓宽了PCI 的适应证。但随之出现的支架内急性(术后24小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于是出现了药物涂层支架,也就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支架,其原理就在支架的表面涂一层药物来防止血栓的形成。但始料不及的是,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晚期(术后1个月至1年内)和极晚期(术后1年以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仍为0.6%左右,病理研究发现支架表面的多聚物涂层作为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致使血管内膜愈合延迟、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等病理改变是其主要形成机制。因此防止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成为支架术后最主要的药物治疗靶点。由此同时推进了抗血小板药物的发展。

为什么心脏支架术后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2支架术后应该服用的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血液中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是临床是最为实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它主要通阻止血栓素A2的形成来发挥抗栓的作用,因为血栓素A2是作用强大的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收缩物质,可直接激活血小板,并可增强其他血小板激活物的作用,但血栓素A2并非诱导血小板聚集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故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强度相对偏弱。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除了服用阿司匹林外,还需要加用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原因。氯吡格雷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为与阿司匹林是不同的作用途径,所以两者联合用有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从而达到强效的抗栓作用。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约20%。并且支架术后长期(一年以上)应用双联抗血小板不仅可显著预防PCI相关急性血栓发生,而且有很好的安全性。这种双抗的方法已经得到一致认可。

综上所述,当你的心脏植入药物支架后,医生会叮嘱你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术后血栓形成风险及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务必一定要听专科医生意见,且不可擅自停药以免酿成大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