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湮灭的辉煌》和《文化苦旅》之感

 骄阳似火fuok9g 2017-06-12

辉煌的铸就

----读《湮灭的辉煌》和《文化苦旅》之感

这两本书本不该放在一起读,更不该放在一起去写,这会让别人无意中去产生比较的念头。因为,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文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夏坚勇。一个是广大读者颇为熟悉的我国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如果对两位不熟悉的话,可以去上网搜一下,这两人的学历和头衔绝对晃得让你头晕目眩。而且这两位老师被文化界誉为散文写作方面的泰斗。敢于放在一块读,一块写,仅仅是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这种不知天高地厚之气和鲁班门前耍大斧之势,也不知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倏然间,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既然也做了,也说了,就别磨叽了,赶快转入正题吧。”

还是先捡名头大的说吧,初识余秋雨老师是在央视的歌手大奖赛上,那时候(90年代)央视的歌手大奖赛是全国收视率很高的一个节目,一方面由于年代的限制,“正规群众”的精神食量还不多,另一方面急着看选手们的出丑。这个原因说起来有点好笑,因为选手们在专业方面已经很优秀了,能从十亿人中脱颖而出,其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可能是太倾心专业知识了,也至于人文领域却知之甚少,到文化知识问答时,简单得只是初级文化水平的知识,往往也让选手们抓耳挠腮。太应该感谢设计这个环节的电视人了。他让全国人民找到了可以“聊以慰藉”和“都是一样的人”的感觉了。所以,高的收视率可是建立在这些选手的痛苦之上了。而成名的却是余老师,因为余老师是文化知识的点评,他那渊博的民俗知识和厚重的人文气息以及优雅、自信的气质。征服了电视机前大多数的观众,并且拥有了固定的粉丝群。我就是其中之一,虽然那时只有十几岁,也是余老师的粉丝,但只是精神上的,他的书我却一本也没读过,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内心太浮躁,二是也没钱买书。直到现在,才有机会扫平这两个原因去当一回真正的粉丝,可这过程已有二十年之长了。

我这个粉丝当的可真有点不称职,在看易中天老师的《帝国的终结》时,看到了一段评价夏坚勇老师的文字,说夏老师所写的《湮灭的辉煌》是历史的大散文,而且对夏老师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水平极近渲染,为了突出老师的优秀,拿了一个文化大散文之家来比较,说在写作形态和高度上已然超过这位大师,言语间隐指余秋雨,这却勾起了我尘封了多年的记忆,原来我还是余老师的粉丝,有人居然超过我的偶像,岂有此理,赶快去找这本书,于是乎,像猴子扔玉来一样,抛开手中的《帝国的终结》去追赶《湮灭的辉煌》这只兔子了。

初读这本书时,立即被里面的场景所吸引,作者没有去写那些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小人物或一段段早已埋没的历史往事,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彷徨许久的灵动。首篇一个《寂寞的小石湾》就把抗清英雄阎应元描绘得精彩纷呈,一个小小的典史(相当于公安局长)居然领着江阴城的义民,拒二十四万清军于城下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伤七万余人,要知道,历史上八旗清军是多么的凶悍,自吴三桂红颜一怒献开山海关后,十几万清军铁骑转眼间席卷大河上下,“什么李自成的百万之众;什么南明的隔江半壁;什么沿海的强劲海盗”。转眼间,全国上下亿万民众纷纷改了旗,易了服,剃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生生叫“人不过百万”的满族打完了句号,一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道出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感叹和无奈。鉴于此,有点怀疑阎英雄的这个壮举是真实的吗?可能对历史稍有了解的读者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但这段历史是康熙编明史时,着中授意重新去收集去汇总的,我想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段历史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当权者是不会自己给自己抹黑的,英雄惜英雄,崇拜英雄,敬畏英雄(哪怕是对手)是难免的,更多的应该是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而采取的执政手段——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像我们现在两岸关系都需要的那样,抗日题材的多种作品已经不在是我党独大的哪种场面了。作者用散文的形式把这段历史娓娓道来,倒是比用小说或纪实性的手法来叙说更为巧妙一些。文中引经据典,既有铁骑铮铮,又有傲骨凛凛;既有大英雄的忠烈,又有小人物的壮举;既有现代的名人虚幻,又有作者对人文的思索;这种历史的横向和纵向比,以及对历史偶然的赞叹,必然的假设,被作者用区区几千字就描绘了出来,这怎能不叫人感叹和佩服呢?不过,我还是有一点疑问,清军入关时只有十几万人,就是一年后进军江南也不过二十几万,如果在江阴城下就损失三分之一的话,这仗还怎么打,中国还怎么统一,要知道这些在当时还是异族的人,可死一个就少一个,汉人是不会去补充的,如真有机会,还真想去江阴实地察看一番,以其能打消自己的疑问。紧接着,作者又在《驿站》中,去描写“车辚辚、马萧萧”的湮没在历史古道中驿道上的休息站,作者从唐朝一瞬间换到明朝,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贵妃,到“马跑平安朝更迭”的崇祯帝;从“初离蜀道心将碎、离别此情恨绵绵”的花蕊夫人,到“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的白居易,从书生王播的潦倒和衣绵还乡,到扬守陈“太子洗马”的误解和官居五品,这一切的风云际会,斗转星移,让作者以华丽的词语以及穿越式的的叙述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是抛开这一切,作者能在“形散神不散”中把“驿站”的成立到辉煌,用人文的国学知识给串成一串,让人既听了故事,又温习了唐诗宋词。更重要的是作者那深远的思想,深深植入了每位读者的脑海里。后面的《湮没的宫城》《东林悲风》以及《小城故事》延续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整一个明朝的史诗性介绍,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羽扇纶巾、风雨飘零而又不失气度的年代,看到这里我已经不能再往下看了,到不是书不合口味,而是太合口味了,就像一个小孩子,面对好吃的东西不愿意一下吃完一样,好的东西应该慢慢去品味、去咀嚼、去消化、去吸收。那就赶快掩上卷,先消化掉看过的这几篇吧,后面的,看来得趁心情放松、舒畅或者需要净化的时候再慢慢品味吧,可是掩上卷后该干什么呢?总不能再去看一些愉悦精神三天就能读完的世俗小说吧,这心情一下子也调整不过来呀,这时不由的想起我还是余秋雨老师的粉丝呢,既然看了历史的大散文那就赶快去看看文化的大散文吧!

初读《文化苦旅》,我是带着有色眼镜看的,因为先看过了《湮灭的辉煌》,发现了这座山峰之后总觉得其他的都没他高,有时候感觉是否选择过早,当错了粉丝,可随着页数的一张张翻过,思想慢慢深入进去后,又一座巍峨屹立的山峰从晨雾的迷蒙中渐渐清晰起来。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因为世俗的缠扰,阅读大多放在了入睡前的一个小时,就是这一个小时也持续一个多月,我的思绪也随着余老师的笔锋而泛舟荡漾在这苦海之中。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用牌坊、尼姑、寺庙、学校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最后拿清末民初跑腿的信客结尾。如果不是提前看过后面的《吾家小史》,还不知道所有这些是在介绍作者的自我经历,从启蒙到入学,到初涉世事,直到走出小山沟,作者用犀利的笔锋、婉转的思想把尘封的回忆一一道来,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把散文当成小说写,在这里还真是佩服作者的气势,居然敢于超越和打破一些条条框框。这纪实性、思想性的写作方法,又是开创了散文的另一片天地,但这只是引子,完全还没到精彩之处,接着便是第二部分中国之旅了,这里边既写到了闻名天下的都江堰、莫高窟、月牙泉,又有鲜为人知的宁古塔、天一阁,晋商票,这里面包括了我国的东西南北和关内关外,可见作者行程之远,我也渐渐明白了《文化苦旅》的一点含义了,看来作者是在践行“行千里、破万卷”之路了,我也是随着作者的笔触先是游历了一番,同时也品味了一下当地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在思想上来了一次免费的旅行,还配备一个免费的高档次导游。这里先不说都江堰的宏伟,也不谈莫高窟、月牙泉的神秘,更不去眷顾苏杭的多情和崇尚晋商的富裕。我只对《风雨天一阁》,钟情了许多天,短短的六页万余字,着实道出了中国文人悲哀、雄魄的历史苦旅,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明朝人范钦所建,和所有的古代学者一样,他同时也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但他好像不太会做官,做京官时、几度受诬,几度昭雪。做地方官时、官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虽然很是辛苦和受累,但却给他收集藏书创造了条件,他收集藏书到了什么程度呢?就像书中所说“他的兴趣不在于审问了一宗大案,理清了几笔财务,或是衙堂威仪,朝野礼数,而在于差役悄悄递上的那个蓝布包袱”。因为那是轻轻拈着的待购书目,对范钦来说,藏书是他的生平主业,做官则成了业余。那么,终其一生藏书到底有多少呢?书中没提,只是说经过200年的战乱和人乱。在一架架书橱空了后,它依然能享誉中外文化界。依然能让无数文人顶礼膜拜,中国文化的历程,古代文人的历史都被一个小小的藏书阁所浓缩,特别是作者对文化传承之艰难,进步之困惑都在这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或明或隐的体现了出来。不得不对作者对中国文化,文人的思考之深而深深折服;第三部分为世界之旅,作者分别对新加坡、古印度遗迹、古波斯遗迹、欧洲的文明遗迹等等进行考察,这里不光对这些影响世界的古文明进行了详细的实地介绍,还把考察时的艰辛也溶入了进去,而且溶入的是那样自然,那样洒脱,丝毫没有任何的娇柔造作之感。最后一篇,作者对佛经也作了一些禅悟,细读下来,发现余老师的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佛学专家,也许是受了太多的抵毁吧;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磨难;也许是经受了层层的人生考验。余老师的这个精神支点完全可以穿越时空,有效的作用于当下,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南怀瑾大师,这位台湾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参佛的经历同样的崎岖不平。和余老师一样,他们这种带发修行所达到的高度和境界,给了世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种可以模仿。可以想象的感觉;最后是人生之旅,在这段文章中,作者对亲身经历文革时的那种无助和哀叹描绘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对巴金百岁寿辰的描写,从中让人领略了不一样的巴金,一个鲜为人知,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巴金。还有那不服输的谢晋,多才多艺。誉中外艺术界的佐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生死的经历,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波涛而此起彼伏。可能因为他们或是师徒,或是朋友,或是忘年交的缘故,余老师用沉重的笔锋让我仰看了另一个侧面的各个庐山之峰,他们或雄壮伟岸,或突兀嶙峋,或奇峰罗列,但都是傲骨铮铮,巍峨而挺立,他们的精神将与世长存,永远激励着人们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信仰百折而不挠。在最后,作者也对一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对他的诋毁,做了一番针锋相对的回击,虽然余老师的父亲间接死于对他的污蔑中,要知道,余老师的父亲,可是挺过了文革的各种残忍的批斗。他没能死于直接的斗争中,却间接的死在了对余老师的各种诋毁中。这种杀父之仇的气愤就可想而知了,但余老师的这种回击却是绵里藏针,属那种让人“决恨以千里之外,化骨于万里之遥”的高深意境,通俗一点就是“骂人也不带一个脏字”,其实余老师也不用去辩解,单单是以上几个大人物对他的欣赏,就足以说明他的人品和处事之道。同时全国的读者也是睁着眼睛的,不过,回头一想,辩解一下也好,中国的那种“损人不利己”以及“不能看别人好”的劣根性,好好的让人鞭策一番,也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了。

随着一个多月的夜读,在梦境的记忆中和失眠的狂想中总算读完了这本书《文化苦旅》。我也是跟着作者进行了一次长途跋涉,累的也是心绪不宁,总想停下来休整一番,但稍稍放松后又觉得不能去进行所谓的休整,因为那样会给不断滋长的惰性找足理由,那赶快去把夏老师的《湮灭的辉煌》重新拾起吧,因为夜读中增加南怀瑾《老子他说》的缘故,所以,只好利用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了,又是一个多月的心灵之旅,从百年孤独中走出来的盛宣怀还没有完成他的商业兴国;接着走进了瓜州去寻找芳草凄凄、老大嫁作商人妇之沧桑百代的烟云;不经意一回头赵家城的轮廓逐渐清晰,原来是开封府的那一块顽石。一直在诉说着刚正不阿的包青天;近在咫尺的洛神也不愿平淡,争抢着来诉说自己曾拥有的辉煌,看到这,我有点明白了,夏老师原来是想向世人证明一个能力,一个能把历史写的如此委婉,如此多情,又是如此的华丽的能力,这也确实是一种能力,这不但需要素养的积累,更需要文化的沉淀,也许是夏老师感觉前面的文章过于华丽了,到一定程度就有点女性化了。最后以《英雄赋》,《战争赋》作为结局,从彼得大帝到克林顿,从雷锋到王安石,从蒙哥马利到伟人毛泽东。最后再到成吉思汗和丘吉尔,作者在并不长的篇幅里,极尽展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和对“人文”的认识。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特别是《战争赋》场面描写的既有战争的波澜壮阔,又有人物内心的委婉多情,把战争写的如此艺术化,而且跨度一下就几千年,除了厚实的文化功底外,没有一点胆略。也是不行的,这么多人物的聚积、这么多场战争的描述,不是任何谁都能用两篇文章就写的如此透彻。用华丽开场,用雄壮结局,《湮没的辉煌》可以完美收官了,也没任何的遗憾了。

大半个季度的披星戴月,两本书终于读完,掩上卷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着还能做些什么,于是2016年的国庆期间没有休息,“赶早赶晚,半工半休”间,六七千字的读后感,赶在8号上班前终于完成。既然放在一块读了、写了,趁着东风那就不能不评价一番了,两位老师都是文化界的精英,这一点无需置疑,但就在写作的风格上,夏老师要略胜一筹,可放在对“文化”的思索上,余老师要稍领风骚。他们就像是两座山,一个是太行山,雄壮巍峨,一个是沂蒙山,气势磅礴,虽然地理环境不一样,但它们都是革命老区,都是孕育“开国功臣,抗日英雄”的革命圣地。两人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破万卷,行万里”。

两人都是“大江南北”、“高山东西”式的来回奔波,他们用亲自的经历来践行着“行路就是读书”的至理性。他们的共同出发点就是要向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华传统文化。甚至向国外传播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影响力将是持久而恒定的。两人所创造的文化大散文和历史大散文的这种高度,我想在短期内是没人可以超越的,因为高度的铸造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经历,这就像是两条腿走路,缺一而不可,所以,我要在这个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的年代里。向你们真诚的推荐这两本书。我也请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亲人们能够原谅我的妄自菲薄,原谅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对两位老师的评价,我会以两位老师为榜样,背上行囊去继续我那没有终点的苦旅,也会拨开古道两旁的黄沙去寻找那昔日的辉煌。

孟庄镇卫生院:李志强

2016.1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