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风之灵动386 2017-06-12

一年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气温的高低影响水温的冷暖变化,因此,水温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水温是直接影响鱼类生活都会对鱼类的生活习性产生直接影响。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季节,鱼的活动机能和摄食状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春季,大多数鱼类繁殖生育,产卵前后十分活跃,因而食欲旺盛;秋季温度适宜,鱼儿活动频繁,摄食量大;秋末鱼儿准备越冬,需要在体内存储足够的脂肪养料,非常贪吃;二夏冬两季则属于垂钓的淡季了。排除人为的原因,夏季除少数喜热性鱼类食欲旺盛外,大多数成鱼食量减少;至于冬季就更不用说了,绝大多数鱼处于少吃少动或不吃不动的冬眠或半冬眠状态。


春季大约从惊蛰开始,气候逐渐回暖,水温相应上升。在水中煎熬了一个冬天的鱼儿,开始活动觅食。不过这时的气温还不算太高,鱼儿活动的范围较小,一般只在中午前后的几个小时,在向阳、较深的水域活动。到了清明前后,气温明显转暖,水体中的水草丛生,水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这时鱼儿纷纷游向水草、1米左右的浅水区域觅食,并准备产卵,此时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垂钓旺季,从早到晚全天都可以钓。而在北方,由于气候与季节错位的原因,春天姗姗来迟,这个旺季大约要比长江以南滞后1个月到1个半月左右。


夏季日照强烈,气温高,中上层水温也高,鱼类大多潜入深水区域或有植被遮挡的阴凉处活动,摄食量也相应减少。这是因为一方面鱼儿在春季已经完成交配产卵的任务,产卵后又大吃一阵子,身体已经复原,吃得比较肥壮;另外一方面深水植物生长繁茂,水域中天然饵食增多,故对食物的需求量也相对减少,一般进食不多。这时成鱼处于繁殖后的休养生息时期,比较喜欢摄食一些鲜嫩草茎,“换换口味”。但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鱼,情况却不同。他们需要长身体,故不停的摄食。所以钓上来的多是这类中小型鱼。此外一些游动性鱼类列如鳗鱼、鲈鱼、梭鱼等,此时正大量涌进与江河、湖泊相连的水域之中,食欲正旺。


黑坑除外,总的来讲,夏季仍属于垂钓淡季,渔获量少得多,尤其是中等以上的大鱼不大容易钓到。但在初夏,少数鱼还在产卵,仍有利于垂钓。且初夏气温多在15~28摄氏度之间波动,这个温度对鱼类还是很适宜的,尤其是早晚,气候凉爽宜人,鱼儿游动觅食活跃,适合垂钓。但初夏中午气温偏高,鱼儿又会躲进深水层栖息,除少数鱼类如鲤鱼,鲢鱼外,很少吃饵。


秋季,天高气爽,鱼儿和我们一起渡过了炎热的夏天,食欲逐渐旺盛,特别是秋分一过,深秋时节,水生植物的茎叶老化,水草枯萎,浮游生物数量锐减,随着气温的明显下降,鱼儿预感到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便大量摄食,积蓄养料准备越冬。这时对于人工投放的饵料特别喜爱,摄食量很大,这时鱼类一年之中第二个摄食高峰期,同时也是钓鱼的第二个旺季。


严寒的冬季,天冷地冻,水凉草枯,鱼儿大多潜入深潭或者泥层洞穴,少吃少动或不吃不动,处于休眠状态。要是在北方垂钓只有适时破冰了,这种垂钓是痛并快乐的,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但在南方,此时气温仍不算太低。在风平浪静的中午,鱼儿仍会游至阳光充足、水深1~2米左右的区域寻找食物,只是吃食的动作比较轻微而已。


孤舟蓑笠,独钓寒江。



扫描下方关注《职场渔乐圈》今日头条直播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