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布斯的7个战略法则,让苹果成为地球上最赚钱的公司

 边城0 2017-06-12

作者:CMKT咨询圈


 因为做CMKT的缘故,我一直在关注各种商业案例,我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在管理上面普遍的焦虑,以及迷茫,甚至糊涂。知名企业、中小微企业,无一例外的普遍存在这种问题。

但乔布斯在经营苹果的时候,他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流于俗,也许可以治疗中国企业的焦虑以及迷茫。


1、要想法,而非PPT

可能最注重PPT的行业就是咨询行业了,但我们其实应该知道企业最关注的是效果,而不是PPT。在和PPT有关的企业案例中,最出名的是可能是诺基亚了,一家非常注重PPT的公司。在诺基亚曾经的办公楼里面,谁的PPT如果做得漂亮,谁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人。


但在乔布斯的管理理念里面,他是非常反感给他播放PPT的,而是让苹果同事直接讲自己的想法,有事说事,没事别浪费大家时间。


在IPOD研发的过程中,项目主管一开始给乔布斯演示PPT,整个演讲以介绍“潜在市场”、“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开始,但乔布斯马上就打断了,他没有耐心在一张幻灯片上花上一分钟时间。这让项目主管认识到乔布斯关注当下,说话直来直去。乔布斯认为:如果你一定要用PPT来讲,说明你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

项目主管很吃惊,他说:我曾经在飞利浦工作,如果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要经过很多轮PPT演示会议和会下研究。但乔布斯不注重形式,可以很快做出决定,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可以做出第一台电脑,而发明它的施乐却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不光是飞利浦,SONY、诺基亚等都是这样做的,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逐渐被淘汰出局了。


2、要产品,而非利润

乔布斯最讨厌的一种人,就是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将其变现,一走了之。乔布斯认为,他们不愿意费力气创造真正伟大的产品,打造真正的公司。


纵观企业史,真正可以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是理想集团,而不是利益集团。乔布斯认为比尔盖茨只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做产品的人。他认为像IBM以及微软这样的企业,开始干的很好,成为或接近某个领域的垄断者后,产品创新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销售,销售出身的员工开始受到重用,直至成为公司的经营者,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联想到最近正在走向衰落的某些公司,很多人在讨论他们的管理怎样怎样。其实在我看来,没有那么复杂,根本的根本就是产品不行了,整个公司没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这才是公司不再伟大的关键。


而很多咨询机构在服务企业的时候,何尝不是浮躁的呢?总在迎合客户要做大规模,做高利润,但这样主张的公司,无一例外的是平庸的公司。


企业经营的激情,应该来自于打造传世的公司。公司里面的人的动力十足的打造伟大的产品,其他都是第二位的。打造出了好的产品,赚钱自然不是问题。但如果把赚钱做为了目标,就是本末倒置,这会影响到公司的每一个环节,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


3、要做诚实的自己,而非满嘴套话的绅士

没有人认为乔布斯是骗子,但很多人觉得他是一个暴君。他曾经抛弃过自己的女儿-丽萨,也经常将车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他经常一言不合,就开掉员工,因为工作做得不到位,开除人。苹果员工因为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苦不堪言。


但乔布斯不认为自己对别人苛刻。他说如果自己做的东西很烂,其他人也可以骂它是”一坨屎“(当然估计没人敢这么骂)。这正是乔布斯试图在苹果内部建立的文化。


苹果内部经常因为产品或者想法,互相PK。乔布斯经常挑战员工的创意,你如果说不出支撑的观点,基本上想法就被PASS了。这种PK,甚至已经到了残酷的程度。他们之间有过激烈的争吵,互相吼叫。乔布斯临死之前承认那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苹果内部的规矩就是:必须超级诚实。公司内部也可以像个绅士俱乐部,员工都打着领带,说着套话,委婉的书面语。但这样的企业文化,注定将导致公司慢慢成为一个绵羊的团队,逐渐失去狼性。


4、要格局,还非蝇营狗苟

其实做企业,挺累的,特别是要几十年坚持做某件事。这种累,主要是心累。如果没有一种强大的精髓意念支撑自己,估计谁也无法坚持。支持乔布斯奋斗不止的理念之一是打造传世企业。


乔布斯认为自己的动力,来自于心底的感恩。他想通过自己的贡献和成就,回馈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历史的进步。


这也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可以做出“非同凡想”的广告的原因。他做苹果的立意比大部分企业更加高远,是立足于改变世界,推动历史进步,而非上市。乔布斯也确实做到了,他改变了电脑、音乐、新闻出版、手机等行业。


中国企业家里面最接近乔布斯的是马云。他说要打造102年的企业,为全球消费者创造理想生活。马云的这种格局,也注定了要做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5、树敌,而非和谐

中国人喜欢读王阳明、曾国藩、崇尚权谋,倡导和气生财。但我们看乔布斯的一生,实际上是战斗的一生。一生中树敌无数,做电脑的时候,跟IBM斗,跟微软斗,比尔盖茨可以说是乔布斯一生的敌人;做皮克斯的时候,跟迪士尼斗;做音乐的时候,跟sony斗;后来做手机,跟谷歌和安卓斗。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乔布斯的伟大。


这和大部分中国人的理念不同。但你们看现在中国做的成功的企业,都是好斗的企业。比如马云做阿里巴巴,不就是踩着ebay的尸骨前行的吗?现在又跟京东斗。华为,不也是在一众国际列强的歧视眼光占到了行业大佬的位置吗?


毛主席说的,与人斗,其乐无穷。正是这个意思。你战胜了一个对手,就上一个台阶,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后,就成为某个领域的王者。


6、封闭,而非开放

很多人被很多时髦的理念洗脑后,仿佛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模式,比如只能开放,不能封闭。


乔布斯的商业哲学,是强调封闭,而非开放,这就注定了乔布斯一生之中有两个真正的天敌,一个是电脑时代的微软,一个是手机时代谷歌的安卓。


苹果的封闭模式成功了,微软和安卓的开放模式也成功了。微软通过视窗系统成为了电脑时代的霸主,谷歌凭借安卓系统,成为手机时代的最大份额占有者。


但乔布斯表示看不上。他认为开放的模式,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完美的体验,系统容易中毒。追求完美主义的乔布斯,什么都是想自己来做。


很多人因此而不看好苹果。但苹果不光成为了利润最大份额的占有者,而且最终凭借封闭的系统,打造了一个生态。最开始,乔布斯主张电脑是数字中心,手机、IPOD,IPAD,手机等终端,都围绕着电脑展开。后来,乔布斯又设想基于icloud打造苹果云平台,所有的终端,都基于云端来打造。


正是乔布斯没有一味的从众,特立独行,打造了苹果独特模式,而且苹果市值世界最高。



7、要独立,而非谄媚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把两个月的库存缩短到1个月,而库克来了之后,将库存缩短到6天,有时甚至达到惊人的两天。


就算牛逼如库克也不得不承认,他必须在对乔布斯恭敬有加和反驳乔布斯之间,拿捏好平衡。库克很早就意识到,如果不说出自己的意见,乔布斯就会把他赶走。他会采取对立的立场以激发更多讨论,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因此如果你不习惯反对他的想法,那么就无法在苹果待下去。


这种崇尚独立,而非谄媚的理念,贯穿在乔布斯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生活上,这让乔布斯身边的朋友都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比如他的朋友有甲骨文CEO埃利森、英特尔老板格鲁夫等量级的企业家。


在工作上,乔布斯非常提防公司充斥着二流人才。因此苹果面试人才的时候,乔布斯往往都是亲自上阵,为的是招聘到一流人才。


记得有人说,金字塔绝不是一群奴隶建造的。苹果作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企业,也绝不会是一群谄媚者建造的。正想苹果广告中所说的,苹果真正服务的客户是人们心中的疯子,却是我们心中特立独行、非同凡响的天才!!



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邮箱:cmkt_neirong@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