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明珠、曹德旺、宗庆后、陶碧华五大实业金刚发出怒吼!

 昵称37471631 2017-06-12


实体经济一路蹒跚,走到今天步履维艰。除了税收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它正在被金融产业榨干最后一滴血!

在中国当下,最容易成功的不是实实在在去做实业。而是编织一个最炫最酷最拉风的概念,然后再组装一个“团队”,最后千方百计在资本市场套现,这样未来100年一次性都赚回来了。

在这种套路笼罩之下,实体经济的人才、资金、利润等都被不断的往外抽。

现实中累死累活赚钱,远不如编织一个概念!


5000年来,中国人一直相信勤劳致富、崇尚勤劳改变命运,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财富。但是自从引进西方的金融体系之后,使很多企业过于迷恋以小搏大、概念炒作、低进高出的资本运作套路。至此,“勤劳致富”的光荣传统被彻底碾压!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资本运作的根本原因,以互联网、房地产等为代表的金融产业,不断的从实体经济中“吸血”,而且使中国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

金融,已经成为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源。它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不公平,悄然无声将整个社会的财富集聚到那一小撮人手里!

比如2016年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实:虽然宏观经济形势很不好,但是资本市场向工厂一样,一批又一批的生产富豪。过去一年中国上榜的富豪基本都诞生在资本市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创造10亿美元富豪最多的国家。

眼下中国经济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实业救国”!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诱惑,依然有那么一批企业家在坚守,他们选择实业报国!

1、任正非——不上市照样可以称霸世界!

任正非率领的华为,每年投入巨大财力去做研发之外,在产品上不断取得突破,令世界刮目相看,除此之外华为还有一个最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坚持不上市的策略。


所谓的上市,就意味着一家企业将由“生产经营”道路走上“资本运作”道路,也就是金融化。而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虚拟概念就能赚进大笔财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干的人却只能赚取微薄的工资,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

华为融的不是“钱”,而是“人心”。华为有17万名员工,任正非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自己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这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业中股权最分散、员工持股人数最多、股权结构最单一的公司,这恐怕是人类商业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它造就了华为的向心力,难怪任正非说:不上市则有可能称霸世界!

2、曹德旺——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从16岁辍学做生意,现在已经把福耀玻璃做成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如今70岁的曹德旺已经在国内捐款达八九十亿元。

当有人把他和李嘉诚做对比,他很反感的说了一句话:“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曹德旺多次谈到自己不做房地产,不做金融,看不起这些只为赚钱而活着的企业家!

3、董明珠——我永远不会做金融!

董明珠作为一个从基层做起来的人,从卖场导购到区域销售经理,再到全国总经理,一手把格力拉扯成国内领军的空调企业,就是因为她身上的实干精神!

谈到自己成为网红时,董明珠说那是因为大家对制造业的关注,而不是对她本身的关注。

董明珠表示:“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金融存在的价值……中国强大起来,必须有实体经济,必须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

当“野蛮人来敲门”,董明珠抵制的态度也十分坚决。她说道:“谁投资并不重要,但请你不要成为制造业的罪人,不能用经济的杠杆来破坏制造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