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析《一针疗法》

 dlhz49 2017-06-12

简析《一针疗法》


简析《一针疗法》
本人学习了高树忠的《一针疗法》 ,感觉非常好,好的中 医针灸师就应该选穴准确,一穴见效。由于本书是 Pdf 格式, 只好我边看边自己再重新记录一下。 好让更多的针灸爱好者学 习参考。 本书开头的一句话说的很好: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 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 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 让中国 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穴位表象辩证:如肝俞,如果隆起

(多见左侧肝俞)证属 肝火无疑。如肾俞、太溪望之凹陷,病人一定是肾虚。针足三 里,出针后针孔出现凹陷,说明胃经气虚。若针了几次孔出现 凹陷在短时间内就平了,说明胃气渐复。 头痛:女性经前头痛,头维穴点刺出血。肓俞穴用于用 脑过度,肾虚冲气上逆引进头痛。太阳疼痛可针束骨,阳明头 痛可针中脘,少阳头痛可侠溪,厥阴头痛可针太冲。 眉棱骨痛:昆仑,这是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主要治疗风 寒或风热外袭所致的眉棱骨痛。 一侧痛取同侧, 两侧都痛取双 侧, 先用拇指按压昆仑穴, 同时让患者反复用力睁眼闭眼皱眉 以活动疼痛处,按压约 30—60 秒钟,若疼痛减轻,再行针刺, 用提捻转泻法,同时让患者继续活动眉部疼痛处,留针 30 分 钟。一般针后即能缓解。若疼痛缓解不明显,则属胃热上攻,
1

起针后再针解溪。 麦粒肿:上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太阳膀胱经,下眼睑的 麦粒肿当治足阳明胃经,分取以下二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一般治疗 1 次即 可治愈,最多不超过 3 次。一是肩胛区反应 点。反应点是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点,稍高起于皮肤,小则一 二个,多则数十个。用三棱针点刺或者挑刺出血,再用手挤捏 点刺部位使出血,出血原则是“血变而止”即点刺时出血颜色 较深甚至呈紫黑色, 需出血至血色变为正常, 才说明火热已除, 方可停止。二是足中趾趾腹,一般靠近趾甲处点刺出血,原则 血变而止。最好是大趾和次趾一起点刺。 牙痛:一般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为 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三种,虫牙痛即龋齿牙痛。中 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 ,所以牙龈痛肿多属胃火 就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从经络学看,手阳明 大肠经入下齿中, 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 所以下牙痛取大肠经 穴位,上牙痛多取胃经穴位。 1 是翳风 治疗风火牙痛。 特点是遇风发作加重, 遇冷减

轻痛,受热加重或者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 炎与尖周炎初期。 2 是内庭 治疗胃火牙痛。特点是疼痛剧烈,牙龈红肿,

可伴口渴、口臭、尿黄、便秘、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 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此穴对多数胃火牙痛有效,若胃火
2

较甚,可加刺下关、颊车等穴。 3 是太溪 治疗虚火牙痛。 特点是牙齿隐隐作痛, 程度较

轻,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 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 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 多见于老年人慢性牙周病, 但年轻人患虚火牙痛者也时有所见。 一般多用双侧用补法。肾 虚病人太溪穴处外观多呈凹陷, 按之虚软, 针后针孔也呈凹陷, 越厉害, 针孔凹陷的程度就越明显, 时间就越长。 肾气恢复了, 凹陷也随着没了。 4 是大杼 5 是偏历 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 治疗各种牙痛, 特别是龋齿牙痛, 用其它穴位

不效时, 此穴往往有效。 此穴位置: 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 阳溪穴上 3 寸。 落枕:是由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姿势不良或颈肩部 感受风寒,引起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的病症。如 果经常发生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表现。从经络角度看,后颈 是太阳经所经过, 病在太阳经, 一侧疼痛或压疼明显者是在少 阳经,应分别取下穴治疗: 1 是后溪或束骨 《灵枢.杂病》说:项痛不可以俯仰,

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 穴, 所以主要治疗手太阳经的落枕。 但由于后溪又为八脉交会 穴,通于督脉 ,手足太阳经脉气又相通,所以只要是后项部
3

的落枕,不管是在督脉或在太阳经,后溪都是常用效穴。 束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所以主要治疗足太阳经的 落枕。又因为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落枕又是筋病,所以用之也 有良效。 这两个穴位治疗应该注意几点:一是要寻找穴位处的压 痛点针刺, 二是要配合颈项部的活动。 因落枕多见于后项部的 一侧, 所以可先取同侧穴位, 如未完全缓解, 再加刺对侧穴位。 2 是悬钟(绝骨)治疗少阳经落枕,即侧颈部疼痛或压痛 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侧卧睡眠而致落枕者。 此外,落枕也可以选用落枕穴、中渚及及耳穴颈项部反 应点,也有较好的疗效。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或者劳 损等而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 此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 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椎病。 1 是束骨穴 对久坐俯案,项部筋肉有条索状物或活动不 灵活的“项筋急”型颈椎病,用之最宜。按全息理论,束骨亦 是颈椎对应部位,所以针束骨最为相宜。 2 是昆仑 足外踝下有两种说法,一般指仰卧位时的足

外踝下, 即昆仑穴, 也有认为是指站立位的足外踝下即申脉穴。 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结合足太阳经及经筋行于脊项部, 此 类颈椎病可针足太阳之经穴昆仑。 张士杰老师擅长用昆仑和腕
4

骨治疗诸多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 椎间盘纤维环、 关节软骨盘以及周围神经等组织, 困直接和间 接的外力作用, 或长期劳损所至的各种损伤, 常有针入病好已 的奇迹。 3 是后溪 手太阳经脉及经筋行于颈项部,且上述症状可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所以对于颈项强痛, 牵及肩胛及上肢疼 痛麻木者,应取手太阳经穴治疗。后溪为手太阳经的输穴,按 全息理论,后溪也对应于颈项部,所以针后溪为适宜。治疗颈 椎病时, 多先在后溪穴处的第五掌骨侧找到一条索状物或明显 压痛点,用 1 寸毫针针之,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对缓解症 状有较好疗效。 4 是腕骨 腕骨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第 4 个穴位,在手掌尺 侧,第 5 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5 是太溪 对于用脑过度或肾虚症状较为明显的颈椎病, 用肾经穴位最宜。太溪为肾之原穴,为补肾这要穴,即可补肾 阴以滋养筋骨, 也可温肾阳以柔煦筋骨, 故颈椎病有椎间盘病 变或骨质增生者,用之最宜,可标本兼治。 6 是大钟 颈椎病本为肾虚,肾经及膀胱经的经筋均行于 后项部, 所以颈椎病的用穴主要也是膀胱经和肾经。 大钟是足 少阴肾经的络穴, 一穴通肾和膀胱两条经, 所以对于颈椎病也 是最适宜的。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第四个穴位,在足内侧,内 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相当于太溪穴下
5

0.5 寸稍后。 7 是足跟腱中点 此穴为董氏奇穴

8 是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一个神奇穴位中渚穴(也叫腰痛 2 穴) , 这个穴位上找寻压痛点, 针刺 0.5 到 1 寸,然后活动颈部, 又手都针上,立即见效。 肩周炎:多发于 50 岁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 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一针疗法,多半是从《灵枢》无字中悟 出来的。常用穴位有: 1 是阳陵泉 病例:一位老职工因右肩周炎来诊,我在她 的左侧阳陵泉找到了很显著的压痛点, 使劲按压了几下, 然后 说:你活动一下肩部试试,她试了下说好一点,我说,我数一 二三,数到三时候,你大声咳嗽同时活动肩部,等我说到三时 候我把针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动完了后,告诉我,怎么 这么厉害,一针下去咳嗽几声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呢? 《灵枢。终始第九》说: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 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肩周炎病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 筋会阳陵泉,可以统治一切筋病,所以用阳陵泉治疗肩周炎。 2 是条口 常用条口透承山穴,简称条山穴。解溪和陷谷 是胃经上的穴位所以也有作用。 原因是肩周炎又称: “冻结肩、 漏肩风”是由于风寒侵袭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则痛,属于实 症。 3 是鱼肩 是自创一个穴位,此穴在鱼际穴向下(拇指方
6

向)约 0.5 寸赤白肉际处,在第一掌骨桡侧肩部的全息对应部 位,可找到火柴头大小的条索状物,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因为 此穴在鱼际附近又能治疗肩周炎,故名鱼肩。 4 是三间 用火柴头等在三间穴处向第二掌骨侧按压,可 以找到一个王不留行籽大小的显著压痛点, 多数病人还有条状 物,用 0.5 寸针先向压痛点斜刺,穿过条状物后再将针直刺于 条索状物和第二掌骨侧之间, 同时让病人咳嗽和活动肩部, 针 后再用手沿着手太阳明大肠经自三间到肩偶穴处来回循按敲 打数次。然后让患者断续活动肩部,一般留针 30 至 45 分钟。 5 是后溪 是小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 和经筋均行于肩后部,所以后溪穴主要治疗肩周炎肩后疼痛, 疼痛牵及肩胛者,具体取穴与针刺方法与三间穴相同。 6 是束骨 足太阳经膀胱经主筋所生病,按全息理论束骨 穴也正对应于肩部, 便先用手按压其同侧的束骨, 压痛非常明 显,按压数下后询之肩部症状似有减轻,继用针针之,症状立 刻缓解。 肩周炎不论其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程度如何,牵挂的经脉 越少,治疗效果越好。只有一处疼痛者效果最好,一般一次即 可明显缓解;如果疼痛范围很大,说明病在多条经,治疗时应 首治疼痛最严重的经脉, 但一次治疗一般不超过二穴, 用多了 效果反而不理想。所以同一肩周炎患者。可能今天针鱼肩,明 天就要针三间,总之,辩证病在何经,就针何穴。取穴的准确
7

和针后活动肩部非常重要。 若想提高疗效, 还可针疼痛处的阿 是穴。起针时,应先起阿是穴,将主穴行一行针,再让患者活 动一下肩部后,最后把主穴的针取出,开始的几次,针后可在 疼痛处加拔罐,以提高疗效。 中风手指拘挛:中风偏瘫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 见于脑溢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病人以偏瘫为主要症状,有 的还伴有失语等。 许多病人都会出现患侧手指能屈而不能伸的 情况,呈拘挛状,一般的针灸方法较难见效。 腕骨 对于中风后手指拘挛者,针腕骨手指可立伸。试

针之, 果然针后病人手立伸开, 屡试屡效。 针腕骨治中风是 《针 灸甲乙经》早就记载: “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手五 指掣不可屈伸,腕骨主之。 ” 乳腺增生病:是 30 到 50 岁女性常见病。主要临床特征 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 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 疼痛。 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同期有明显关系, 一般月经来潮前一 周左右加重, 行经后仲块及疼痛减轻。 如连续三个月不能自行 缓解。本病即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 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原因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 本病机理: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环行看,足阳明 胃经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是太阳脾经行乳外侧,足 少阴肾经,任脉行乳内侧,冲脉散胸中。所以本病病在胃经, 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
8

人迎穴 乳房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人迎穴治疗乳腺增 生病是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本穴和标穴是经脉脉气有较强的 调整作用。十二经脉皆有标本,足阳明经之本, “足阳明之本, 在厉兑; 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 ” 人迎就是足阳明胃经之标穴。 总之,人迎恰在人体的咽喉要道,脾经、心经、肾经、 肝经、任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均与之相通或是相连。 人迎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 动处,针刺人迎穴应该避开颈动脉,针刺要求较高,手法不熟 练者应谨慎使用。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节等 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岔气。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治疗方法很多,有 41 穴治疗案例如下:腰部 3 穴(阿是穴、 腰四夹脊穴、腰部正中穴) ,头项部 7 穴(人中、睛明、攒竹、 百会、天柱、大椎、龈交民异点) ,上肢部 17 穴(后溪、养老、 中渚、内关、支沟、下廉、手三里、曲池、孔最、腰痛穴、上 都穴、 扭伤 2 穴、 挫闪穴、 扭伤穴、 闪腰穴、 腰宁穴、 经验穴) , 下肢部 10 穴(秩边、因门、委中、承山、条口、跗阳、太溪、 承中穴、腰伤穴、行间太冲之间穴) ,耳针 2 穴区(腰区压痛 点、外生殖器) ,腕踝针 2 穴区(双踝上 5 区、双踝上 6 区) 。 特点: 一是用穴广泛, 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 二是多远道取穴, 且多取三阳经穴,所取穴位多有压痛、结节、酸胀等明显反应 处;三是大都强调强刺激,用泻法,但也有例外;四是皆强调
9

针后配合腰部活动, 远道取穴时尤其如此; 五是对于获效机理, 可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和全息对应来解释。常用穴位主 要有以下几个: 1 是人中 人中主要是在督脉上的穴位,是治疗腰部脊柱 正中在督脉循行线上的扭伤,对腰部其它部位扭伤效果就差。 进针方法有两种:一是横穿人中沟,从人中的一侧进针,另一 侧出针。二是朝鼻中隔方向斜刺,以病人眼中流泪为度。两种 方法进针时均应让患者配合腰部的活动。 针刺人中较痛, 站立 位治疗时应注意掌握刺激量,防止晕针。 2 是后溪 这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对于腰 部正中督脉线上的扭伤,也有佳效,尤其是惧针人中的病人, 可用后溪穴代替。此外,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手太阳 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相通, 所以后溪对腰部一侧或两侧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的扭伤也有良效,疗效尤于人中。 3 是龈交异点 是在龈交穴附近上唇系带上就会出现突

出的血肿或硬结, 名为龈交异点,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毫针 刺并留针 10 到 15 分钟,同时活动腰部。 4 是手三里 如果扭伤部位,压痛点在腰椎的右侧相当于 夹脊穴处,便以指代针按压右手侧的手三里,压痛十分明显, 按压同时让患者活动腰部, 如果减轻了, 再用随咳进针法针之 并让患者咳嗽的同时用力跺脚数次, 腰部疼痛立即消失, 活动 恢复正常。
10

5 是太冲穴压痛点

如果针后溪、腰痛穴、阿是穴无效,

可在太冲靠近行间穴附近寻找非常显著的压痛点,按压几次 后,让病人活动腰部,等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幅度增大,一针 下去稍一行针,病人疼痛就会消失,活动自如。压痛的程度也 有很大差别, 与腰扭伤的程度无关, 而是与腰扭伤的部位有关, 越离腰椎远, 此穴的压痛就越明显。 指压与针刺的效果才越好。 6 是腰痛 1 穴到腰痛 5 穴 如果把双手掌相合, 则大拇指

一侧对应的是前正中线, 小指一侧对应的是人的正中线, 腰疼 穴则正好是腰部的全息对应部位。 腰部正中疼痛, 最显著的压 痛点在第五掌骨尺侧腰部对应区(后溪与腕骨之间, 靠近腕骨 处) 为腰 1 穴, 主要治疗腰部正中即督脉的腰扭伤和各种腰痛; 腰椎一侧相当于夹脊穴的疼痛, 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四五掌骨 之间腰部对应区(原来的腰痛穴之一)为腰痛 2 穴,主要治疗 腰椎旁相当于夹脊穴处的扭伤和各种腰痛; 足太阳经膀胱经第 一侧线(距离腰椎三指左右)附近的疼痛,最显著的压痛点在 第三四掌骨之间腰部对应区为腰 3 穴, 主治腰椎旁相当于足太 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扭伤和各种腰痛; 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距离腰椎一巴掌左右) 附近的疼痛, 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二 三掌骨之间腰部对应区(原来的腰痛穴之一)为腰 4 穴,主治 腰椎旁距离腰椎一巴掌左右的扭伤和各种腰痛; 距离腰椎更远 的疼痛 (一巴掌之外) , 最显著压痛点出现在第二掌骨侧腰穴, 为腰 5 穴,主治距离腰椎较远部位的扭伤和各种疼痛。
11

7 是笔者实践中治疗得出奇穴:腰痛 1 至 4 穴(后溪) 、 手三里寻找压痛点针刺后活动腰部,出针即效。 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 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膝关节酸痛, 活动不灵活。特点是:清晨起床或久坐后感觉关节僵硬疼痛, 稍活动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过久又觉关节疼痛需要坐下休 息;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下蹲困难,有时需要扶持才能 站立起来;膝关节伸屈活动时会听到“喀嚓”的摩擦声;活动 过度膝关节会肿胀疼痛加剧。X 线摄片检查显示“骨间隙变狭 窄,有骨刺形成(骨质增生) ” ,也叫长骨刺。 中医认为:病在筋骨,与肝肾亏虚有关。主要穴位为: 1 是大杼 凡是膝关节疼痛者大杼穴都有条索状物的压 痛,先按压再针刺,或用三棱针刺络拔罐,同时令病人活动膝 关节,大多都能即刻减轻。针刺时注意不可针刺太深,一般是 向下斜刺 0.5 寸左右即可。 2 是尺泽 膝骨关节炎疼痛部位比较明确和局限者,可采 用关节对应取穴法, 在对侧的肘关节附近找到对应的压痛点针 刺。 具体方法见第四章之缪刺与关节对应取穴法。 对于疼痛在 膝关节内侧为甚者, 可在对侧的尺泽穴处寻找对应的压痛点针 刺,即左膝疼痛针右尺泽,右膝疼痛针左尺泽。取站立位,用 随咳跺脚进针法针之,多能立刻减轻。但难以除根。 腓肠肌痉挛:中医叫“转筋”俗称小腿抽筋或小腿肚子
12

转筋。常是睡眠中小腿肌肉突然抽掣拘挛,扭转急痛。此症多 由气血不足,寒湿侵袭或局部肌肉过劳(游泳、过度运动等) 所致。 选穴:承山 《灵枢》说凡是经筋病的治疗,都应该以

局部取穴为主。 腓肠肌痉挛的部位正好是承山穴, 临床上多刺 承山穴,用湿补手法。常一次见效或痊愈。 癔病性失语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多见于青年女性。常

因突然而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 表现为一系列精神的、 神经 的、躯体的症状,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癔病性失语是属于 癔病的一种表现, 以遭受到各种精神刺激后 (如惊恐、 暴怒等) 突然失语为主症。认为卒然失语,病位在会厌,是由于会厌不 能开阖所致。 会厌位于舌部及舌骨之后, 形如一树叶, 柄在下, 能张能收, 呼吸发音时则会厌开启, 饮食吞咽或者呕吐时则会 厌关闭,以防食物误入气道。 行于会厌的经脉主要是足少阴肾经,此外,会厌之脉还 上络任脉; 所以主要从足少阴肾经论治本病, 也可取任脉天突 穴。 “两泻其血脉” ,当指舌下近舌根处两脉络,相当于金津、 玉液或稍下处。 临床治疗上因考虑舌下刺血操作不方便, 病人 有恐惧感, 所以取足少阴之根穴涌泉, 强刺激, 配合心理诱导, 可一次治愈。 腕、踝、膈、脐四关可治五脏之疾。膏肓俞穴、无所不 治。
13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的所出,明知其原, 睹其应, 而知五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 肺也, 其原出于太渊, 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 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 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 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名曰脖泱,脖央一。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即:病在心针大陵(心包代君受邪) ,病在肺针太渊,病 在脾针太白,病在肝针太冲,病在肾针太溪。肓之原脖央是在 脐下 1.5 寸的气海穴。此外,我们前面已经提过五脏在肚脐周 围都有对应点,所以也可以针这些对应点以分别治疗五脏之 疾。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即放腑有病取足三里。足 三里是胃的下合穴, 治疗胃腑病好理解, 为什么能治疗六腑的 病呢?《灵枢》说:治疗大肠小肠病:肠中不便,取三里,盛 泻之,虚补之。邪在大肠,刺育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气在 胃肠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邪在胆,逆 在胃,胃气逆则呕苦,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治膀胱三焦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取之太阳大络, 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肚腹三 里留。 合治内腑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常用的穴位
14

有天枢、上巨虚、阿是、曲池等。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曲池 是大肠的下合穴,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 合于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合治内腑所以针之。 关于合穴和下合穴的治疗六腑病的区别,一是普通列车 每站要停,比较慢,一是直达专列,一站不停快。 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 灵枢中说:内阴阳、外也

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 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者之阴者,刺阴之荥输。 ”所以阴之阴 是指内为阴,是指五脏为阴。也就是说病在五脏者,可取阴经 的荥穴和输穴。 阳经和阴经的荥输穴主治特性有异, 阳经的荥 输穴主要治疗外经病, 阴经的荥输穴则主要治疗内脏病。 灵枢 曰: “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 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 取足太阳之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 少阳之荥输。 ”所以五脏的病取所属的阴经,而不是阳经,如 肺病就应该取手太阴肺经,而不是其它阳经,困为肺经属阴。 五脏原穴可以主治五脏病,而在阴经中,输穴即是原穴,所以 阴经输穴治疗五脏病就好理解了。 阴经的荥穴:井、荥、输、经、合合称为五输穴,阴经 和阳经五输穴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从井穴到合穴,阴经是木、 火、土、金、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阳经的荥输穴 主治外经病,阴经的荥输穴则主治内脏病。如《灵枢》曰:气
15

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 荥、足少阴输。这是阴经的荥输主治五脏病。气在于头者,取 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之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 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这就是阳经的荥输治疗外 经病。 十二井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一天值夜班,来了一位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 我看了一下患儿, 立即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术未毕, 患儿已经停止抽搐, 大声啼哭, 神识清楚, 面色转红。 十二井穴即:少商(肺) ,商阳(大肠) ,厉兑(胃) ,隐白 (脾) ,少冲(心) ,少泽(小肠) ,至阴(膀胱) ,涌泉(肾) , 中冲(心包) ,关冲(三焦) ,足窍阴(胆) ,大敦(肝) 。 刺激井穴具有很强的醒脑、苏厥、开窍作用。历代医 家皆常应用,如《针灸甲乙经》载: “隐白、大敦治尸厥死 不知人,脉动如故。 ”凡初中风跌倒、暴卒昏沉、痰涎壅滞、 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井 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 仍起死回生妙诀。 井穴点刺出血有很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临床上 对于五脏的实热证,也常取井穴治疗。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 俞募穴的应用。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注于背腰的部位,募穴是脏腑之气 输注于胸腹部的部位。脏腑之气不是经络之气,临床最典
16

型的例于就是心肌梗塞,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少人误以 为是胃痛。正常的胃痛,双手拇指按压其至阳、灵台穴约 数秒至 5 分钟就会疼痛缓解、止痛。如果没有明显效果有 可能是心肌梗塞。可用双手按压内关、郄门穴。立即去医 院进行抢救。这种疼痛反应多在中脘附近的巨阙穴,巨阙 穴在脐上六寸,前正中线上,是心的募穴。巨阙穴下 2 寸 就是胃的募穴中脘,所以需要仔细观察,莫把心痛当胃痛。 胃脘痛 胃脘痛又叫胃痛, 是指以脐以上, 剑突心口以 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 痉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胃痛的病位在胃腑。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时、 感受寒邪等均可引起胃痛。治疗选穴: 1 至阳或灵台 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针急性胃痉挛有 特效。方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 于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 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按压时应嘱咐病人进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 以活动胃部,提高疗效。 临床上治疗各种胃病,至阳,灵台也多常用针刺或者 针后拔罐。 2 中脘
17

针刺中脘穴对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对急性胃痛效果更 好。中脘是胃的募穴,是胃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又是腑之 会穴,胃痛是六腑病,六腑属阳,中脘在腹部,腹部属阴, 所以胃痛针胃的募穴中脘。 3 内关 内关即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 呕吐者最为适宜。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一穴通心包和三焦两条 经,内关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 “阴维为病苦 心痛”心痛就包括胃痛,所以内关穴是治疗胃痛及所有胃 病的常用穴。 4 足三里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 也是胃的下合穴,不仅所有的胃病可用足三里,六腑病可 用足三里,而且所有的脾胃病,不论是其寒热虚实,也可 用足三里。足三里和膏盲、涌泉这三穴都可以主治百病。 5 公孙 中脘、内关、足三里称为胃病三要穴,但是是公孙穴 的疗效最好。一般针后即可止痛,这个穴位有一个特点就 是针刺是较痛。 6 尺胃 这个穴位是临床上个人发现的,位于上肢太渊与尺泽
18

连线的中点,即孔最下 1 寸处。 7 脐胃 脐胃在肚脐左上方(相当于时钟的 1 — 2 点处) 0.5 — 1 寸压痛点处,因为是脐部又可治疗胃病,所以叫脐胃。临 床上发现胃病患者在脐胃都有压痛点或可以按及动脉的搏 动。针法:脐胃穴针刺时可直刺 1— 2 寸,对胃痛和各种胃 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腹痛 俗称肚子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胃肠道和泌

尿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腹痛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腹痛包括上腹部的疼痛如胃脘痛,狭义的 腹痛则不包括胃脘痛在内。 1 足三里或中脘 主要治疗上腹部以中脘穴为中心的疼痛,即胃脘痛。 2 上巨虚 脐周疼痛,以双侧天枢穴为中心的疼痛,属大肠病, 应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此种疼痛多见于急慢性肠炎。 只针上巨虚即可,也可配合天枢一起应用,效果更好。 3、下巨虚 脐下疼痛,特别是以关元为中心的腹痛,属于小肠病, 应刺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脐下腹痛只针下巨虚就有效, 临床多配合关元、太溪穴用补法,效果好。 4 曲泉
19

肚脐下腹部两侧叫少腹,是肝经所过的地方,如果两 侧或一侧少腹疼痛,多与肝经有关。都可以针刺肝经的合 穴曲泉。在临床上可配阿是穴一起应用。 曲泉在膝关节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 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妇科病人可见两侧少腹疼痛,但也多是以左侧少腹为 重,此与肝气行于左有关。凡是左侧有病痛,许多都与肝 有关。常规治疗无效时,结脉症,此类病人多是胀大于疼, 多有走窜或起包块,伴心烦,左关脉大于其它部位,每遇 生气时加重者,属肝郁无疑,当从肝诊治,可针可药,多 收佳效。 膈肌痉挛 膈肌痉挛俗称 “打咯” 。 本病在临床中常见,

轻重则并见于其它急慢性疾病以及癌症、中风、流行性出 血热等危重疾病中。常顽固难愈,称“顽固性呃逆” 。 胃居膈下,胃气上逆动膈就会呃逆,所以针灸治疗, 常规针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再加上治隔的膈俞。 但这些针法有时也不好用,只好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治疗。 1 、攒竹 攒竹穴治疗呃逆:让病人端坐,用双手拇

指重按双侧攒竹穴,其余四指紧贴率谷穴,由轻到重持续 按揉 5 —10 分钟,一般呃逆当即停止。有的效果不明显, 可按压攒竹穴稍下的眶下缘,效果比攒竹还好。 2、翳风 如果按压攒竹无效,可按压翳风。按压时,
20

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连续按压约 5 分钟。 3、太渊 4、乳中 5 、中魁穴 针刺太渊穴,稍一捻针,呃逆立止。 乳中穴一般不针灸,用激光治疗仪照射之。 中魁穴是经外奇穴,位于手背,在中指

近端指关节的中点,有降逆止呕止呃作用,主要治疗噎膈、 反胃、呕吐、呃逆等,一般多用灸法,也可针刺。 6、太溪 太溪治疗肾虚冲气上逆动膈引起的呃逆。

7、已故名医冯鸣九先生之验方:白蔻仁 9 克、山楂核 30 克,研末吞服。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

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腹痛、 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 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治疗穴位: 选用直刺双地机穴,行龙虎交战手法。一两分钟就会 疼痛渐缓, 30 分钟左右疼痛就会全部消失。 支气管哮喘 单穴治疗本病的穴位有:天突、膻中、

鱼际、孔最、定喘、大椎、内关、身柱、扶突、哮喘区(第 7 颈椎棘突到 12 胸椎棘突宽 0.8 —1 寸的脊背中线长方型区 域) 、清喘穴(奇穴,位于前正中线,天突穴和甲状软骨之 间,相当环状软骨与气管的交接处) ,头针胸腔区、食中根 (奇穴,位于食指间的根部)等。临床上常用孔最、鱼际、 神阙 3 穴。
21

1、孔最

对花粉过敏突发哮喘,呼吸困难,为针双孔

最穴,未及半小时哮喘自止。 2、鱼际 鱼际五行属火,有通达肺经阳气之功,对于

寒邪束肺,气管痉挛的哮喘用之最宜;对于肺经火热引发 的哮喘,亦可收泻火止喘之效。以上两种情况哮喘,单用 鱼际即有良效。若肺气虚,当加太渊;阳气虚或肾不纳气 者,宜配太溪。 3、 神阙 以拇指按压神阙穴, 每次 500 下, 每日 1 次,

连续 2 —3 个月,可补益人体的元气,改善过敏体质,预防 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也可在肚脐拔罐,方法:拔罐 5 分钟即将罐取下,再 拔 5 分钟再取下,连拔 3 个 5 分钟为一次,每日拔罐 1 次, 坚持拔 2 —3 个月,可改善过敏体质。 以上方法不仅对过敏性哮喘有效,对过敏性鼻炎、荨 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也有效,关键是要长期坚持,至少需要 2—3 个月,时间短了难以取效。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痉挛,心肌

发生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疼痛的性 质带有一种压迫和紧迫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 有时可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 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 2—3 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22

1 内关

内关对心痛有确实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四总

穴歌变成了五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 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内关谋。 2 至阳 此穴治疗心痛、心绞痛和胃脘痛效果是最明显 的。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 也,需要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 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 阴寒散,则绞痛自止。 喜笑不休 每日上午针刺双神门,用泻法,留针 1 小时 左右。笑不休是心的实症,心五行属火,火生土,即土为 火之子,所以心经的实症就应该刺心经的输士穴神门。 脏躁 “脏躁”是中医一个病名,其主要症状是悲伤

欲哭,不能自己。治疗此症,针刺少海、少冲。治疗取双 少海穴,用补法,留针 30 分钟至 1 小时。 慢性胆囊炎 常见症状是右胁部或右上腹部 疼痛不适 感,多呈胀痛或闷胀感,可向右肩部放射,症状在多食油 腻及情志不畅后发作或加重。腹部 B 超可以确诊。 1、阳陵泉或胆囊穴 胆囊穴在阳陵泉下 2 寸,虽是奇

穴,也在足少阳胆胆经上,主治各种胆囊病症。阳陵泉则 是治疗胁痛的要穴,临床治疗胆囊炎方法:在阳陵泉及其 下方找压痛点,哪儿压痛明显,就在哪儿针刺。 《灵枢》的 观点,压痛点是人人有异的,只要出现在阳陵泉穴的附近,
23

就是胆的下合穴阳陵泉的所在。这是合治内腑。 2、丘墟透照海 丘墟是胆的原穴,五脏六腑的病,都

可以取相应的原穴,胆囊炎是胆腑的病,自然也就可取丘 墟了。用丘墟治疗胁痛的方法是丘墟透照海穴,临床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胁痛有明显效果。但一定要坚持长期治疗 2 至 3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患者勿食辛辣油腻,少饮酒,保 持心情舒畅。用上穴治疗时可配合支沟、日月、胆俞等穴。 痛经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检查生殖器官无

明显异常为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或 已婚未孕者。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常规针灸方法:取关 元、三阴交、血海等穴。如果上述效果不理想,可用: 1、十七椎 在十七椎上找到压痛点,进行按压、针刺。 如果疼痛时间长,可同时加刺承山穴,用 3 寸毫针向上斜 刺,起针后可在十七椎拔罐 5 至 10 分钟,效果更好。特别 是对寒凝血瘀的痛经,用之最宜。 2、神阙 治疗痛经采用脐疗疗效颇佳。从理论上讲神

阙穴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病症。 急性扁桃腺炎 主要病症是咽喉疼痛,可伴有发热,

口腔检查可见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本病属于中医“乳 蛾” 、 “咽喉肿痛”等病范畴。中医认为,咽通于胃,喉通 于肺,咽喉为肺胃之系,虽然病在咽喉,但病却在肺、胃。
24

多由于风热或肺胃之火上攻所致。针刺效果很好。 1 、少商 取穴都可点刺出血。急性扁桃腺炎临床上有 两种情况:一是风热毒邪客于咽喉;二是过食辛辣烟酒等, 胃热火毒上攻咽喉。前者病在肺,后者病在胃。点刺少商 不仅可散肺经之风热毒邪,还可清胃肠腑热,对急性 扁桃 腺炎有良效,针刺后疼痛立即减轻。方法:点刺同侧少商 穴,挤血 10 余滴,疼痛立止。并嘱多喝水。 2、商阳 如果是过食辛辣烟酒等,胃热火毒上攻咽喉

导致可取商阳穴点刺出血。 上述两个穴位治疗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点刺前宜先用 手分别沿拇指和食指向末端快速推挤血液数次,并用手捏 紧,使穴位处充血;二是点刺时多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 刺要快、准、点刺的深度要适当,以能挤出较多的血液为 度;三是出血的原则是“血变而止” 。血色越深,说明热毒 越重,出血以血液颜色变为正常为度。没有变为正常还需 要再次治疗。四是点刺后嘱患者多饮水,忌食辛辣及牛羊 肉等温性食物。五是一般情况下只是点刺即可,若已化脓, 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或抗菌素。 美容 头面部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于面部,尤其

是足阳明胃经的脉气虚衰,面部得不到足够的气血的滋养 和温煦,那么面色也就变得憔悴了。许多胃病的病人,大 都面部萎黄无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想面部美容就应该
25

从三阳经、足阳明胃经入手。 1 足三里 是胃的下合穴, 也是胃经的合穴, 是调理胃

气的要穴。只要是病在胃腑或胃经,不论其虚实寒热,皆 可取足三里治疗。此穴对面部皮肤气色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凡是外在皮肤的病都可以取阳经的合穴治疗。所以皮肤病 通常选用曲池、足三里、委中等合穴的原因。针刺胃经的 合穴就可以治疗胃经的“阳之阳” ,即面部皮肤的病症,自 然也有美容作用。胃经气虚的病人,足三里按之虚软,针 刺时针孔多呈凹陷。使用补法透皮后缓慢进针,若能出现 针下搏动感,患者也会感到足三里到解溪的一过性跳动感 多数情况下,出现了这种反应效果是最好。 一般针 10 到 15 次左右面色即可开始好转,凹陷减轻 或消失,针 1 至 2 个月,面色就会鲜明而有光泽了。 2 人迎 无论何症,皆让病人仰卧于床上针其人迎穴, 疗效好。在临床进行针灸美容时,最好足三里和人迎交替 或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养生保健 人要想长寿必须做到:一是心胸宽,精神

愉快,心境安然;二是生活极具规律。达到内心静而不止, 外体动而无过。精、气、神是人之三宝,三者密不可分。 需要三个穴位:足三里、涌泉、膏肓俞。 针灸足三里时多用补法,灸的补法更好。足三里是胃 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是调理胃气的第一要穴,此穴多补
26

法;涌泉是肾经的井穴是调补肾气的要穴;太溪是肾的原 穴,是补益肾气的要穴;气海是原气之海,是原气汇聚之 处调整原气不足者是最好的;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里经的交 会穴,是原气之关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通过调理原气和 肾、脾、肝三脏而实现,关元保健多用灸法;神阙多用灸 法,最好以指代针,晚上睡前仰卧,用拇指指腹按压,按 压数秒再抬起,反复 300 次以上。

一、子午流注与营气的时间运行规律
有些病发作时间有明显的时间性,常有固定的时间内 发作。如有的人每天上午 9 — 11 点头痛,有的人每天下午 5 — 7 点腹痛, 有的人每天半夜都要胃痛等, 过了这个时间段, 症状就消失或缓解了。出现这种症状时,治疗效果都是不 好的或者不明显的。

二、病时间甚者取之输
对有时间性发病或者加重的病症,可以取“井、荥、 输、经、合”中的输穴治疗。 1、太冲穴治疗丑时( 1 —3 点)病症 ( 1 )太冲穴治疗丑时失眠 通常是患者睡了一觉,在

1 到 3 点中间醒了,再也睡不着,这样的病人常规治疗效果 不好,但要针太冲穴,在临睡前或者下午针疗效果更好。 ( 2 )太冲穴治疗丑时肩痛 晚上 1 至 3 点肩疼,便只

针一穴太冲,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
27

( 3) 太冲穴治疗丑时腰腿疼痛 痛,针双侧太冲穴,留针 30 分钟。 ( 4) 太冲穴治疗丑时烦躁

晚上 1 至 3 点腰腿疼

如果患者在这个时间内烦

躁不安,情激动,大声喊叫谩骂,到 3 点后又能睡着了, 白天夜间如两个人。每天只针双侧太冲穴,留针 1 小时。 2、太渊穴治疗寅时( 3 至 5 点)病症 ( 1 )太渊穴治疗寅时哮喘 每日晨起 3 时即喘促气

短,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喉中哮鸣,约 2 小时后( 5 点) 哮喘自止。证属肺气大虚,针双侧太渊穴,用补法,留针 30 分钟。 ( 2) 太渊穴治疗寅时胃痛 经常发生在子时或者丑时

发作,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凌晨 3 时许因胃痛而醒, 持续至 5 时左右胃痛自止。 独针双侧太渊穴, 留针 30 分钟, 一般通常三到五次痊愈。 ( 3) 太渊穴治疗寅时下肢木胀不适 凌晨 3 至 5 点症

状较重,其它时间较轻。只针太渊穴。留针 30 分钟。 ( 4) 太渊穴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的特点

是发作定时,呈周期性,多见后半夜 3 至 5 点发作,针太 渊穴 3 到 5 次,症状全部消失。 3、三间穴治疗卯时( 5 — 7 点)病症 三间穴治疗卯时肩痛 太冲治疗丑时疼痛肩周炎,如

果是卯时痛醒就不好用了,如每天六时因肩痛醒,约半小
28

时到一小时才能缓解。独取三间穴。 4、陷谷穴治疗辰时( 7 — 9 点)病症 陷谷穴治疗辰时双下肢疼痛 晨起 7 时许双下肢疼痛

难忍, 2 小时后(上午 9 时)疼痛自止。治疗独取双陷谷穴, 每日晨 6 时 40 分左右针之,行导气法,留针至上午 9 时许 出针。一个疗程痊愈。 此穴调理脾胃虚弱病症效果都好,由于脾胃引起的耳 鸣,特别是 7 到 9 点加重的患者治疗效果也很好。 5、太白穴治疗巳时( 9 — 11 点)病症 太白穴治疗巳时头痛 上午 9 时左右开始头痛,发作

时抱头辗转,痛苦难忍,约 2 小时后( 11 点左右)疼痛自 止,上午 8 点左右开始针刺双侧太白穴,用泻法,每 5 至 10 分钟行针一次,留针一个小时,配服霍香正气丸一盒。 一般三次痊愈。 6、神门穴治疗午时( 11 — 13 点)病症 神门穴治疗午时心悸 症状:五心烦热,心乱如麻、

坐立不宁、情绪悲怒无常不能自控,发病时间中午 11 点到 13 点左右。治疗独取双神门,上午 10 点左右针刺治疗,留 针 1 小时。 7、太溪穴治疗酉时( 17 — 19 点)病症 ( 1 )太溪穴治疗酉时四肢疼痛麻木加重 患者自述每 逢阴雨天下肢疼痛加重,且傍晚 5 至 7 点下肢沉重厉害,
29

疼痛难忍。属于肾精亏虚,寒湿阴络。治疗独取双太溪穴, 每日下午四时半左右针刺,补法留针 2 小时。 ( 2 )太溪穴治疗酉时腹痛 酉时腹痛(慢性结肠炎) 并且疼痛皆在脐下,针太溪治之,均得速愈。患者于每日 下午 5 时许脐下隐痛,喜湿喜按,约 2 小时后疼痛自止并 伴腹泻,日 1 至 3 次,质稀。独取双太溪穴,针用补法, 于每日下午 4 点半左右针刺,留针 1 小时。 3 到 5 次痊愈。 ( 3 )太溪穴治疗酉时头痛 患者自述头痛两年,前因

工作劳累致头疼,呈空痛感,每于下午 5 至 7 时许加重, 伴健忘、失眠、自觉少腹有空气上冲咽喉。治疗取双太溪 穴,用捻转补法,留针 25 分钟,每日一次,针 5 至 10 次。 ( 4 )太溪穴治疗酉时齿痛 牙痛分为龈痛或者齿痛,

牙龈痛清胃、牙齿痛滋肾。两者皆痛清胃滋肾并举。多数 酉时牙痛大都是牙齿痛。痛势隐隐,每到下午酉时发作或 加重,治疗于 4 点半左右针双太溪穴,留针 30 至 150 分钟 (时间允许最好至 7 时)一般一次止痛。 8、中渚穴治疗亥时( 21 — 23 点)病症 ( 1) 中渚穴治疗亥时坐骨神经痛 有一坐骨神经疼的

患者,每天晚上 9 时许即疼痛发作,痛势较剧, 11 点左右 缓解。治疗于 9 点前针患侧中渚穴,有是只针一次就好。 ( 2) 中渚穴治疗亥时上肢疼痛 患者每晚 9 时许左侧

肩部及上肢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持续 2 小时止其它时间
30

一如常人。于 9 时前针刺患侧中渚穴。

三、治疗时间性病症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治疗时间问题 针灸治疗带有时间性病症治疗最佳时间为发病前半小 时为最佳。并一直留针至发作时间已过再出针,中间每间 隔 5 至 10 分钟行针一次。 2、针灸选穴问题

时间性病症用穴对照表
子 时 23 辰 | 1 经 脉 胆 经 丑 1
|

寅 3
|

卯 5
|

辰 7
|

巳 9
|

午 11
|

未 13
|

申 15
|

酉 17
|

戌 19
|

亥 21
|

3 肝 经

5 肺 经

7 大 肠 经

9 胃 经

11 脾 经

13 心 经

15 小 肠 经

17 膀 胱 经

19 肾 经

21 心 包 经

23 三 焦 经

输 穴

足 临 泣

太 冲

太 渊

三 间

陷 谷

太 白

神 门

后 溪

束 骨

太 溪

大 陵

中 渚

除了上述的穴位,还可以在其经的其它穴位。但是, 疗效是会有差异。除了用“输”穴外,视病症为实症或虚 症,也可用五输穴的生克补泻法选取穴位治疗,方法是运 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及“泻井当泻荥,补井当
31

补合”进行选穴治疗,也有好的疗效。如患者丑时胃痛已 2 年,痛不甚剧,喜湿喜按,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 病当属肝胃虚寒,宜取肝经穴,按五输穴生克补泻肝虚应 该取合穴曲泉。双曲泉穴,针用热补法,留针 30 分钟。当 晚未作,继针 5 次痊愈。

十二经脉虚实证生克补泻取穴表
时 辰 寅 时 卯 时 大 肠 经 胃经 辰时 巳 午 末 时 时 时 小 肠 经 申 时 膀 胱 经 肾经 酉时 戌 亥 子 时 时 时 心 三 包 焦 经 经 丑 时

经 脉

肺 经

脾 心 经 经

胆 经

肝 经

实 症

尺 泽

二 厉 内 商 神 小 间 兑庭 丘 门 海

束 涌 然 大 天 阳 骨 泉谷 陵 井 辅

行 间

少 虚 症 太 渊 曲 池 解溪 大 冲 后 都 少 溪 涨

至 阴 委 中 复溜

中 冲 中 侠 曲 渚 溪 泽 曲 泉

一、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指导针灸的理论只有经络学说吗? 经络和神经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调节人体的重要系
32

统。不能因为神经否认经络,也不能因经络否认神经。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不仅仅只有经络和神 经,所以如果认为针灸只有传统的经络派和现代的神经派, 也同样是不对的。所以研究针灸治疗思维应该再广泛一些。 2、 《内经》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内经》并不是封闭的单纯的医学体系,是吸收了当 时文化、哲学和科学技术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医学 融为一体,为医学所用。所以《内经》是开放的多科性的 融合体系,中医的背景是文化、思维是哲学、理论是科学, 临床是技术。所以说针灸疗法也并非只有经络学说。针灸 应该是发展,穴位应该拓展,这样才能让针灸真正发扬光 大。 3、要学好中医必须要读几千年前的经典著作吗? 数数历代名中医,有很多是自学成才。特别是很多是 中年学医,没用多少年,就成了一代名医。这些人有共同 的就是:一是勤奋,二是重视和精通中医经典著作,三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大量的临床实践。那么大家学的是 哪些经典著作呢?《内经》 、 《难经》 、 《神农本草经》和《伤 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 ,历代医家众口一词, 应该是有道理的。下述几个病例都是读经典案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便 在同侧的后溪穴处找了一个有显著压痛的条索状物,先按
33

揉 1 分钟,肩臂后侧的紧束不适感立即减轻,然后再扎动 针。 抑郁症,且严重失眠,为之针百会和前发际正中处并 通电针,针后患者安然入睡。 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左髋外侧、腹股沟及大腿内侧 疼痛,行走不便。仰卧于床上时左下肢不能伸直,为之按 揉左太冲穴约 1 分钟,不仅下肢内侧的疼痛立即消失,而 且下肢即伸直,为之针太冲后,又在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 找到一条索状物并有显著压痛,并在此处针了一针。如果 患者左髋外侧疼痛依然,又在左足临泣穴处找一个显著的 压痛点,先行按揉,左髋外侧的疼痛也有减轻,再动针针 刺。 慢性萎缩性胃炎,先按其至阳、灵台,压痛非常明显, 胃俞也有明显压痛,可以先在上述穴位上拔罐,每日照此 罐印拔 10 至 15 分钟,并处以辛开苦降( 《伤寒论》的五泻 心汤)中药内服。 读经典著作的第四个原因,自然而然地学会中医思维 方法。它有四个层次。一是通文理。即首先你要认识这些 字,并知道这些话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二层次是通医理, 不仅文意要通,还要搞清楚其医学道理是什么才行。三层 次是通应用,即不仅要通文理通医理,还得知道在临床上 怎么用,其治疗效果到底如何。四层次是通思维。中医和
34

西医的理论体系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许多感觉难 学,主要是与思维方式有关。例如: 50 年代乙脑流行,中 西医治疗效果均不好,死亡率高,请四川名医蒲辅周会诊, 根据患者“大热、大喝、大汗、脉洪大”辩证为阳明白虎 汤证,以白虎汤内服效果极佳。事后许多西医开始研究白 虎汤的杀乙脑病毒的有效成份,结果发现不论合煎剂还是 石膏、知母、甘草等单味药,对乙脑病毒没有作用。第二 年,乙脑病毒再次流行,继续用白虎汤效果不理想。许多 说要相信科学,科学实验没用吗,当时是怀疑是怎样治好 的。再请蒲老诊治,蒲老见病发长夏,此年雨水多,有暑 湿之邪,白虎汤只清热不祛湿,便在此汤再加一味苍术, 结果服用后效果又很好发。有人又认为是苍术有杀毒作用。 结果研究来研究去,还是没有找到科学依据。按西医学的 思维是无法理解。 关于针灸的例子。 56 年甘肃省委党校爆发细菌性痢疾, 请甘肃省中医院针灸名师张涛清前去治疗。张老将 79 例患 者分为四个组,两组服西药;一组服中药;一组针灸治疗 (天枢、下脘、关元、足三里、神阙)治疗结果是针灸组 效果最好。 58 年张老在全国医学技术交流会上宣读这篇论 文时,很多人半信半疑,有的干脆否定,说针灸治愈细菌 性痢疾是不可能的。因为针灸的针没有任何杀毒药物。后 来张老的研究成果获得卫生部部级科技成果奖。针灸不但
35

能治疗茵痢还可以治疗疟疾,效果都非常好。由此可以看 出不换思维方式是不行的。

二、缪刺与关节的对应取穴法
前面我们提到针灸易学难精,说易学是因为可以在病 变的局部取穴治疗。特别是哪痛扎哪。如果疼痛的部位有 经穴,取经穴,没有经穴还可以扎阿是穴。这种针法中医 叫局部取穴,非常简单,也很有效。 但是针灸非这么简单,针灸可以远处取穴。上病下治, 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1、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扭伤扭伤。这种扭 伤多数是突然足底向内或向外翻转,即可造成扭伤,临床 上以足内翻位扭伤多见,根据损伤情况可分为三种:单纯 性外侧副韧带损伤、骨皮质撕脱及踝关节半脱位。关节对 应取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有特效,往往针后疼痛可以立即 减轻或消失,远胜于其它治疗方法。 ( 1) 养老穴处压痛点 踝关节扭伤以足外踝扭伤最为

常见,扭伤又以足外踝下方申脉穴处的扭伤最为常见,对 于这个部位的扭伤,都可以在对侧腕关节的养老穴处找到 一个显著的压痛点,只要找准了这个对应点,或按揉或针 刺,皆有捷效。针刺方法:先按揉看看是否减轻,如果有 效,然后让患者跺脚并咳嗽进针,一般立即疼痛可立即缓
36

解。 ( 2 )阳池穴处压痛点 如果使用养老穴效果不理想

时,虽然外踝下方的疼痛缓解,但外踝前下方仍然疼痛者, 就应该在对侧腕关节手少阳三焦经的阳池穴处找压痛点针 刺。方法同养老穴。 采用动针疗法治疗,是因为咳嗽和跺脚为什么都是三 次,这和治疗急性腰扭伤一样,一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缓解针刺时的疼痛,预防晕针(站立位针刺容易晕针) ;二 是为了活动患部,这一点很重要,叫做运动一刺法,凡是 远端取穴治病时,配合患者运动,会明显提高疗效。针刺 时让病人保持最痛的体位或状态,止痛效果最好。 临床上内踝处扭伤,压痛点不在这两个穴位,也可以 到太渊穴、神门穴处找压痛点。一定会出现好的效果。 2、膝关节扭伤 膝关节扭伤临床上比踝关节扭伤要少一些。常规治疗 的针灸治疗方法是局部取穴治疗。常用关节对应取穴法治 疗。 尺泽穴处压痛点 治疗膝关节内侧的扭伤,相当于阴

陵泉穴上方,胫骨内侧髁处疼痛为甚者。治疗膝关节外侧 的扭伤时应在此穴上下左右找压痛点,若是膝关节外侧如 阳陵泉上方或前上方处的扭伤,则非尺泽所宜了,应该在 曲肘时的肘尖处寻找压痛点。
37

3、下肢肌肉拉伤 下肢肌肉拉伤常见于长跑和足篮球运动员,临床较为 常见,常规的针灸治疗方法是局部取穴。在关节对应取穴 法的启发下,发现肌肉拉伤在对侧上肢的对应部位也有显 著的对应压痛点,针之有速效,明显优于局部取穴。 对侧上臂对应部位压痛点 患者踢球右侧大腿内侧拉

伤。具体位置:右侧大腿中段的中前缘,在其左侧上臂内 侧中段的中前缘找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压痛点,为之按揉 数下,并让其做踢球动作,疼痛立即减轻,继用咳嗽跺脚 进针法针之,疼痛会立即消失,令其带针做踢球动作,留 针 30 分钟后起针。第二天可再针一次。第二次会有位置移 动,所以需要再针的位置附近再找一个压痛点针刺。 4、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踝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 肱骨外髁骨膜炎, 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又称为网球肘。多数是疼痛牵涉前 臂、握拳、屈腕、拧毛巾、提热水瓶、扫地等动作可使疼 痛加重,持物有时可失落。多见于特殊工种,如砖瓦工、 木工、网球运动员等,属于中医“伤筋”也称为“肘劳” 。 肘灵穴 这个穴位在阳陵泉上方腓骨小头处,有明显

的压痛点,是专门治疗网球肘。在穴位上动针针刺后,在 疼痛地方进行按揉,并活动疼痛肘部。也可在阿是穴上针 刺和刺血拔罐,效果也非常好。
38

5、足跟痛 足跟痛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又称跟痛症,多见于 中老年人。这个病是在骨,病本在肾,多属肾虚或兼有 寒湿淤血。一般针灸治疗方法取穴太溪、阿是等穴,但 难收速效。所以临床上常用关节对应取穴法,有很好的 止痛效果。 大陵穴处压痛点 足跟痛采用大陵穴处寻找压痛

点,方法:针刺时宜让患者取站立位(坐或卧位取穴效 果者不佳) ,先在对侧大陵穴处找准最显著的压痛点处, 用力按揉,同时令患者试着跺几脚,再行走几步(一边 行走,一边按揉) ,此时疼痛减轻或缓解,此时可用随 咳嗽跺脚针刺法进针,同时让患者活动患足。如果按压 没有减轻,说明穴位不准,宜再仔细揣穴。这种针法当 时见效,但是针后还会复发,所以应该坚持 5 到 10 次 才行。

三、生物全息很律与一针疗法
1、第二掌骨侧的临床应用 当人身体某一部位有病时, 就可以在第二掌骨侧的 对应位置出现压痛。有的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 2、耳穴的临床应用 从全息的角度看, 耳朵是一个发育程度较高的全息 胚,五脏六腑及肢节官窍都有相应的全息定位,用王不
39

留贴穴治疗。 3、脐周穴位的临床应用 肚脐的中间及上下左右的位置分别对应脾心肾肝 肺,哪个部位出现动气(即动脉博动)和明显的压痛, 再结合脉象、外证、病候,就可以确定哪个脏的病了。 这样也可以根据反应,在脐部治疗五脏全身的病候,详 细可看高树中的《中医脐疗大全》 。脐周治疗对左侧疾 病效果明显。 4、面针穴位的临床应用 根据面部信息图,也可以找到压痛点,这样针刺以 后效果也很好。 5、尺肤穴位的临床应用 腕关节至肘关节内侧的皮肤可分为上、 中、 下三段。 下段是靠近肘关节的一段,尺侧(即指小指一侧)两旁 季协、桡侧(即大拇指一侧)候肾、中间部分候腹部。 尺肤部的中段,左右上臂候的脏腑是不同的,左臂尺肤 部中段;桡侧候肝,尺侧候膈;右臂尺肤部的中段;桡 侧候胃,尺侧候脾。尺肤部的上段,左右上臂也同,右 臂尺肤部的上段:桡侧候肺,尺侧候胸中;左臂尺肤部 的上段:桡侧候心,尺侧候膻中。尺肤部的前面,即臂 内侧,候身前,即胸腹部;尺肤部的后面,即臂外侧, 候身后,即背部。从尺肤部的上段到手掌鱼际处,候胸
40

至喉的疾病;从尺肤部的下段到肘横纹处,主少腹、腰、 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6、五脏开窍理论全息观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统一整体,六腑、 五体(皮、脉、肉、筋、骨)和五官九窍都与五脏相联 系和对应。如五脏的开窍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心开 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开窍于口。所以 临床上耳病多从肾治,眼病多从肝治,鼻病多从肺治, 皆有临床实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