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中考】中考传统文化全解析-孔子

 淡优雅 2017-06-12


写在前面

新中考来势汹汹,中国传统文化已然渗透到中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考研究院为小伙伴们带来的传统文化背景大科普,下面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赶快自测一下吧~


中考真题

2.(江苏盐城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 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文化背景


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影响绵延两千多年。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孔子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家道因此衰落,他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据说 他小时候很喜欢学礼仪,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孔子在十五岁 时,确立了自己求学的志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时做过仓库管理和牛羊管 理工作,所以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 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当时 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 字)、数(计算),他都精通,博学多才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有许多人送来子弟向   他求教,他就办起了一个私塾,教起学生来。


孔子乐于向他人学习,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他有强 烈的从事政治活动的愿望,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用我当官,我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他把自己比 作“美玉”,要“求善价而沽”。孔子三十五岁来到齐国,见到齐景公。齐景公向他 询问治国的道理,孔子提出了 “正名”的主张,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应名副其实,各自都按其等级名分的要求行事。齐景公 觉得很有道理,决定重用他。但齐国相国晏婴却不同意,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合 实际,结果齐景公舍弃了孔子。于是,孔子便离开齐国,又回到鲁国,仍旧教书。


孔子五十岁之后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曾去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希望寻找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是,在那个时期,大国间都忙于争夺霸权,而小国 又面临着被吞并灭亡的危险,整个社会处在极其动荡不安的变革之中。他宣传的   那“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能够接受。诸侯各国都不任用 他,于是他返回鲁国,从此不再做官了。


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复礼”,主张恢复周代礼制。为了   “复礼”,他又提出 “仁”。这是他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政治主张和做人的道德标准。“仁”是一 种伦理准则,用以规范贵族们的言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修己以安人”、“修己   以安百姓”。他主张以爱人为本,推行仁政,反对当时的暴君污吏。


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整理古代文献和教育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制度的创始人。当时为王子、世子、公卿子弟办的   官学,已逐渐衰微。孔子三十岁时,就招收门徒,其后又不断广招学生。他提出“有 教无类”的主张,不问出身贵贱,都一律施教,因而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很多弟子也没有做官,而是从事教学,推动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他在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地方可供后世借鉴,如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等。到了战国时期,墨子、孟子、荀子都设立私学,广收门徒,传播学说,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大兴的局面。

孔子还整理了《易》《礼》《乐》《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对鲁国史官撰写的《春秋》进行删订。现存《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的记录,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自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与《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一般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但没有交代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的回答。对话体的写法非常灵活,有时只写出某人问什么,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不交代对话的环境和背景,有时则详细地交代出来。还有一种是叙事体,稍微讲一下故事的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在《论语》这本书中,孔子阐述了自己对于安邦治国、治学育人和做人处世的看法。孔子提倡统治者以仁爱治世,安定社会秩序,提高社会生产力;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实践“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念,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提出了做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倡导人们要正直做人,通权达变。


《论语》分为上论和下论,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宋代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的半部即指上论。在漫长的岁月中,《论语》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书,也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朗匙。《论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的源泉。



参考答案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示例二 :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2)示例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

(3)示例一:《论语》一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艺术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