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联移动支付战略失误损失惨 险成出局者

 方珺逸 2017-06-12

眼下,“扫一扫”的支付习惯正成为主流。当人们拿出手机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扫码支付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支付在国内最早是银联研发的。然而,作为二维码支付的“亲爹”,银联没有把握住好时机,并未最先被普遍应用于自己。

数据显示,支付宝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财付通拥有今年1季度移动支付市场93.21%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眼睁睁看着将被踢出局,银联开始焦虑了。也许是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银联找来了一群小伙伴,还打起了“安全牌、国际标准牌”。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此外,以京东、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场景也被银联拉入“朋友圈”,数亿活跃用户可通过其App扫描银联二维码支付。

随后,在银联“62节”上,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推广并不尽如人意。线上成了“羊毛党”的狂欢,线下一些店员并不知道如何扫描银联二维码支付,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的收银台还遭遇了系统卡壳,导致顾客无法支付。

银联一直在移动支付领域苦苦探索,此前推出NFC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又联合苹果、三星、华为等推出了ApplePay、Sam-sungPay、HuaweiPay,但是结果并不理想,银联希望通过此举扭转其在移动支付战场中的不利局面。

要介入已被支付宝和微信占据九成以上的二维码支付市场,银联需要的不只能是“勇气”。分析认为,尽管此次银联二维码打通了各商业银行的二维码支付渠道,但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宝的支付习惯已经养成,也形成了一定的客户粘性,转向银联二维码的概率能有多高?不少行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银联的胜算有多大,要看其后续的推广力度、持续度以及用户习惯的改变等,这些都有待考量。

支付圈行业资讯:

公众号可以申请信用卡喽!3秒出额度,看看你能有多少!

1分钟读懂网联:系统架构、交易流程、业务流程、收费标准......

重磅突发!银行卡在境外单笔交易1000元以上需要报备!

银联发函:所有终端生产企业须按照标准改造设备,否则重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