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出了一本书等7则

 王浩然 2017-06-12

汪处长最喜欢在会上发言,临近

退休更是使出了大手笔:将发言稿收集起来,自费出了一本书。

书印了三千册,费用花了两万多,可从印刷厂拿了出来,汪处长就犯难了。虽然签名赠送解决了近一千册,可剩下的怎么办,卖不出去总不能一摞一摞堆在那吧,多没面子啊。

没办法,汪处长只得向各部门负责人求援,让他们帮着推销,并告诉大家买书的钱年终放到书报补贴中报销掉就行了。

左等右等见底下没动静,汪处长正发愁时,却等来了老徐。老徐是个办公室主任,很快也要退休了,他平时很少揽这样的事,可这次却很热心,而且一人就揽下了剩余的两千册。 这下,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心里都纳闷:这老徐是不是老糊涂了?

可汪处长不管那么多,他想:看来我的东西还是很有价值的,否则像老徐这样马上就退休的人,弄这书干什么呢?这么想着,汪处长高兴地把书交给老徐。

很快到年底了,这天老徐交给汪处长一张报销单,说是大家的书报补贴。汪处长一看便傻了眼:每人的费用竟然比往年多了一倍!他悄悄地问老徐:“我那本书可不值这么多钱,你不会自己涨价了吧!”

老徐一本正经地说:“书都是原价卖出去的,但处长您写的东西那么好,我怕他们学不透啊!所以我又出了两本资料,外加三本习题集,每本只收了二十元工本费。咱们处底下管辖八个部门、五个社区,还有十多家工厂,那么多员工,一听说报销,大家都想要,结果人手一套还不够呢!”

还是没留住

■ 冷空

偏僻的多加西小镇上开着几家旅

馆,眼看都要倒闭了,只有布朗太太的旅馆一直在赚钱。原来布朗太太和她的女儿珍妮都出了名精明。有她们在,客人根本别想占便宜。

这天,店里来了个外地小伙子。布朗太太见他抱着一个硕大的行李包,累得几乎走不动了,便乘机多要了五美元房钱。小伙子憨厚老实,一边交钱一边连声说谢谢。

第二天,小伙子下楼退房时,布朗太太盯着小伙子的行李包,让珍妮立即去清点房间物品。不一会儿,就听见珍妮在楼上喊:“枕头不见了!”

布朗太太不禁冷笑:就凭你这傻样,也敢在老娘面前耍手段?于是,她命令小伙子上去找枕头。小伙子没办法,只好“噔噔噔”跑上楼,过了好久才气喘吁吁地下来,抱歉地对布朗太太说:“枕头掉到床底下了。”

看着小伙子沉甸甸的大包,布朗太太又多了个心眼,叫珍妮再检查一遍,结果这次发现遥控器里的电池没了。少东西你还想离开?门都没有!于是,她又让小伙子上去找电池。小伙子无可奈何,又跑上了楼。过了好半天,小伙子才下来,嘴里不住地嘟囔:“昨晚上用遥控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跑到电视柜下面去呢?”

三番两次找不到东西,精明的布朗太太更不放心了,忙叫珍妮再仔细检查一遍。这下不得了,床头灯的灯泡竟然不见了!布朗太太生气了,她让小伙子找到灯泡,然后又亲自上楼把一切都又检查了一遍,才给小伙子退了房。

谁知小伙子刚跨出旅馆大门,珍妮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那个小伙子真帅噢,我千方百计想留住他,结果还是没留住……”

举报电话

宋斌

老王是公交公司新来的总经理, 他刚上任便决定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公交服务态度差问题进行整改。

为此,公司专门开设两部举报电话,并且让司机把号码悬挂在公交车醒目的地方。结果,刚一开通,两部电话都快打爆了。

经过初步统计,除了小李开的车外,几乎每辆公交车都有问题。老王觉得奇怪,决定暗访小李的那趟车。

这天,老王来到小李那趟车的站点。等了很长时间,车才慢吞吞地开过来,没待车停稳,人们一拥而上,你争我夺地抢座位,老王从后门上车还没站稳,车就猛地起步了,差点让他摔个跟头,而前门上车的一个妇女包被车门夹住,她大声喊着让司机开门,小李骂骂咧咧的,半天才见动作。老王再看身旁那个女售票员,她竟然拿着小镜子涂唇膏,车都开出两站了,也没报过一次站名。

老王越看越想不明白,这辆车的服务态度这么差,怎么就没有乘客拨打投诉他们的电话呢?

老王忍不住问身边的一位中年男子:“你经常坐这辆车吗?”中年男子说:“是啊。”老王问:“这辆车的服务态度一直是这样的吗?”中年男子气愤地说:“今天算是好的,有时比今天还要差。”老王就更不懂了,问:“那你们为什么不举报,车上不是有举报电话的号码吗?”这下身边的乘客都嚷嚷开了:“举报,你相信公交公司的鬼话?”老王觉得有些冤,自己是诚心诚意听取意见的呀,这时,老王一抬头,就看到一条大红横幅,上面赫然印着“监督举报电话”,再朝下看,老王的脸上就僵住了,原来横幅下面又被人贴了一行醒目的字:“专用电话,话费标准:10元/分钟。”

我和市长

很熟

■ 吴泽武

砖厂新来了个打工的,姓徐,大 家都叫他“大老徐”。这个大老徐,块头大,力气足,可是一天到晚只是干活,很少言语。

这天,砖厂老板赵大拐又赚了一大笔钱,心情好,就特意让厨房做了两个好菜,还准备了一大桶白酒,和工人们一起吃喝。工人们肚里早没油水了,一个个甩开膀子、敞开肚皮,直吃得肚滚圆,喝得脸通红。

林子里的兔是狗赶出来的,肚子里的话是酒逼出来的。几杯酒下肚,大家的话就多起来了,吹牛扯皮,偷鸡捣蒜,呼啦呼啦全倒了出来。

大家都唾沫四溅地说着,只有大老徐一个人没说话,闷着头只是喝酒。赵大拐便打趣道:“大老徐,你也是个大老爷们,别光喝闷酒,也把你先前的风流潇洒事说给兄弟们听听,让兄弟们开开眼。”听老板这么一说,大伙也都附和着说:“对啊,大老徐,说来弟兄们听听。”

只见大老徐端起酒杯,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和市长很熟。”

工棚这下静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镇住了。

大老徐又咂了口酒,不紧不慢地说:“我和市长在同一个大院里住了三个多月。”

普通百姓,能见到市长的面就不错了,大老徐居然能和市长住一个院子,看来来头不小。

“我和市长一起洗过澡,他右屁股上有一块巴掌大的红色胎记。”

大老徐居然知道市长隐秘部位的特殊标记,说不定两人还经常一起洗桑拿呢,看来他们两人的交情是不一般,工友们这下更竖起了耳朵认真听。

大老徐接着说:“我和市长经常在一起学习,市长经常读报纸给我们听。”

更不得了了,大老徐竟然常和市长一起开会。工友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说不定大老徐先前曾是个不小的官儿。

要说最惊喜的还要数赵大拐了,原来他刚好有事求市长,正愁找不到人联系,这下冒出个跟市长很熟的大老徐,真是天上掉下的大救星啊。

这么一想,赵大拐那个乐啊。他端起酒杯,招呼大老徐:“来,兄弟,咱哥俩干一个!”一杯酒下肚,他又扭头对大伙说,“今天下午开工,推迟两个小时,大家继续喝!”

听老板这么说,工友们更是喝酒划拳放开了手脚,而赵大拐索性和大老徐坐在一起,称兄道弟,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

正喝着,赵大拐兴奋地说:“兄弟,在这等哥一会儿,哥马上回来。”说着便小跑着出了工棚。

大老徐边喝边等,可等其他人都吃饱喝足,东倒西歪地出了工棚,也不见赵大拐的影儿。正纳闷,就见赵大拐呼哧呼哧地回来了。

赵大拐走上前,一把搂住大老徐的肩,低声说道:“兄弟,帮哥一个忙,你带哥去看望一下市长,礼物都准备好了,车就在外面停着。”

看望市长?大老徐这下酒醒了一半,红着眼问:“现在就动身吗?”

“当然,越快越好。”

大老徐有点担心:“好几百里地,只怕一夜没法赶到。”

赵大拐疑惑不解:“咱们开车到市里,半个钟头就够了呀!”

“哪儿呀,到省第三监狱可远着呢。”说着,大老徐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递给赵大拐接着说,“市长跟我住同一个监舍,他现在还在里面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