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国学精髓 品智慧之美 ——访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郭昭第

 同道堂堂主 2017-06-13

扬国学精髓 品智慧之美

           ——访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郭昭第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17-06-12

  

  

郭老师的博学让我折服,中外哲学和文学任他‘呼来唤去’,探索着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并试图扛下更多的责任。”“郭老师待人诚恳热情,工作严谨认真,专业功底深厚,讲解课程风趣幽默,深入浅出。”“郭老师为人不重衣着,常着夹克西裤,每授课,必带文件夹于腋下而入。开口授业,古今中外,仿若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这是学生们眼中的郭昭第先生。

不久前,记者来到了天水师范学院郭昭第的办公室。推开门,偌大的办公桌前,一摞摞文件、资料,几乎快要将坐在桌后的郭昭第淹没了。看到记者到来,他才从一堆书本中抬起头。

  

痴迷国学的利落汉子

郭昭第个子不高,穿深色西装,戴一副颇有文人气质的眼镜,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与他简单交谈几句,就明显感受到郭昭第多半是个急性子——他没有老师惯常的缓慢冗长的语气。反之,他的干脆利索让人有了一丝亲切感。郭昭第笑着说:“因为工作的原因,手头上的事情太多,做事说话都要麻利干脆,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了。”

郭昭第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国学的热爱。他不仅负责教授学生们“国学经典导读”这门课程,还参与编著了《国学智慧》读本。2008年,郭昭第担任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后,便开设了国学课,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侃侃而谈,带领他们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长廊上漫步。从东到西,从古至今,从儒家智慧到济世之道,道家佛家他皆通晓,即使不看教材,同样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赢得台下掌声阵阵。

对于郭昭第来说,国学并不单单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独特的战略资源。学习国学,可以重新确立文化自信,形成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扬和传承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最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在郭昭第看来,将国学纳入日常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这却不是最终目的。在快餐文化和电子信息充斥着的现代社会,让青年一代学习国学、领悟国学,不仅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品德,有利于校园和社会和谐,更是鼓励人心向善的一面旗帜。

  

美与学的智慧

郭昭第年纪不大,1966年生人的他今年不过50出头,但从他身上,却感受得到超乎年月的一种气质。他是陇南西和县人,说一口西和话,朴实而亲切,听他用方言谈美学,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郭昭第的学生这样评价他:“一口西和半方言把天下美学砍了三段,欧美、东方和印度……”

在《美与时代》杂志上,郭昭第发表过一篇关于他对于智慧美学的探索历程。从1985年进入天水师专读书,便立志研究美学,从抄录甘霖的《美学原理》、研读黑格尔的《美学》,到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中国古典著作《孟子》、《孔子》来培养自身的哲学修养和思维,在这条路上,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我的阅读是循着从西方到东方,从中国到印度,从文选到专著,从文学到美学、哲学、宗教学的路径,越深入使我越与文学创作渐行渐远,但这无疑也为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奠定了学养基础。”他说美学与美术是有本质区别的,美学是属于理论范畴的,更加深奥、内涵更加丰富,精神上的满足也是无穷的。

郭昭第相继出版了著作《审美形态学》、《审美智慧》、《中国抒情美学要论》等10余部作品。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但郭昭第从不以学者、专家自居,他更喜爱“教师”这个称呼。在他眼里,没有什么肯定和赞扬比学生们的认可与口碑更重要。他总说自己的主业就是授课,除了做学问,私下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很多成果也是利用寒暑假期间完成的,这种繁忙无休的状态郭昭第早已习惯,并且很享受。

在研究的路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内心的丰盈远比光鲜的外表更有魅力,就像美学与美术的区别,郭昭第追求的是内心且深层次的智慧,而非浅显的外在。这个老师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常像利剑般直击人的灵魂。

  

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对国学和古典文学的热爱,让郭昭第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情感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用自己的学养,将古今中西的文化熬成了一锅芳香四溢的八宝粥。文化从无高低贵贱之分,从深奥智慧的美学到民间文艺,都能引起郭昭第的兴趣,秧歌、小曲,看似浅显实则蕴含着大智慧,这些内容都是令郭昭第着迷的研究对象。多年耕耘终成硕果,读他的《陇东南民间抒情学》等著作,就感觉他有着将兴趣做成学问的超强本领。

多年的努力也得到的切实的肯定。郭昭第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得了地厅级以上奖励20余项: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13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主持“国学智慧教育创新实验研究”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些也仅是郭昭第履历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些荣誉是社会给予郭昭第的肯定和认可,但却远远不足以概括他这个人。

在郭昭第任教的20余年间,他始终保有一颗初心,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将自己所学倾心教授于学生,力求让学生们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多年来,他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信仰,影响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校园的纯净让郭昭第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尔虞我诈和沽名钓誉,在三尺讲台上,郭昭第曾慷慨激昂舌战群儒,也曾温文尔雅感时伤怀。在他犀利的见解、独到的学识中,迎来一批批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又将一茬茬心怀壮志的年轻人送给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他的学生们怀揣着先生的教诲和对梦想的执着,继续着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追寻。(天水晚报记者 马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