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专注平台】 林声印象|林声微教育|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 格里格的音乐充满挪威民族风格,旋律优美、深情。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的纳维亚情调”。 这首《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首演于1791年,27部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精神发展历程最真实的写照,而最后一部,也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第27钢琴协奏曲》,就是莫扎特生命哲学的总结,是真正站在'一个美好而又有序的世界的门槛之前了'。在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旋律间有些许与世辞别的哀伤。然而,在这种与优美、深远的钢琴协奏曲的告别之中,并没有发现这位病魔缠身的作曲家的想象力有丝毫的匮乏,相反,它显得更加豁达和超然,因此,这首作品也成为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系列的颠峰。 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因为华彩乐段与乐队效果的烘托,使整部作品成为高涨的情绪与豪迈的激情的写照,闪烁着辉煌而又耀目的美。尤其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乐曲篇幅浩大、气势恢宏、朝气蓬勃,带有明显的贝多芬式的坚决、斗争和向上的精神。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 巴托克我们在前几期都有着重介绍,他的音乐创作一方面吸取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精华,另一方面借鉴新颖的当代作曲技巧,以二者的融合创作独特的音乐风格,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是巴托克最后的杰作,这部作品质朴而舒缓,被视为是作曲家回归传统风格的代表作品。 Top 1: “我之所以创作,是因为经由音乐我可以充分宣泄我的情感和感受。”柴可夫斯基如是说。 作品略含俄国风格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柴可夫斯基以这首作品将钢琴协奏曲这种音乐形式推向了极致。它的创作过程和音乐本身一样充满戏剧性,这首作品就仿佛成了柴可夫斯基一生的缩影。其中交织了许多令人秉息的优美的旋律与和声,它的伟大在于它的真诚感人。相较于当时民族乐派的时代背景,它却追随十九世纪的浪漫风格。基本上,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