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学历作家涌入大学当文学专业的博导,你怎么看?

 过隙影难追 2017-06-13
原始文献来源:北京晨报,下面只为转帖。标题内容有所更改。

不唯学历,作家从考不上大学,到当文学专业的博导


     100年前,中国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大学教授,而在100年后的今天,作家与教授几乎成了两个不相关的职业。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突曝聘刘震云和阎连科为特聘教授,引起诸多热议。实际上,近年来进入大学当教授的作家几乎都曾引起过类似的争议,比如金庸、马原、王安忆等。
  然而,作家真的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吗?又为何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进入学校?
  作家甚少出身中文系
  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这几乎成了许多关心文学和教育的人内心共同的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面对文学院聘请两位作家一事时也说,目前中国大学的文学院学的都是理论,培养不出大作家。
  孙郁说:“真正的作家从来都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不是大学里培养的。”一个成熟的作家、一部好的小说所需要的眼界、素养和经验需要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而尚未出茅庐的学生要具备这些,显然需要更加漫长的积累和沉淀。正如作家李春平所说:“文学艺术是个特殊的行当,是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非道之所传、师之所授。他们的创作能力往往是大学里培养不出来的。”
  不过,在今天,中文系教育也确实存在问题,这正是延请作家进入大学的原因,孙郁说:“今天的大学中文教育,更偏重于文学理论,而对写作本身的重视不够。我们邀请两位作家也是一种尝试,让学生知道,原来文学中还有另外一番天地,还有这样的方式。其实文学院邀请作家已经很久了,阎连科来人大上课有两年多了,而刘震云也有几个月了,原本我们并没有张扬,被媒体发现也是偶然的。”
  文学创作不是教育的目标
  既然大学中文系不是专门培养作家的地方,那么中文系究竟是干什么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他的文章中曾说:“现在似乎一谈到中文系,就是作家、文学,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大学中文系主要不是培养作家,作家的生成是自然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也许大学中文系可以生成作家,但不一定要把培养作家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还是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型的人才,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很明显,教育必然要有客观的标准,而文学创作不是一个可以放在框中用标准衡量之的领域。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本就长于理论,真正的动手能力,则需要更多的实践而非教育。
  对于中文教育,作家李春平曾说:“大学的中文系是学习文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是一个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系统。至于文学创作方面,老师只能教给你基本的创作方法,进行适当的引导,但要成为一个作家,仅掌握系统的知识固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则是自身的创作实践。虽然中文系也确实出现过不少作家,但是作家的出现有很大的偶然性,是反常规的,是没有规律的。所以,任何大学的中文系都不敢提出培养作家的计划。”
  作家更多的是传授经验
  鲁迅、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家,他们集创作和研究于一身,不仅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样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学术贡献。然而,在今天,随着作家专业化的加深,如同鲁迅等身兼学者和作家两重身份的人越来越少。作家进入大学当教授也逐渐被人诟病,当年金庸入浙江大学、王安忆入复旦大学等都曾引起过争议。
  那么,今天的作家进入大学,究竟能教什么?孙郁说:“作家是文学的实践者,他们给学生上课,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另外一面,和文学理论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写作经验各有特点,可以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所以,作家讲课,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创作实践、培养创作的兴趣,对于理论本身,也是一个互相映照的过程。”
  在同济大学任教的作家马原也曾表示:“作家的学识、经验的积累方式,可能和学者有些不一样,我想这些也许会对学生有所启发。学者可能更理性化些,作家可能更经验化些。作家把他们的经验讲出来的时候,对学生不仅是学问的积累,也许还会有别的帮助。”
  文学养不起作家
  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的作家开始进入学校,有评论家认为,这和当今社会作家生存艰难有关,虽然畅销书作家收入百万已不是稀罕事,但是纯文学作家,却处境堪忧。
  几年前,心理学家周正的“先养家再当作家”的理论曾引起很多争议,然而这些恰好说明今天作家的生计艰难。
  目前,中国大部分纯文学杂志的稿费还维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准,去年《收获》等著名文学杂志曾酝酿提高稿费,而在之前,稿酬标准是千字80~100元,这是20多年前定的,20多年来,一直没变过。实际上,直到如今,千字几十元的稿酬仍旧是文学杂志普遍的标准。而纯文学作品的小众,使得出版小说的版税也同样承担不起作家的生活,作家陈村说:“文学的生态在恶化,严肃文学无法让作家生存。”
  生存的艰难让作家不得不另寻生计,文学养不起作家,而教书显然是一个既和文学有关又能获得生存资本的职业。不过,直到如今,虽然已经有很多进入大学教书的作家,但这些作家大多都是比较知名的,实际上也是生存压力比较小的一部分。


    原文如上,原文到此完毕。下面,我想说句外行话:
   暂且不去说知识水平、教育取向、合理不合理、混子多不多、投机倒把精不精、大学的制度化,等等,这一切问题都先不去说它。只想说一点:
    如果A不读大学,甚至高中都用不着读完,就去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弄个作家头衔(就算是作协成员也是鱼龙混杂,说不清楚),再吹吹牛逼,然后进入大学当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博导。如果B按部就班读大学,再读硕士,读博士,好不容易进个大学,再从助教、讲师干起,大部分人是最少十几年才能平生个教授、博导。那么,A和B相比较,从时间成本上讲(指为了评上教授、博导之前用了多少时间)、从付出的劳动上讲(也不去管那些劳动有没有意义,只管付出的劳动量),哪个更划算一些呢?我们不去说教育的一切方面,只说二者相对而言的机会成本。
    一个社会,事实上是不需要太多的专职作家的,中国的专职作家本身是种制度问题。随着教育的普及,作家也逐渐的“全民化”了,只要会写字几乎人人都能讲个故事写个烂小说写首歪诗。在教育未能普及的时代,在文盲大量存在的时代,能够认识几个字的人都很容易成为作家。现在这时代却不同了,现在就可以说是“全民作家”时代,只是很多人觉得瞎写那些小说、诗歌之类的玩意儿无聊、不愿写罢了(要想写出全民公认的发自内心的好作品来,那确实难,莫言都写不出来),就像我们有些人觉得写那些狗屁论文无聊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