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海棠诗社的发起人,一流人品和文品都「碾压」黛玉和宝钗

 sgwenping 2017-06-13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海棠诗社,刘啸音,邓平(绘)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陈卓为你讲古▼

她是海棠诗社的发起人,一流人

来自鱼羊秘史

19:42


大家知道海棠诗社是谁发起的吗?对了,就是探春。


1


探春发给宝玉的那篇“起社公函”才真的是叹为观止。用一句俗语说,那真是——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记得,黛玉曾经有一句名句叫做碾冰成土;那么探春这篇文就是碾玉成尘啊。


先说起社公函中探春的自称——娣。就是大有讲究。


娣怎么讲?我们把字拆开就是“女弟”。在《说文解字》中还真是这样解释。“娣,女弟也。”


这个称呼非常体现探春的性格。而这个女弟,可以说是她给自己最恰当的一个定位了。


探春是宝玉的妹妹,可是她曾经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虽然是女儿家,却有男儿性格。所以在宝玉面前自称“女弟”,真是最最恰当不过了。


那么我们再看这篇公函的文采吧。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这句话说得好,直接把薛林先推上了神坛。为什么是薛林而不是林薛呢?因为,长幼有序哦。这小小的细节,却能看出,探春做事“精细不让凤姐”,大气中却从不会失了礼数。这点与大大咧咧的湘云是不一样的。


“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原来,“同志”一词是探春“同志”想出来的呀!诗社尚未结成,同志仍需努力。


(图)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这几句四六骈文,文采珠玑,风度翩翩。此处必须要引用天下大阐都僧纲唐僧大法师的一句名言:真个是吐凤喷珠,游夏莫赞!


最后一句说得最好,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那么,接到这么有文采的“女弟”之邀,无事忙的宝玉自然是欣欣然前往了。


人都到齐了,该开会了。


黛玉说,要起诗社。每个人应先起一个诗号。


李纨自称稻香老农,这称号倒挺符合她的性格和身份,质朴厚重又不失威仪。


探春自称蕉下客。结果呢,还被黛玉用“蕉叶覆鹿”的典故给取笑了一番。


探春说,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了,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


原来,黛玉潇湘妃子的诗号还是探春给起的呢。


那么,薛宝钗的蘅芜君的诗号又是出自李纨之口。


接着,就是给宝玉起诗号了。


李纨先给宝玉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绛洞花主”,其实也是以前的旧号,但这个旧号也很别致。


接着探春说,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


宝钗呢,给宝玉起了一个诗号叫做“富贵闲人”。不过似乎被宝玉婉拒了。他更认可了探春的说法。但在后面的诗作签名的时候,宝玉通常是写一个“绛”字。


接着,李纨又给迎春、惜春随便安排了“菱洲”“藕榭”的诗号。


这样,所有参会人的诗号都齐全了。


(图)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2


接下来,就是给诗社起名字了。本来,按照探春的公函,青莲社、东山会的名字也都是可以用的。当时恰好贾芸送给宝玉两盆白海棠,于是应景就定为“海棠诗社”了。


如果按照李纨的意思,诗社开张要按部就班。结果探春说,咱们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既然人齐了,那就开一社呗。


李纨说,就咏白海棠吧。可是迎春说,花还未赏,怎么就吟诗呢?


接着,宝钗说了一番言简意赅的话。古人那些诗赋,许多都是即兴、寄情制作。要是都看了才写,又哪有这些好诗呢。


这话说得在理。


写诗嘛,从来就是心有惊雷,面如平湖;天马行空,老马识途;挥斥方遒,妙语连珠;提笔成诗,何须七步?


而写诗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其实是黛玉。无论探春还是宝钗,写诗都是要打腹稿的。只有黛玉是一挥而就,海棠诗与螃蟹咏她都是这个诗风。


写诗虽是一个雅趣,但也要评一个名次出来。四大诗人之中,宝玉是铁打的垫底。因为女孩子都脸皮薄,谁垫底都不合适不是?那么探春就是铁打的第三名。唯有薛林,总是不相上下。


事实上,探春的诗也是很不错的。比如,“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不过,首席评委李纨也说了,潇湘稿风流别致,蘅芜稿含蓄浑厚。那就只好委屈一下探丫头了。好在探春起这个诗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薛林等人招呼在一起,至于名次什么的,作为宝玉“女弟”的她,理应有高亮之风的。


那么在菊花诗的比拼中呢,黛玉、宝钗都有妙作。只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探春哦。她的诗名是《簪菊》,其中有这样两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不禁让人想起另外一首宋代李唐的《题画》来。“云里烟村雨里街,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跟探春这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3


那么探春有哪些东西不入时人眼呢?或者说,她又不喜欢时人的哪些东西呢?像尔虞我诈、钻风弄巧这些就不用说了,即使是争强好胜也是她没有兴趣的。那么把大观园中的一干人等都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探春是一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的人。


在大观园中,宝钗、黛玉、湘云,甚至香菱等人,都是乐在迷津之中流连忘返。王熙凤是痴迷于权势名利不能自拔,即使秦可卿临死拜门托梦之际,她还不知回头呢。唯有探春说过,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须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说起来,探春是贾府中少有的明白人。正因如此,所以《红楼梦》还给了她一个管家的机会。让她与李纨、薛宝钗一起协理荣国府日常事务。


但是她犯了个错误。一是太急了,二是太清了。比如她在对待赵姨娘的问题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其实有时候,大家都应该学习一下宝钗的“钝刀子磨成锉的肉劲”。


我们可以跟王熙凤做一个小对比。王熙凤这种看似雷厉风行的泼辣货,其实许多时候她也并没有那么较真。她跟手下那些大管事的人之间,其实有些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那些人怕她,她也怕那些人。也总怕有什么把柄落在这群人手里,让自己难以抽身。那首《恨无常》说得好,须要退步抽身早啊。


因为有了探春的协理,王熙凤还真是有早些抽身的想法。不过,探春的为人处世还是得到了凤姐的肯定。


凤姐曾经有一个对贾府许多人的评价。宝玉、李纨、迎春,都是不中用之人;贾兰还小,贾环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林黛玉跟薛宝钗都是亲戚,一个是个美人灯,一个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倒是只有这个探春,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正该和她协同,大家做个膀臂,也就不孤不独了。


不得不说,凤姐识人之准,整个贾府无人能出其右。她愿意让探春做个臂膀,可见探春的综合能力在她眼中是最高的。探春的仔细还体现在一些小事上。比如说,她看邢岫烟没有配饰,就送给了她一块佩玉。她这份仔细连宝钗都是认可的。正如宝钗对邢岫烟所说:“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从这一点小事就可以看出,探春是一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人。她心地善良,总是在无声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不需别人知情。这才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高人。


(图)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4


千不该,万不该。探春不该给大观园来一个承包责任制改革。


只能说,探春与宝钗毕竟都是年轻的姑娘,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这大观园中一年四季的花花草草和蔬菜瓜果,她们看着就这么浪费了没人管,觉得非常可惜,居然想找人承包出去。


表面看,承包了,这些花花草草有专人打理了,还能开源增收,是个好事。可这问题是,一承包,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能进了园子。再说了,本来这园子里的花草,姑娘丫鬟们可以随便摘啊掐的。这一旦有人管理了,还能那么随意嘛。这一点啊,就连一向沉稳的宝钗都没有想到啊。


宝钗的丫鬟莺儿,是大观园中最会编制花草柳条的高手。你如今改革承包了,她再去掐花,不就容易引出事端来嘛。


本来呢,这管花草的事情,莺儿的娘是最合适的。可是宝钗说要避嫌,就推荐了茗烟的娘。因为茗烟的娘跟莺儿的娘关系不错。可是,到了后来我们看,真正管花草的却变成了春燕的姑姑。而且这春燕的娘和姑姑堪称整部红楼梦中最会骂大街的人。


这样的人进了园子来管花草。这跟探春、李纨、宝钗当时的想法是大相径庭。记得当时还说,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稳妥之人。还是那句话,姑娘们就是太年轻了啊。


果不其然,莺儿在编花篮的时候,被管花草的春燕的姑姑看到了。结果生了一肚子闲气。这个事情,看似不大。但是,这就是大观园后来被查抄的第一导火索。因为,有了不和谐的因素了,那些本来暗中较真的力量,慢慢积蓄,一件一件就开始爆发了。


接下来就发生了蔷薇硝事件。要说起来这个事本身也不大,可关键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呢。本来这个赵姨娘就不是省油的灯,芳官用茉莉粉当成蔷薇硝糊弄贾环,赵姨娘准备去怡红院理论,就遇到夏妈了。这夏妈一撺掇,结果赵姨娘是大闹怡红院。


之后就是玫瑰露和茯苓霜事件。结果呢——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就出来了。正如平儿所说,窝主虽然平常,但恐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这个好人,就是探春。



事情到了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王熙凤才是真正的踩天平的高手。她能让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家族不倒下来,让这百足之虫,尽量晚僵晚死,确实有她独到的哲学。那么,再回过头来看,探春和宝钗的承包改革恰恰就是让大观园走向没落的败笔。因为,她们让这架风雨飘摇的葫芦架,瞬间就倒了。


对于探春的改革,黛玉和宝玉之间还有过一段看似无意的对话。黛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她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宝玉这话可是言重了!什么叫心里最有算计的人呢?也就是说,探春因为改革的事情,居然让宝玉心里对她产生了看法。所以说,这个承包改革真是一大败笔。


事实上,还是秦可卿看得准说得透。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贾府的衰败已经是天命难违,如何维持的长远一些,最后死的不要太难看也就算是圆满了。怎么能够指望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来重新振兴呢。所以我们看,探春的改革就连宝玉的理解都得不到,最后闹得是鸡飞狗跳。只能说,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探春继续呆下去了。那么,等着她的一番风雨路三千,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呢。


*作者:风林秀,鱼羊秘史签约作者。一个诗意地栖息在历史与文学名著时空中不能自拔的写手。以国学为衣,以神话为马,与云之君兮为友,与日月相伴,赏天地大美,混一世逍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