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渐华 2017-06-13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济水是我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河流,它曾和黄河、长江、淮河一起并称“四渎”,与“五岳”齐名,受到历代朝廷的隆重祭祀;它曾与黄河一起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济南、济源、济阳等城市都是因其流经而得名。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提起济水的时候,则会有很多人不熟悉、甚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济水,这种情形恰恰与长江、黄河、淮河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显赫名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与历史上济水曾有的辉煌灿烂文化构成巨大的反差。

说济水历史古老,不仅是因为济水和其它河流一样,早在有人类活动之前就已经奔流在祖国大地上了,更是因为早在上古时期,济水就已经和华夏民族祖先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水时治理了九条河流,称为“九川”,济水即为其中之一,九川分别为弱水、黑水、河水(即黄河)、汉水、江水(即长江)、济水、淮水、渭水、洛水。孟子就曾说过“禹疏九河,导济入海”。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中也对“大禹治理济水”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沇水即为济水的源头,《水经注·济水卷》记载“《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可知济水的源头是被称作沇水的。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那么济水是何时被列为“四渎”呢?《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商王汤发布的一篇《汤诰》,日“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既然商王称“江、河、淮、济”为四渎,那么说明至少在商代济水已经位列四渎了。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河流众多,为什么只有这四条河流被列为四渎?由《尔雅》可知,“渎”字有“发源注海”之意,即一条河流有自己的源头,可以入海才能被称为“渎”,长江、黄河、淮河独流入海自不必谈。《战国策·燕策一》中记载“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此处清济指济水,浊河指黄河,既然济水可以和黄河一起相提并论,作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稳固赖以凭借的天险,那么可以推知济水在战国之前的流量是相当巨大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济水被列为四渎的原因了。因为早在商代,统治区域狭小,人们所能认识的河流范围有限,仅限在中原、华北一带,而这一区域内当时符合“发源注源”这一标准的大河流只有江、河、淮、济,因此,它们被列为“四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礼记·王制》亦记“其时淮济犹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四渎”方位的。《旧唐书》中提到“东渎淮河、南渎长江、西渎黄河、北渎济水”,而且济源市济渎庙中现存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大明诏旨碑》也记载了“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这两种所讲“四渎”中长江和淮河的方位恰恰与商代“四渎”中的说法相反。这说明,在商代,人们对长江、淮河的方位认识还不科学、确切,随着时代的进步,当时错误的说法才逐步被纠正过来。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秦汉之后,济水流量逐步减小,直至断流,历代学者对其多加考证,且众说纷纭,难以定论,笔者在此不敢妄谈,引用清代学者蒋作锦《济水考》所言“由海溯沇 ,历豫、徐、青、兖四州,计程两千五百余里”。可知济水流域之广。

从物质文明上来看,济水同其它河流一样,都曾蕴育了流域内农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为两岸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水利条件,但从精神上,即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性形成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上讲,济水又远远不同于一般的河流,而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通观古今历史,会发现历代文坛上活跃着一种奇特的“济水现象”。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写下歌颂济水的诗文,其中固然不乏称赞济水作为一条河流造福百姓的诗文,而更多的则是对济水独特品性的称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水所独具的两种世所称道的品性,一为顽强,一为高洁。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下《题济水》,以“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喻其顽强,以“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唯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赞其高洁。北宋名相文彦博则在其《题济渎》中用“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高度概括了济水顽强与高洁的品性。

为什么济水会具备顽强与高洁的品质呢?笔者认为这是与济水的历史变迁及其独特的流向密不可分的。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首先,济水流量巨大,独流入海主要是在秦汉以前,进入封建社会,济水便开始呈现弱水趋势,流量下降。唐太宗李世民曾发出疑问“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也?”白居易也曾在《题济水》中写到“盈蝌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候。”由此可知,济水在这一时期内流量是极其微小的。就流量而言,无法与江、河同日而语,而这一时期又正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在人们眼中,弱小的济水能够位列四渎,独流入海,其精神是极其顽强的,同时,济水时断时续,人们就认为济水可以伏地潜行,唐代大臣许敬宗在回答唐太宗疑问时便说:“渎之为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学者郑樵亦曰“济水多涸竭,自今观之,济水劲疾,能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不特历下请处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三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又何尝见枯竭耶!”清代学者蒋作锦《济水考》亦称“济性澄清刚劲,脉多伏流,时逾太行,时贯浊河,时潜荥泽以东,时涌陶丘以北,断续出没具有天然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水在古人心目中是被这样看待的:它状虽微细,潜流屡绝,却能曲折千里,独流赴海,这表现出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自然就受到了历代文人的热情歌颂。

济水高洁的品性本于其独特的流向,济水流向不同于一般河流,其河道曾在今天的荥阳附近与黄河发生了交叉,这一点在史料中多有提及:如《尚书·禹贡》所记“入于河,溢为荥”;白居易《题济水》“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文彦博《题济渎》“横贯黄河自不浑”;蒋作锦《济水考》“至温县东南入于河,逾河百余里,轶出平地,汇为荥泽。”

这些都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济水河道曾于今温县入黄河,又至荥阳溢出黄河,以今天科学的地理学观点看来,济水是不能被称作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的,其黄河以北的部分应看作是黄河的支流,而河南的济水则应是黄河的支津。这种看法今天固然科学、正确,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古代济水的存在,我们的祖先不仅将其看作是一条河流,而且将其列为四渎,并对其进行隆重祭祀,写下大量诗文进行称颂。因此,在古人认识能力有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是应当把古济水看作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的。同时,历史上的济水也正是因其这种穿越黄河,溢出后仍然清彻,不被“浊河”所污的特性,才被古人赋予了至清远浊,坚守其节的高洁品性,并且进一步将之与中国古代仁人君子们所毕生追求和恪守的修身准则联系、等同起来进行大加赞扬的。宋代苏东坡“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就须动太行”的名句,正是济水含贞自洁高贵品质的生动写照。

济水在我国古代四大河流中,是唯一现今已消逝不存的河流,但济水这条古老的河流不仅曾对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它也同样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