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俞昌德教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经验介绍
2017-06-13 | 阅:  转:  |  分享 
  
福建中医药2010年4月第4l卷第2期

FujianJournalofTCMApril2010,41(2)

俞昌德教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经验介绍

吴晓莹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俞昌德

中图分类号:R745.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10)02-0024--01

俞昌德教授,原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主

任,硕士生导师,致力于针灸教学、临床与科研30

余年。其治学严谨,精研《内经》、《难经》、《针灸甲乙

经》等医籍,博采众长,融汇古今,针术精湛,临床擅

长应用各种针灸特色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笔

者有幸在门诊随师临证,得老师口授心传,略有所

悟。现不揣冒昧。将俞老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

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注重中西诊断。明确发病原因

俞教授认为:治疗本病之前首先要明确本病的

诊断(包括中医和西医诊断),这对后续的治疗及判

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主要是根据

疼痛的部位、性质、压痛部位、直腿抬高试验、影像学

技术等特点加以诊断,不难判定。但是更重要的是一

定要明确其病因,分清坐骨神经痛是原发性的,还是

继发性:是根性的,还是干性的。而影像学的X线检

查、CT、MRI对明确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及其性质有

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

椎退行性改变、腰骶神经根炎、梨状肌综合征等引起

的疼痛效果较好,预后良好;但对由于腰椎管狭窄

症、马尾肿瘤、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引起的则不宜

采用中医针灸治疗。

注重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俞昌德教授

认为:本病如感受风寒湿外邪者或体位不当,突施暴

力使腰部筋脉受损,其证多实,发病多急;由于体虚

长期劳损,或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虚,发病多缓。

就诊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风寒湿型、湿

热型和肾虚气血不足型而予辨证论治。但是临床上

本病往往虚实夹杂,寒热兼有或寒热不甚典型,虚常

见肾虚则经筋失养,实乃气滞血瘀,经脉不通。

2强调分经辨证。注重手法补泻

在治疗上。俞老师首先强调分经辨证。他认为:

由于本病所出现的反射痛的部位不同,临床上根据

其疼痛路径所属的经脉可分为足太阳膀胱经型、足

少阳胆经型及混合型。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型,可取肾

俞、大肠俞、环中、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属于

足少阳胆经型,可取阿是穴、环跳、阳陵泉、绝骨、丘

墟等穴;若属于混合型,可选用上述2组穴位,每次

3"--''5穴。属根性者,取腰椎的夹脊穴为主,兼取上述

收藕日期:2010-02-22

作者简介:吴晓莹(198l一),女,硕士研究生。

腧穴配合施治。

手法的操作,俞老师常注重针刺得气和补泻的

应用,强调:“得气是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经

气盛衰、疾病预后、针治效果的依据。《灵枢·九针十

二原》云:‘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求环跳穴、环

中穴进针后针感要感传到跟部,阳陵泉要感传到足

背。”另外,俞老师还强调:“针刺手法的补泻,必须在

虚实定性后实施,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造成‘补

泻反,病益笃’的不良反应。”对于急性期、疼痛剧烈、

拒按者,手法多采用泻法为主;对于慢性缓解期、疼

痛隐楚喜按者,手法多采用补法;偏于寒湿型者,可

加灸。

3擅长针药结合。重视分期治疗

俞老师认为坐骨神经痛在不同的时期出现的症

状亦有所不同,即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其证型亦不

同。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可按早、中、晚三期进行分

期辨证治疗,结合中药外洗,疗效颇佳。他强调本病

早期多属外邪侵袭,经络阻滞,症见腰臀部疼痛,受

寒冷则痛剧或抽痛,伴形寒畏冷,得温则舒,舌淡苔

薄白,脉紧或浮紧,多为急性坐骨神经炎。在上述针

刺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用,采用黄宗勖教授经验

方:荆芥、威灵仙、苍术、川乌、草乌、细辛、桂枝各15

g,络石藤、薏米根、海风藤各3Og;中期多属邪正相

争,缠绵难愈,常可寒热并存,虚实互见。症见腰部灼

热,下肢发凉,或时热时寒,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或缓或紧。治宜寒热并调,宣通脉络,调理气血。在

针刺的基础上,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知

母、防风各12g,白芍、生姜各9g,白术、徐长卿15

g,麻黄、附子、甘草各6g,桑枝、丝瓜络各20g;晚期

多久痹正虚血瘀。症见疼痛不宜久立、远行,持重劳

累,或入夜尤甚,不寐,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形瘦肢

冷,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或弱。治宜益气,活血通

经,散瘀止痛。多辅以虫类搜剔顽痹。方用黄芪四物

汤加减:黄芪、鸡血藤各3Og,当归、白芍、熟地黄、川

芎、党参、白术、僵蚕、蕲蛇各15g,五加皮、补骨脂、

牛膝各l2g,丹参2Og。以上方药用纱布包药,煎汤

趁热熏洗患处0.5h,每天1"-''2次,每剂药可连用3

d。

总之,俞老师治疗坐骨神经痛首先要明确诊断,

以中西合参为指导,辅以影像学检查,辨清其病位、

病因与病的属性,方能对症下药。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