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翟明义老中医治疗内科杂症经验
2017-06-13 | 阅:  转:  |  分享 
  
散,应视具体情况施切开引流术。因中药成份

中有牛黄、冰片,故孕妇忌用。

总之,临床使用中药外敷加内服治疗口腔

颌面部蜂窝组织炎64例,获得良效,痊愈率

89106%,总有效率为93175%,优于对照组,

无任何明显副作用。患者将复方青黛散外敷

于患处后立即自觉清凉,局部肿痛减轻,敷用

1至2日后开口度逐渐恢复,而对照组在治疗

前3日内,患者常需自服去痛片方能入睡,用

中药外敷加内服早期保守治疗口腔颌面部蜂

窝组织炎方便、经济,尤获中老年患者喜爱,值

得应用推广。

\[1999202208收稿]

(编辑曹建生)



①河南沁阳市崇义卫生院

·临床经验·

翟明义老中医治疗内科杂症经验

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杨小平崔希证①

关键词翟明义/中医师肝瘟/中医药疗法

翟明义主任医师是德高望众的全国500

名名老中医之一,业医五十余载,熟谙中医经

典,临证经验丰富,尤对内科杂症的治疗彼得

心应手,且有新意,余有幸随师应诊,得以整理

如次,以飨读者。

肝瘟

“瘟者,疫也”。肝瘟即肝脏所患的瘟疫病

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瘟疫门》中就有

“肝瘟方”、治肝脏腑温病,……面目赤黄”等记

载,首先提出了“肝瘟”病名,它与现代医学中

病毒性肝炎在传染性和临床表现上有极相似

之处,所以翟老认为病毒性肝炎应与中医之肝

瘟属同一范畴。肝瘟的病因不外乎“疫疠”、

“风寒”、“湿热”、“热毒”及“肝木受邪”等外邪

致病。翟老认为若感受外邪,伏藏体内(肝胆)

作祟,伺机而发,此乃肝瘟伏邪,因无外部表

现,易使人麻痹,贻误治疗时机,令病邪留滞体

内,耗伤正气。温热疫毒入侵,首先犯肝,继之

传脾,胁痛、纳呆、乏力是其主证。湿热蕴结,

稽留不散,热逼胆汁外溢,湿轻热重,发为阳

黄、急黄;湿重热轻者乃湿郁热伏,非为无热,

其热为郁而不扬使然。

自五十年代以来,历版中医高校教材《内

科学》均将肝瘟—病毒性传染性肝炎、病名定

为“黄疸”或“胁痛”。对此,翟老认为:“黄疸”

和“胁痛”均是以体征或症状命名,这种以症状

命名的疾病具有模糊、概念不准,不能说明是

何腹何腑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性质,而科学的疾

病命名应揭示和体现疾病部位或本质。以肝

瘟命名现代医学的病毒性急慢性肝炎,则函盖

了其病在肝,并有传染性等含义。因此要比命

名为黄疸为科学,因为胆囊、胆道疾病或肿瘤

亦可出现黄疸症状。

翟老的经验方首乌汤即是在此理论上形

成的。方中生首乌入肝肾,为阴中之阳药,专

清肝中热毒,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清

热解毒;丹参活血;柴胡解肝郁,清肝热;茵陈、

白茅根清热利湿退黄;茜草、丹皮凉血解毒,诸

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疏肝凉血之功。例1。

陈某,女,24岁,1992年4月1日初诊。主诉:

肝区疼痛,四肢酸困乏力约1月。肝功能检

查:ALT180u/L,SB30mmol/L,乙肝标记

物:HBsAg+,HBeAg+,抗-HBC+,余均阴

性。体温3715℃,自觉右胁隐痛,乏力,纳差,口

苦,厌油腻食物,小便黄。查体:肝脾未及,肝区

压痛明显,下肢不浮肿,巩膜黄染不明显,脉滑,

舌质红布满红点,苔薄白。诊为肝瘟胁痛(乙型

·34·中医研究1999年6月第12卷第3期TCMRes.June1999Vol.12No.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肝炎),属湿热蕴结(湿重于热)。活宜清肝利

胆,舒肝凉血。方用生首乌15g,连翘15g,丹

皮15g,丹参15g,柴胡15g,大青叶30g,板蓝

板15g,半枝莲30g,茵陈30g,白茅根30g,茜

草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

3次口服。服3剂后,饮食增加,口苦减轻。10

剂后肝区疼痛改善。效不更方,继服30剂,肝

区疼痛消失,饮食正常,小便不黄,复查肝功能:

ALT80u/L,SB23umol/L,HBsAg、抗-HBe、抗

-HBC3项阳性,HBeAg、抗-HBs阴性。嘱原

方继服20剂。再次复查肝功能:ACT20u/L,

SB17umol/L,HBeAg、HBsAg、抗-HBs、抗-

HBe均阴性,仅抗-HBc1项阳性。后检查肝功

能及乙肝标记物3次,均正常,乙肝标记物如

前。嘱其注射乙肝疫苗。

头痛

头痛的病因很多,如有外感,有肝阳上亢,

有瘀血,有肾精亏虚等。惟有肝肾阴虚,精血

亏虚较为难治,其临证多见巅顶疼痛,连及眼

眶、眉棱骨、常伴有心烦,失眠,大便秘结、舌质

淡,苔白,脉缓或沉细。治疗多从滋阴养血,滋

补肝肾入手,投大补元煎或人参养荣汤等,但

往往效果不佳。翟老认为肾为肝之母,肾虚肝

失所养,水不涵木,肝气上犯是头痛的主要病

机,但阴血亏虚,易生内热,不易察觉,临证细

察可见有口苦心烦,鼻塞流黄涕,舌苔薄黄等

虚热内扰的征象,翟老遇此妙在每于滋补之中

加以清热开散之品,如牛蒡子、菊花等药,以清

除虚烦燥热,使精血得养,虚热能除,头痛则

愈。例2,张某某,女32岁,干部,初诊日期

1993年6月5日。半年来每遇经期即感头痛、

连及眼眶,同时伴有心烦、少寐,大便干结,舌

质淡红,苔薄白,六脉缓。证属阴血不足,虚热

内扰。治宜养阴生血,滋补肝肾,兼以清热除

烦。药用肉苡蓉15g,山萸肉15g,当归15g,

杞果15g,牛蒡子15g,菊花15g,草决明15

g,甘草3g,大黄2g。水煎服3剂,自述服2

剂后大便通畅,头痛明显减轻,继服3剂后,诸

症消失而愈。

眩晕

眼花缭乱谓之眩,天旋地转谓之晕。曾有

一痰湿性眩晕患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沉

重、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一派痰湿中阻之象。治疗当以燥湿化痰,健脾

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初用则有效,继用

则不佳。本人认为因病程较长,痰湿不化所

致,故加大化痰澡湿药,但疗效仍不佳。请示

翟老告之,痰湿不化虽责之于脾虚,殊不知脾

虚不运,肾气不健,水湿不能渗利,湿聚生痰,

痰湿中阻,清阳之气不能上达,蒙蔽清窍,仅以

燥湿化痰健脾是不能根除湿之邪的。活宜健

脾补肾、燥湿化痰,方用六味地黄汤去生地、加

葶苈子、车前子利湿,川芎活血化痰,菊花清利

头目。本方既可祛湿化痰,又能健脾补肾,从

而断除痰湿之源。病人连服10余付,诸症消

失,未再复发。

\[1999202203收稿]

(编辑一正)



前列腺增生宜从疒征论治

河南455000安阳市脉管炎医院冯彩云

关键词癃闭前列腺增生

关于本病的认识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为排尿障

碍,中医将其归入癃闭,为临床难症之一。对

于癃闭的治疗,多采用通利、补益之法。如全

·44·中医研究1999年6月第12卷第3期TCMRes.June1999Vol.12No.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