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张刚治疗小儿发热经验举隅
2017-06-13 | 阅:  转:  |  分享 
  
·老中医经验·

作者简介:李国华,女,1959年6月生,主治医师,太原市第二

人民医院(山西030002)。

张刚治疗小儿发热经验举隅

李国华

关键词:张刚;小儿发热;辨证分型;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156(2001)0520001202

我省已故著名老中医张刚主任医师,从医60

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儿科病证,疗效显

著。笔者曾随师学习临证10余年,现将老师治疗小

儿发热的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1外感挟滞型

商某,男,6岁,1982年6月8日初诊。

发热10余日,伴微恶风寒,咽红。曾用退热药、

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发热持续不退,体温波动在

38℃~39℃之间,求张老诊治。刻诊:高热不退,体

温39℃,面红唇赤,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秘

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诊断为外感发热,

证属风热外感,胃肠挟滞。治宜辛凉解表,消食导

滞。方用加味柴胡汤,药用:柴胡5g,黄芩6g,连翘

9g,芦根9g,银花9g,陈皮6g,苏子6g,枳壳6g,蝉

衣5g,槟榔5g,大黄3g,焦楂6g,竹叶3g。水煎服,

每日1剂。2剂后便通热退,余症迎刃而解。

按:小儿为“纯阳之体”,表现为“阳常有余,阴

常不足”,感邪之后,易从热化;又由于小儿脾常不

足,乳食不能自节,复感外邪侵扰,往往影响脾胃的

运化功能而致乳食停滞不化,留于胃肠,阻滞中焦

而形成外感挟滞之证。方中柴胡、黄芩解肌退热;连

翘、银花、芦根、蝉衣、竹叶疏风清热解表;陈皮、枳

壳、苏子理气健脾和胃;槟榔、大黄、焦楂消食导滞。

此型发热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张老指出,现在多为

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提高,临床上以实证多、虚证

少,热证多、寒证少,所以治疗时不能单用清热退热

之品,更要用槟榔、枳壳、大黄之属,清除胃肠积滞,

使实去热除,此即为釜底抽薪之意。

2内热壅盛型

范某,男,3岁,1982年7月15日初诊。

发热1周,体温在38℃~3915℃之间波动,伴

面赤唇红,口渴喜饮,口鼻干燥,曾用退热药,注射

青霉素、安痛定等,热仍不退。刻诊:发热,体温

39℃,扁桃体肿大,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

薄黄,脉数有力,指纹紫。诊断为乳蛾,证属内热壅

盛。治宜清热泻火,养阴增液。方用凉膈增液汤,药

用:连翘9g,黄芩6g,栀子6g,银花9g,芦根9g,蝉

衣6g,元参9g,麦冬9g,生地6g,大黄3g,焦楂6g,

竹叶3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剂后热退,扁桃

体肿大好转,继服上药加板蓝根10g,薄荷6g,2剂

病愈。

按:表邪不解,入里化热,而邪热每易鸱张,使

津液受灼,形成内热壅盛、津液受损之证。方中连

翘、银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利咽;芦根、蝉衣、竹

叶疏风清热;大黄、焦楂消食导滞;元参、麦冬、生地

养阴增液。高热持续不退可加羚羊角粉016g,另煎

频服,以防高热惊厥。张老在治疗发热病证中非常

注重舌质、舌苔的变化,其变化作为遣方用药上的

重要根据。清热不忘顾护津液,故用增液汤养阴增

液,并用大黄急下存阴,但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

用药一般选用轻清平和之品,禁用或慎用大苦大寒

燥热之品,既能治病,又不伤小儿脾胃。

3阴虚内热型

郝某某,女,14岁,1982年8月10日初诊。

发热2月余,体温在38℃~39℃之间波动,伴

盗汗,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口干不欲饮水。在某医

院住院治疗,发热原因不明,曾用大量的抗生素、激

素等药物治疗,效不明显。刻诊:发热,体温

3812℃,以午后尤甚,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大便干

燥,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内伤

发热,证属阴虚内热。治宜调脾滋阴退热。方用调脾

清热汤,药用:辽沙参12g,乌梅10g,山药12g,焦

楂9g,甘草9g,胡黄连9g,地骨皮12g,白茅根

15g,石斛10g,元参15g,麦冬15g,竹叶3g。水煎

服,每日1剂。4剂后,发热较前减轻,体温在37℃

~38℃之间,继用上方加生地15g,陈皮10g,再服

3剂后热退,精神食欲均好转。3个月后随访患儿健

·1·山西中医2001年10月第17卷第5期SHANXIJOFTCMOct.2001Vol.17No.5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康。

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机体阴液亏损,如久病、

久泻等,阴虚则阳亢,内热遂生。方中用辽沙参、元

参、麦冬、石斛滋阴清热;胡黄连、地骨皮、白茅根清

热凉血退虚热;乌梅、甘草酸甘化阴;山药、焦楂健

脾和胃。张老认为此型的阴虚主要体现为脾阴虚,

脾常不足,治疗时须顾护小儿的脾阴,加用沙参、麦

冬、石斛、山药之属。凡热病后期,阴液不足之证均

可用此方进行调理。

张老辨证治疗小儿发热,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

满意的疗效,强调治疗中必须抓住各型的辨证要

点,谨守病机,知常达变,注重舌质舌苔之变化,辨

明病邪之性质,病位之所在以及正邪之盛衰,津液

之是否耗损等情况,随证施治,方能取效。

(收稿日期:2001208214)

本文编辑:李艳萍

作者简介:沈开金,男,1947年1月生,副主任医师,安徽省含

山县人民医院(含山236100)。

张德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沈开金

关键词:张德喜;胃脘痛;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156(2001)0520002202

张德喜是我县已故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

60余年,医疗经验丰富,尤其是对胃脘痛的治疗用

药颇具心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兹将其治疗胃脘

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善于组合小方

倪某,男,36岁,1988年2月28日初诊。

胃痛宿疾5年。此次因受凉复加心境不佳而诱

发已3个月。刻诊:胃脘隐痛,时窜及两胁,嗳气则

舒,口干纳可,舌苔薄白,脉弦细。药用:木香、郁金、

柴胡、元胡、枳壳、乌药、檀香、陈皮各10g,川楝子、

白芍各12g,百合、丹参各30g,砂仁、甘草各415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胃痛即止。原方更进

3剂,痛未再作。

按:善用小方组合是张师处方用药的一大特

色。该例仅用10余味药,但由颠倒木金散(木香、郁

金)、金铃子散(川楝子、元胡)、四逆散(柴胡、枳实、

白芍、甘草)、百合汤(百合、乌药)、丹参饮(檀香、砂

仁、丹参)5个小方组成。张师平日最喜收集研究4

味药以下,特别是1~2味药组成的小方,除上5方

外,余如独圣散(五灵脂)、良附丸、手拈散、左金丸、

乌贝散、抑气散(苏梗、香附、茯神、甘草)、失笑散、

平胃散、二陈汤等亦属常用,临床用药时常以这些

小方为基础进行组合配伍,相须为用,左右逢源,运

用起来得心应手,疗效也很好。

2行气药的应用

花某,女,48岁,1989年3月6日初诊。

胃脘痛2月余。近2个月来经常胸脘间痞闷、隐

痛,时欲太息,嗳气频作,情怀抑郁,久治不已,二便

自调,纳谷尚可,舌苔薄白,脉弦小。药用:苏梗、香

附、白芍、川楝子各12g,茯苓神各15g,郁金、陈皮、

乌药、柴胡、元胡、枳壳、木香、佛手各10g,甘草

4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胸脘闷减、痛缓。

原方加厚朴花10g,更进5剂,痛止,痞闷除,嗳气亦

基本消失。改服香砂六君子丸1个月,未见反复。

按:胃脘痛原因虽多,但气机郁滞不畅,“不通

则痛”为其共性。行气药可舒展气机,宣畅郁积,可

达“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通则不痛”的目的。其中

运用较多的有:苏梗、香附、乌药、枳壳、陈皮、佛手、

郁金、厚朴花等药。这些药药性平和,有理气不伤

正、祛病不伤身的特点,故可配合在相应方剂中广

泛运用。

3崇尚温和之药

齐某,女,60岁,1985年11月16日初诊。

胃脘痛1周。患慢性浅表性胃炎6年,近年来

频频发作。现胃脘痛而痞胀,嗳气泛水,不思纳食,

苔白滑润,脉弦紧。药用:高良姜、桂枝、苏叶、苍术、

川朴、陈皮、半夏、柴胡、元胡、枳壳各10g,香附、白

芍、川楝子各12g,吴茱萸、砂仁、甘草各415g。每日

1剂,水煎服。3剂后痛止,泛水除,嗳气亦减。原方

去吴茱萸、川楝子,更进3剂,诸恙消失,纳食正常。

再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小建中汤方5剂,一切正

常。嘱服香砂六君子丸巩固,3个月后胃镜复查:未

见明显异常。

·2·山西中医2001年10月第17卷第5期SHANXIJOFTCMOct.2001Vol.17No.5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