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柔性正骨”的套路拆解

 xyf4345 2017-06-13

关于“正骨”这种操作,屈指没学中医的时候一直以为仅仅是对骨折的整复,后来学了中医才知道“正骨”主要是纠正骨骼和骨骼关节之间的异常位移——小的位移是“骨错缝”,大的位移是“脱位”和“骨折”。当然,其实手法整复骨折的适应范围有限,尤其是目前的社会环境,似乎应用正骨手法纠正“骨错缝”的应用比较常见而实用。


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的操作,多是用斜扳、牵引、冲压等等方法,让骨关节松动或“复位”,一般都伴有关节的弹响,比如“咔咔咔”的响声。不过近年来有不少号称“柔性正骨”的技术出现,一般是不需要咔咔的响声且看上去比较柔和


1、“刚性正骨”真的存在吗?


既然存在“柔性正骨”,似乎对应的也应该存在“刚性正骨”……


屈指上学的时候并没听说过有“柔性正骨”的说法,学习正骨手法时老师也大多强调“欲合先离”、“松中求正”之类的要领。不过早年我曾经有幸观摩过一位叫苏有余的老先生做治疗,苏先生在治疗时的操作顺序很另类:先正骨,后点按病人身上的压痛点。当时我仅仅是一个医学生,很诧异苏先生的操作——因为中医推拿或者中医骨科教科书的顺序是“先放松,再正骨复位”。于是我问他:


“您做扳法不放松吗?”
答:“不用啊,为什么要放松?”
问:“这样直接扳安全吗?”
答:“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每动一下能达到什么效果,那就是安全的!”
问:“这样力量很大也没事吗?”
答:“这个力量不超过0.7市斤,怎么会大?我教学生都是让他们用手指在电子秤上按1g、1g的力量加上来的”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屈指很见过几位“先正骨、后按摩”的手法治疗方面的老师,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重点。


注意苏老师说:扳法的力量不超过“0.7市斤”——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但是如果经常从事“正骨”的朋友可能都有这种体会,“扳好”的时候其实没使多大劲儿。


这种“扳动”或“冲压”的正骨手法,一般要求给关节造成“稳定的失稳状态”——在牵引状态下对沿关节面方向给关节一个高速度、低幅度的推力,摆位得当的话这个力量并不会很大,远比持续性的点按和放松压痛点更为省力。


所谓的“刚性正骨”大概仅仅是因为能够听到关节弹响、能够明显看到发力动作而被称为“刚”了。


2、“柔性正骨”的一般套路


(1)直接推按类


①东方柔性正骨


屈指第一次见到这个名词,是从一位叫毛XX的先生处听说——这位毛先生在微博和博客阶段很火了几年,自称“东方柔性正骨”创始人。毛先生的正骨手法很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应用很轻柔的手法直接推动骨头移位。这从传统正骨来考量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无论扳动、冲压还是牵抖,都需要先让关节面分离再给关节一个推力使其松动或复位


不过毛老师的手法并不太好学习,早期的培训都是“包教但不包会”,不知道近年来是否有些改进。我始终也觉得毛老师的手法对于脊柱侧弯之类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从其博客文章中公开的一些X片前后对比看来,他的“柔性正骨”手法,缓解症状可行而“正骨”可疑(或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是“东方柔性正骨”正骨的幅度并不大,尚待进一步验证)。


②吸附力/三七力正骨


这是心法按摩创始人曹龙老师发现的方法,我也从曹师学习。吸附力正骨与前面介绍的“东方柔性正骨”从外形上看很类似,都是直接推按骨骼。“吸附力”正骨的要求比较明确,要求操作者以指尖为媒介,将自身整劲灌入需要移动的骨头,这是一种持续的推力,一般是向关节面分离的方向缓缓推动,曹师设计了许多相应的功法训练以保证学生可以学会;另外一种就是“三七力”不在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2)以筋调骨类


这类手法很多,也很好理解——关节的位置由肌肉和韧带固定,所以可以借助肌肉韧带的牵拉来让关节恢复正常的位置。国内有很多人的操作方法都是这个思路,比如台湾的林XX先生(早期)、胡XX先生的“定向正骨”、龙氏正骨中的“反向用力”、“缓慢复位”等方法、黄XX先生的“骨相疗法”及所谓“X氏圆柔正骨”之类颇令人目不暇接。操作方法大多是按照关节运动的特性牵伸关节,再在关节的被动运动当中沿着关节面的方向垂直于牵伸方向给关节面力量,以期“动中复正”,只不过细节略有不同。

千差万别的所谓“以筋调骨”的柔性正骨手法,套路大多是在牵伸关节的基础上再施加一个平行于关节面方向的力量,让关节在“动中复正”。


不过其实千差万别的以筋调骨类方法,在手法物理治疗中大多可以找到更为规范且描述清晰的操作方法:


那就是各种关节松动术——Matiland、Mulligan和Kaltenborn体系。当然,有些则类似Muscle energy technical。


这其中有几种手法似乎无法归类,比如台湾的林XX先生,早些年还有些视频流出,现在越发神秘不可见。


“定向正骨”胡XX老师的手法也十分复杂,不过主体仍然是牵引加沿关节面推动的方法——但是做起来比较连贯,要求身法、手法和指力必须一气呵成才行,并不是很容易掌握。


3、关节松动术简介


刚才屈指提到了Matiland、Mulligan和Kaltenborn体系的关节松动术,从事中医手法治疗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

做个不太恰当的简介:

Matiland体系的治疗方法很类似缓慢的“扳法”,要求患者配合摆好体位之后治疗师用力让关节产生相对的滑动,反复操作直到感觉到手下的组织有所变化;


Kaltenborn体系融合了Matiland的方法,更加重视沿关节面长轴的牵引;


Mulligan体系的治疗方法则是病人主动运动与治疗师的治疗相配合的方法,按照关节受限的方向施加阻抗以增加关机的运动,更加强调患者在站立姿势或日常生活的姿势中治疗。(这种方法多被称为“动态关节松动术”,也是屈指本人最为喜爱的操作方法。)


这些流派都是国外的手法治疗流派,相关资料很多,屈指的“一句话介绍”也并不一定恰当。但是会给从事中医手法治疗的同道带来一些思考——那就是“柔性正骨的套路”……


4、破解柔性正骨的套路:


(1)关节内运动类:


以肘关节为例,肘关节做屈伸运动时,关节囊内的两个关节面做相反的运动,此时如果对关节内运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必然会使关节面发生相对的运动(滑动)——此时自然达到复位的目的;也可以在关节的远端施力限制关节的运动,通过杠杆原理让肌肉拉动骨骼达到“复正”的效应。对于单块肌肉也可以这样操作,即“Muscle energy technical”沿着肌肉的运动方向进行“抗阻”,让肌肉进行等长收缩。

这种操作往往伴随着摆位放松的内容,就是类似“扳法”的操作而不去真的“扳动”,只是把身体摆放到适当的位置,再使关节面发生相对的滑动。


(2)以筋调骨:


这种方法也是借助肌肉或者筋膜的拉力让骨关节“复位”或松动——比如我们日常晨起的伸懒腰动作,可能轻轻一动就会听到骨关节的响声,这种手法是借助肢体的活动来牵拉关节,使关节面的相对位置做到调整。比如早期台湾林XX先生流传出来的录像就是这种思路,不过我个人更加喜欢Mulligan的方法,因为更加明确可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