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昵称40077028 2017-06-14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季羡林

1946年夏天,季羡林回到阔别十几年的中国,和沈从文都在北大任教。因为两家住处接近,见面次数就多。有一次,沈从文请季羡林吃云南的汽锅鸡。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什么东西,只需要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打开。然而沈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

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劲,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这哪有大作家的派头?然而季羡林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从文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真情流露不做作,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

沈从文虽然生活中不讲究细节,但是在学术成就上却收获颇丰,先后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的代表作。无独有偶,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学术上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在生活上也不太讲究,甚至被人称为“土包子”。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季羡林与他的猫

几十年来,季羡林着装几乎未变。他只穿卡其布做的中山装,以至于有新生误认他为校工,让其帮着提行李。后来,这种布料已经从市面上消失,季羡林仍坚持要穿,为了买到这种布料,家人不得不去农村碰运气。

1995年春节,从故乡来陪他过年的同宗孙子季孟祥,奉命到商店购买蓝卡其布,而此布料已经停产几年,季孟祥跑遍了北京的百货商店都无所获。1996年春节,季孟祥终于通过朋友找到一块蓝卡其布交给季羡林交差,季老高兴不已,再三要求季孟祥感谢那位朋友。现在我们能找到的照片,季老基本上都是身着蓝卡其布中山装,可见他对这种服装的情有独钟。穿衣我行我素,不管别人说三道四,这就是季老的个性。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也有个性,那就是拒绝新闻界采访,其名言曰:“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好吃,这就行了。何必要看生蛋的鸡是什么模样?”

钱钟书亦从不做寿,在其80岁生日时,家中电话一度打爆,亲朋好友、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他所在的中国社科院还准备为其开一纪念会或学术讨论会,钱一律坚辞。对这类活动,他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钱钟书与夫人杨绛

杨绛因翻译《堂·吉诃德》而荣获西班牙政府颁发的大奖,西驻华使馆邀请她,第一次大使邀请,谢绝;第二次大使送来正式书面邀请,她亦正式书面拒绝;第三次大使通过原社科院院长马洪去请,赖不掉,这才应允。

钱钟书不无得意地对人说:“三个大使才请动她!”这自然是调侃之语,然而也说明钱钟书夫妇对一些社会活动并不热心,能推则推,他们情愿把时间用到学术研究中去。

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季羡林沈从文等大师们的独特个性

杨绛

沈从文不拘小节,季羡林穿衣我行我素,钱钟书夫妇拒绝采访,拒绝抛头露面,这都是大师们的个性。所谓大师,除了在学术上著作等身、开宗立派之外,在生活中也应该是一个有棱有角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是由于大师们的个性,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敏锐性,从而成为高山仰止的学界泰斗。(彭忠富/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