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佗的故事

 中医学习进行 2017-06-14

华佗,一名敷,字元化,豫州沛国谯人。生平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三国志》里说,沛相陈珪曾举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过他,但华佗都没答应。他给当时人的印象是年近百岁,但相貌有如中壮年。他精通药方,医术高超,但疗法很简单,药方不过几种汤药,检查过病症后,随意配药量,煎煮后饮用,交代过注意事项,药用完,病也就好了。此外,他还擅长针灸。针灸其实是针和灸的合写,是两种不同疗法。所谓针,通常被称为针灸,方法是,在病人患处扎针。但华佗的针灸只有一两处,下针前会先告诉病人,扎针后,当胀麻的感觉传到身体某处时就提示;当病人提示时,便拔针,没多久,病也就好了。如果患处是针所不及的地方,就让病人喝下麻沸散,一下子便没知觉,随即动刀治疗。如果患处在肠子,便将肠子割断取出洗涤,然后缝合接上,再敷上药膏。一个月左右,病也就好了。灸则是一种用艾叶烧灼身体穴位的治疗方法。华佗的治法,每次不过一两灸,每灸不过七、八壮(灼一次叫一壮),病也就好了。

华佗

华佗给人治病的故事

华佗神乎其技的医术,史书上颇有记载,这里举几个例子:

甘陵相夫人怀孕六个月,腹痛不舒服。华佗把过脉后判定,胎儿已死,让人以手摸胎位,在左边为男,在右则女。结果在左,于是华佗下汤药,果然产下一个男形死婴,病随即转好。

县吏尹世四肢不畅,口干舌燥,小便不顺,讨厌听人声。华佗诊断的处方是,多吃热食,能出汗就会好,汗不出则三日死;结果,热食吃过后,却不出汗。华佗说,病已入五脏,将号哭而死,几天后,果然应验。

督邮顿子献本来得病,好了后,又找华佗把脉。华佗告诉他,身子还很虚,病尚未完全康复,切忌行房,否则会速死,临死前会吐出舌头数寸。妻子听到夫君痊愈,赶来探视,同宿了三天,顿子献果然发病吐舌而死。

有个郡守生病,华佗诊断后的疗法,是让他生气愤怒。遂故意开口要了一大笔诊疗费,拿了钱后,又不予诊治就走人;临走前,还留了封信把他痛骂一顿。郡守大怒,派人追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这是华佗的疗法,私下让兵丁们放过华佗。没多久,郡守果然吐了几升黑血而病愈。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华佗的救人神技,最后却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青蒿与华佗的故事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最早发现青蒿这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的,却是名医华佗。

据说有一次一个病人来找华佗,他面色姜黄,两眼凹陷,身形消瘦,看上去十分虚弱。华佗知道他得了黄疸,可是当时并没有有效治疗黄疸的方法,他也无能为力,只得无奈地送病人回去了。

巧合的是,半年之后,华佗在行医的时候又碰到了这个人,发现他不但没有病情恶化,反而变得身体强壮,满面红润,毫无病态。华佗感到十分纳闷,问他:“是哪位医生帮你治好的病?他可真是一位神医啊!”可那人却说自己从没请人看过病,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太相信:“竟有这样奇怪的事?那你一定是吃了什么药吧?”那人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年春天饥荒时家里没有粮食,我吃过一些野草。”华佗又惊又喜,连忙问他吃的是什么草,那人便带着华佗走到山坡上,指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个。”华佗一看,马上识得是青蒿,便采摘了一些,一并给几个患有黄疸的病人吃了。可是接连试吃了几次,都没有明显的疗效,他有点失望。

华佗再次找到之前那个病人,问他吃了多少天,对方回答一个月。华佗又问他吃的几月生长的青蒿,那人说是三月的。华佗一听,猛然意识到阳春三月的时候百草发芽,也许三月的青蒿在药力和药性是最好的。于是第二年春天一到,他便采摘了很多青蒿,然后给黄疸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

为了摸清青蒿的药性,华佗后来还把青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并给它取名“茵陈”。他还编了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疸,四月青蒿当柴烧。”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采摘青蒿的时间段。

华佗巧治寄生虫

华佗是三国时期的名医,他不仅医术高明,精于方药,而且掌握大量的民间偏方、验方。史上曾记载他巧用偏方治疗寄生虫故事。

有一次,华佗如约出诊,在前往病人家中的路上,偶遇见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他肚腹疼痛难忍,十分痛苦的呻吟着,正乘车去医治。华佗见状,立即停车,走上前去寻问。原来,这个病人好几天吃不下东西,面色萎黄,肚腹胀满,绞痛甚剧。华佗仔细给病人诊脉,又观看舌象。然后对随行的家人说:“你向路旁卖饼人家要三两萍齑,加半碗酸醋,调好后让他吃下去病自然会好。”原来华佗所说的“萍齑”,就是把蔬菜的茎叶切细,加盐或其他调料,如茴香、花椒末、酒、醋等,进行腌制,制作成家常食用的酱菜。宋人《东京梦华录》有云“菜蔬精细,谓之‘造齑’病人家属按照华佗的吩咐,买来三两萍齑,并加了半碗老醋令其喝下。病人吃后不一会儿功夫就吐出一条像蛇那样的寄生虫,这时病人肚子也不痛了,也有了精神。病人及家属十分高兴,真是遇到“神医’’了。他们把这条寄生虫挂在车边,在路边等华佗出诊归来,一同到华佗家道谢。刚走到华佗家门前,恰好有一群孩童在玩耍,其中华佗的儿子一眼就看见车上挂的这条虫,就说:“这样的虫子我见过,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吐出来的。”那病人走进华佗家里,上前施礼道谢。一抬头,只见墙上正挂着几十条同类的寄生虫。病人颇感惊讶,难道这些寄生虫都是华佗治病所得?华佗见状,道明了原委。他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了民间这个偏方后,就用这个偏方治好了不少和你一样的病人,屡试不爽,十分灵验。这正是:“小小偏方治大病,条条小虫难藏身。

  华佗为曹操治病导致祸机

曹操到了晚年,患有头风症,华佗身为天下第一名医,自然被找来诊治。华佗说,这种病不是一下子治得好的,必须长期诊疗,才可延长年寿,于是留在曹操身边当专用医生。一段时间后,华佗因外出过久想家,便以妻病为由,告别曹操回乡;这一走,好久都不再回来,曹操书信频催,甚至让郡县官员去请,但华佗就是不肯动。曹操火了,派人调查,并谕令:若华佗妻子是真病,则给假另赏;若妻子根本没病,则移送法办。

结果,华佗被收押,自己也承认妻子没病。曹操大怒,下令把华佗关到死。荀或认为华佗医术神奇,可以活命无数,劝曹操赦免他,曹操很生气地骂道:“没什么好担心的,难道杀了华佗,天下就再没有这些混蛋江湖郎中了吗?”

华佗被关久了,身体愈来愈衰弱,他知道自己的日子已不多,便把自己秘藏已久的医学著作交给狱吏,以便流传后世。但狱吏因为害怕不敢收,华佗也不勉强,一把火烧了,华佗的医术,因而失传。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风当然更好不了。后来,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重病将死,群医束手无策。这时候,曹操才哀叹:“我后悔杀了华佗,害死了儿子!”但已经来不及了!

  华佗死于传统的封建观念

其实,华佗之死,是死于传统观念上对医生的轻视。封建时代,向来把医生这一行,和算命者相提并论,社会地位颇低,尽管能活命救人,却往往不为世人所尊重。

华佗身怀绝学,却颇恃才傲物,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也就罢了,没想到还要因此而受人役使,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他之所以拒绝曹操,即在此也。

然而,曹操手握生杀大权,向来威福自专惯了,怎忍受得了别人对他爱理不搭,而且还只是个江湖郎中!这就注定了华佗身死而学灭的悲惨命运了!

华佗之死,不但是曹操个人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损失;毕竟不世出的奇才,不是常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