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傻了,这么过,三线城市你都混不下去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7-06-14

“我真的很焦虑。

大学毕业后,我从北京回到家里的一个事业单位,买了车买了房、没事打打麻将、喝喝茶,日子很轻松,可这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跟那些在一线城市的同学好像有代沟了,好像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了,过几年会不会被他们甩得更远了?可我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可是比他们好的呀。”

最近的咨询个案当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因为家庭、因为爱情从一线城市回到了三线城市,有车有房,生活悠闲,可是他们很焦虑,说自己过得这么悠闲,这样会不会被那些每在这么高度竞争的碾压下成长的同学甩在身后,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说,“会”

可淘汰你的,不是城市,是你的思考模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选择一个城市有很多的因素。我们常觉得兴趣很重要,但在做生涯咨询的时候会发现,在决策的时候会发现关键时刻还是价值观在发挥最大的作用。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有人看重的是机会竞争,有的人看重的是一个城市的繁华,有的人看重的是高工资,有的人看重的是生活的安逸……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导致我们不同的选择。

但是即便如此,城市并不能阻隔我们成长的脚步。

“你为什么选择回来?”我问欣。

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斜杠青年,每一条斜杠都做得不错,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一线城市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好,确实,机会很多,找工作很容易,那时候刚刚毕业,想做广告人,找了一份广告文案的工作,公司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但工资很低,甚至不够付房租和伙食,只能住得离公司很远,每天来回需要四五个小时,天天都要加班,有时甚至通宵。而且所谓的文案做的事情也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不过是单页校对而已,有时周末通宵加完班后,坐在周六清晨的第一班地铁上,在问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的确,上海的外滩很美,美食天堂、购物天堂,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根本没有消费这个城市的能力,是这个城市在消耗着我。”

让我下定决心回来的,是有一次在上班的公车上,车上是满满的人,我的脚被挤得没有办法移动,生生被夹在了门缝里,用了好长时间才痊愈,现在雨天的时候还隐隐作痛,你知道,我是最看重健康的,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回来了。”欣无奈的摊摊手。

的确,如果你的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水准,其实这个城市的繁华、美好跟你完全没有关系,每天挤几个小时的公车去上班,每天都在抱怨买房不易,把时间都用在对生活的抗争上,那你相当于只感受到了一线城市发展的悲惨,却没有感受到它的美好。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琐碎苦逼的生活点滴会一点一点的把意志力消耗殆尽,即便大城市有再多的学习机会,也会有心无力,很难再振奋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会觉得在这个小城市,学习机会少么?”我问欣。

欣笑着反问,“你觉得学习就是上各种培训班吗?”

在一线城市学习机会确实非常多,但对于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

很多朋友培训班一个接一个的上,上的时候朋友圈热热闹闹,下了课就还给了老师,自己还是脑袋空空,言之无物。

如果不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应用,在哪个城市,上多少培训班都无剂于事。

欣说,“我反而觉得在这个小城市,学习效率要更高。

我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开始跑步,海边迎着海风看日出,听着昨天晚上的微课,构思着一会要写的稿子。

每天开车的时间基本不超过半个小时,在车上可以听世界各地的老师的在线音频。

我经常会请到外地的老师来讲课,有时间也会到外地去学习。我同时也向很多的大咖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我的督导师是一线城市的老师甚至是国外的老师。

我每周读一本书,每周都参加拆书帮、头马的活动……

我每天写作,参加线上最牛掰的写作课,每天倒逼自己输出文章,

有自己的线上线下学习小圈子,互相监督,完不成任务就要发红包。

我们的圈子里都是当地比较上进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监督,共同成长。

现在有大量的社群学习机会,成为了一种趋势,一群人在线一起学习,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想,有用不完的资源,学不完的功课。只要你想,在哪都能够发挥出你自己的特质。

在十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反而是一线城市的同学都来向我请教,反而他们开始羡慕我们的生活。”欣的表情是自豪的。

不要再抱怨三线城市没有机会,你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拼城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只要你想,在哪个城市都一样可以学习一样可以成长,你完全可以在享受三线城市的舒适的同时拥有一线城市的学习资源,拥有一线城市的朋友伙伴和社群,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不是城市,而是思维模式。

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常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你每天是怎么过的?生活也会渐渐的打造成你现在的样子。

过去我们的父辈不学开电脑、不学打字,不影响生活。但在现在怎么可能?有什么工作是一辈子稳定的吗?有什么是不需要学习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的吗?在未来的职场,在各个领域都将发生一场彻底的革命,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

富士康,在2011年开始“百万机器人计划”,今天70%的工作由机器替代,直接导致数十万人下岗。美国的NarrativeScience公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道,大量的记者会下岗。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硅谷101高速公路上穿梭,或是自己停靠到旧金山大街上,已不足为奇,当汽车已经不需要人来驾驶,司机、驾校老师……之类职业也都随之消失。

很多人开始思考未来我还可以做什么,怎样适应更加智能化的时代。写出了各种各样的列表:十年之后被淘汰的行业、八种会被未来淘汰的人……在哪个排行当中被淘汰的首先都是八小时之外不学习的人。八小时之内决定现在,八小时之外决定未来。别说社会发展太快,是我们思维反应太慢,思维反应太慢,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停止成长,我们浪费的每一天都是在透支未来的可能性。

原来我们每天走5000步就不会长胖,但是渐渐的就算每天走8000步也会慢慢发胖了,因为你的新陈代谢变慢了,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想要维持现状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的。很残酷吧?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学得慢一点,学的少一点都可能会被人赶超,被社会淘汰。大家都在奔跑,你又怎么敢慢慢走?

别以为不在一线城市,日子就会比较好混,别傻了,这么过,三线城市你都混不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