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友风采 | 仁心仁术,至诚至坚 —专访2001级MBA校友王昱

 kathyyw 2017-06-14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方圆大厦,是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的所在地之一,穿过静谧优美、设备齐备的体检区,总经理王昱的办公室位于楼层尽头。一副桌椅、一只短沙发、一个架满书籍的立柜……室内简单的陈设与室外体检区的精致形成鲜明对比,也彰显着主人的低调和克己。

    初见王昱校友,儒雅沉稳、沉稳内敛,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这个春回和暖的午后,身形消瘦的他穿着白大褂,不疾不徐地向我们讲述着他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理解和个人发展的感悟。

初心:做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

    90年代初期,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王昱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始临床工作,上班伊始就碰上一个病人抢救的场面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一位患主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的病人,病人危在旦夕,现场患者和医护人员身上的鲜血,紧急抢救的场面,刚刚上班的王昱也赶紧参与其中。最后,由于病情难以控制,病人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这件事让王昱深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也进一步使他笃定了朴素的理想:做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

    而后几年中,王昱在医院努力学习和工作,视患如亲,医治患者,也亲历了生命的无常和在顽症面前的无奈。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王昱希望能够出国深造、学习国外的医疗技术。刚好有一个很好机会能够出国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最终他离开医院,进入外企工作。在那个年代,在外企工作是很令人艳羡的。负责运营和营销管理的王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每当独处时静下来叩问自己,他发现内心依然向往着救死扶伤,最初的人生理想还是一如既往地未曾改变。


启示:一台手术可以救治一个病人,而健康管理则可能造福一大群

结合在医院的经历,已经让王昱意识到单纯的临床医疗对改善人群健康水平的局限性,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帮助别人、从根源上对抗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这一次,他希冀通过另一个视角诠释医疗健康的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疾病逐渐增多,生活方式因素如营养饮食、运动、社会环境、工作紧张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难以通过手术刀和药物就能解决了。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似乎并没有带来人们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的体验。相反,“看病难”和“看病贵”,医患之间越来越突出的不和谐反而成为一种常态。

医疗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全能,正如建立美国首座肺结核疗养院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概括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也清晰表达了一种理性的谦卑——医生并非万能,人文关怀的力量应该贯穿始终。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要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也就是说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就可少花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

这些启示使王昱终于找到了方向——投身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让人们知道“治未病”比“治已病”更重要,能够做到“不生病、少生病”,使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检测和发现自己的健康风险,从根源预防疾病、守卫健康。


积累:光华三载,潜心学习

    谈到医疗健康服务,王昱一直强调着一个词:坚持。 如果说这是一场长跑,光华无疑是路途中的重要驿站。多年临床诊疗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上外企工作拓展的职场技能,已经可以让王昱沿着预订轨迹顺利发展,但沉稳的他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决定考入北大光华学院攻读MBA。

“北大在医疗领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我选择光华的原因”,作为一个有心人,在基础课程之外,王昱特别选修了医疗管理、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在视野的拓展和行业深度理解上获得大幅提升。

    “直到今天,厉教授讲的这两个故事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从根本制度设定层面思考,才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回想光华读书的收获,王昱对厉以宁教授所讲的两则故事依然记忆犹新: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如有人在别国把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可以找国家报帐。而子贡回来后却没有报账,鲁国人因此赞扬他的道德高尚。孔子知道后批评子贡,说他的行为妨碍更多的奴隶被赎回。另一个故事是子路一次遇到落水者奋不顾身将其救出,被救者家属赠送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把牛牵走了。很多人谴责子路为了利益救人,说他道德品格低下。孔子知道后却表扬了他,说子路接受酬谢就会鼓励更多的人救人,受益者是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如果管理者看问题能够从长远出发,对很多事情就会有新的看法。

    且行且思,从理论知识到企业实操经验,这种海绵般的求知使得王昱逐渐把从光华学到的点点滴滴都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为日后他遵循理想进入健康管理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型:服务社会、守卫健康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各年龄段人群。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已经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公众对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更加广泛、多元化,健康产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经过光华的潜心沉淀,王昱重新出发,从基层开始一步步成长,如今成为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的总经理的他,始终保持着对行业清醒的认知:”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是走不下去的。“

    在采访中,坚持和投入是王昱提到最多的字眼,也贯穿于他对企业的管理之中。 “一对一服务、双通道流程、三甲医院质量标准、四小时出结果、五星级环境”,这是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工作准则。只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在国外,每个人是由自己的医生根据你的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和家族史来决定你要做什么检查,而国内现在人们接触到体检,大多数还是单位福利性质,每个人都是统一服务检查套餐,差别不大,没有办法做到个体化和有针对性的检查。”在王昱和团队的努力下,个体化定制已经成为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的特色之一,每个客户在体检之前,经过医生咨询,形成个体化的体检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严格的质量管理、个体化定制、全程电脑排检、高效服务引导、如至宾归的环境……对服务品质的坚持,造就了非常高的客户忠诚度。

阶段性的成果并没有让王昱止步,他始终铭记着初心:从根源预防疾病、守卫健康。 从高端体检、就医转诊到个体化全面健康管理,王昱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依托于集团医疗资源的天然优势,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搭建了专门为客户开放的就医服务平台。在体检发现问题之后,客户可以直接预约挂号;针对疑难病患者,则为其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避免病人反复跑医院看不同科室的辛苦。

“找一个医生做朋友”,是王昱所倡导的理念。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新型诊疗的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王昱希望带领健康管理中心突破对体检的依赖,普及全科医学、家庭医生、私人医生,参与组织北大的全科医学沙龙,把北大培养的优质全科医生引入健康管理平台,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咨询。 “希望未来人们有身体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排队挂号,不用托人找关系,而是问他自己的医生该怎么办。” 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回望:心系北大、知行合一

    王昱心怀着对健康的守护,也同时心系着对母校的感恩回报。在从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的十多年里,王昱一直致力于校友工作。作为北大MBA健康协会会长,他正在与校友会健康协会一起,联合各方面医疗资源对接专门为光华校友服务的三个健康服务:

第一,为光华校友开放快捷的就医通道,方便校友进行快速高效的就医诊疗服务。第二,在毕业季为光华学子举办讲座,主题就是如何规划健康人生,希望帮助校友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三,参与北大光华MBA医疗健康产业课程,为对行业感兴趣的在校生提供国家政策、行业结构、商业模式、产业机会等方面的指导。

对于有心进入健康产业的学弟学妹们,王昱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首先你要充分了解这个行业;其次你要耐得坚持,因为这个领域需要长期投入;最后你要有同理心,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解决问题。”

后记:王昱对于成功的描述是朴实无华的,对于人生经历的回顾亦是举重若轻的,然而其中所体现出的谦谨踏实、坚忍不拔却深深打动着我们。从白衣天使到健康管家,不事张扬,不逐浮夸,这种品格让他在医疗健康行业稳健前行。光华内敛,从容有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王昱校友,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