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揭秘】使用QbD方法将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和体内吸收模型整合到BCS I类药物氟康唑胶囊的配方开...

 郭巧灵 2017-06-14



使用QbD方法将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和体内吸收模型整合到BCS I类药物的配方开发中

Naseem A Charoo,1Rodrigo Cristofoletti,2, 3 Sun K. Kim4

工作单位

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哈利法工业区,Zeino Therapeutics

巴西巴西利亚的巴西卫生监督局ANVISA),治疗等效部。

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制药技术研究所。

QbD Works LLC40087 Mission Blvd Suite 202Fremont CA 94539USA

新奇声明

提出了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路线图(BioRAM)的简化评分系统,以指导产品开发

通讯作者

Naseem A Charoo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哈利法工业区,Zeino Therapeutics

电话:+ 971-551537572

电子信箱:naseem102@yahoo.com

摘要

目的:确定临床相关关键质量属性(CQA),用于开发含有氟康唑的仿制药,并且探讨与候选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的潜在设计空间。意义:提出了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路线图(BioRAM)的简化评分系统,以指导产品开发。方法:采用实验因子设计来研究配方和工艺变量对CQA的影响。开发了体内模型,用于预测药物吸收分数,并确定配方组分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就严重程度、生物等效结果的发生概率和检测能力而言,BioRAM对氟康唑的吸收得分较低(不足和超生物利用度药物产品的风险)。结果表明,溶出受API(活性药物成分)晶型和稀释剂比例的影响较大。工艺变量(混合时间、润滑剂浓度、润滑时间、填充速度)不影响制剂在溶出和含量均一性方面的临床结果。结论:了解所采用配方方法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构建有目的设计空间和控制策略。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质量源于设计、吸收模型、配方开发、氟康唑

简介

2009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赞助了生物制药和质量源于设计(QbD)会议,为保障患者利益,以确定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在分组讨论期间,与会者指出使用生物药物工具分析对药物体内表现风险的价值,其可能有助于确定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临床相关关键质量属性(CQA。在稳态下,靶器官/组织的未结合药物浓度将与血浆平衡,使后者成为有用的临床替代物。通过将QdD范例应用于仿制药产品开发,人们将明确地得出结论,证明与参比制剂治疗等效是最重要的目标,从临床角度来看,在质量目标产品概况(QTPP)中概述的那些,因此,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路线图起着关键作用,可以指导仿制药物的设计,设置临床相关的控制策略等3-4 

通过实例,Selen及其同事介绍了根据系统思维原则进行的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路线图(BioRAM)的实用性,在药物产品开发和性能优化的基础上,基于目标治疗药物递送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结果目标。在另一份报告中,使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评估生物等效性和生物豁免决策的风险5 。虽然两组采取不同方法,但他们提出了互补的定性风险评估框架,但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生物药物风险评估没有定量方法。

目前工作的目的是确定含有氟康唑(高溶解性和高吸收性药物)的仿制药的临床相关CQA,并探索与候选药物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潜在设计空间。此外,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评分系统来指导生物药物风险评估。

物料和方法

物料

氟康唑USP购自Cipla有限公司(印度孟买),无水乳糖USP购自印度班加罗尔DFE Pharma; 预胶化淀粉USP购自法国莱斯特朗的 Roquette Pharma;二氧化硅USP购自 德国Evonik Industries Hanau-Wolfgang和硬脂酸镁USP购自新加坡Faci Asia PacificPTE LTD。所有其他化学品均为分析纯。使用JMP?8SAS Institute Inc, SAS Campus Drive, BuildingT, Cary, NC, USA)生成DOE,图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方法

开发氟康唑胶囊的方法如图1所示。

胶囊制剂的制备

运用三个因子设计研究来评估配方和过程变量对CQA的影响。运行单个DOE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变量之间的潜在交互和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保持设计简单。第一项研究用于探讨配方变量乳糖/预胶化淀粉浓度比(01.73.0)和硬脂酸镁浓度(0.50.751.0w/w)的影响(表1)。所有配方中均使用浓度为0.75w/w的二氧化硅。通过BSS(英国标准筛)#30筛选后的辅料(SMSV-300,印度古吉拉特邦Shakti PharmatechPvt.Ltd.)在双锥形混合机(印度古吉拉特邦Kalweka VDM4SP;Karnavati Engineering Ltd., Gujarat和印度孟买DCB 100Anchormarck Pvt. Ltd.Kandivili),润滑并装入0号胶囊壳(印度古吉拉特邦Mini CapKalweka VDM-4SP;Karnavati Engineering Ltd.和印度孟买 Pharmafill A25, AnchormarckPvt, Ltd., Kandivili)。将胶囊包装在铝袋中,并在30 oC/60RH下储存在室中直至进一步使用。

在第二部分因子设计研究中评估了乳糖粒径(D50150 μm200 μm)的影响、原料药粒径(D 9075 μm100 μm)和混合均一性的混合时间(1020 min)。类似地,在第三项研究中研究了润滑的影响(硬脂酸镁浓度:0.5%和1%;润滑时间:35分钟)。即使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了硬脂酸镁的浓度,在第三次研究中再次评估了其作用与润滑时间的关系,以确认任何潜在的相互作用。在第四项研究中,将胶囊以三种不同的速度(5000/h15000/h25000/h)填充在计量盘连续胶囊灌装机中,以评估机器速度对崩解时间、溶出和含量均一性的影响。将粉末通过螺旋钻送入计量室,并通过传感器将粉末床的高度保持恒定。通过将粉末捣实到定量盘中形成的物质被转移到胶囊体中。

表征

压缩指数

使用药典方法(方法<616>)测量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以此测定测定压缩指数(CI)。使用标准的美国药典方法测定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使用250 mL量筒,填充至150 mL6。使用振实密度测试仪(印度孟买Lab IndiaNavi)振实材料后即记录振实密度。

填充重量和含量均一性

分别记录空的和填充的胶囊的重量。计算100个随机选择的胶囊的平均重量和标准偏差。从填充胶囊的重量中减去空胶囊的平均重量,以获得填充重量,并且通过从填充重量的方差中减去空壳胶囊的方差来校正空胶囊壳的方差之后,确定变异系数(CV)。

含量均一性,单独称量10个胶囊。取出每个胶囊的内容物,并准确称重空胶囊壳。从胶囊重量中减去空胶囊的重量以获得填充重量。利用HPLC分析内容物,计算可接受的值7-9

粒径

通过使用台式分析筛振荡器(印度哈里亚纳邦Star Laboratories)测定物料的粒径。记录保留在各筛上的物料的残留重量。

溶出度测试

使用900 mL0.1N HClpH 4.5的乙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以100 rpm的篮式装置(印度孟买Lab India Instruments Pvt. Ltd.)进行溶出测试,保持在37±0.5 oC。使用HPLC方法分析溶解的药物7,9 

药物-辅料相容性

原料药与辅料以的1: 1的比例进行研磨。将样品在40 oC / 75RH30 oC /65RH下孵育4周。检查样品物理性质,并使用具有稳定性指示性的HPLC方法分析药物含量和杂质7,9 。将纯药物样品和辅料与药物-辅料混合物一起孵育作为对照。

ADAM模型开发和验证

在胃内条件下,使用实验溶出结果进行体内-体外外推法(IVIVE),结合先前开发和精制的,使用SimcypSimulator?v.14.1且无需进一步调整的,氟康唑的ADAM和完整的PBPK模型10 ADAM模型的结构及其假设已经被详细的审核11 。简言之,ADAM将胃肠道从胃通过小肠到结肠,分隔成九个解剖学定义的部分。到达门静脉后,药物根据完整的PBPK模型实现分布。平均预测值和观察到的PK之间的笔记,以及成人在空腹条件下氟康唑的累积f abs 时间曲线显示了计算机模型10的外部有效性。

结果与讨论

质量目标产品简介

QTPP来自对照药患者的药品说明书,并且确定了关键质量属性,如表所示12 制剂在整个保质期必须符合关于鉴定、含量、含量均一性、微生物和杂质水平的质量标准。制剂必须迅速或非常迅速地溶解,以确保满足生物等效性要求。因为剂型是胶囊,所以不再进一步考察适口性。

配方前研究

API物理特性、溶解度、BCS分类、固有溶解速率和杂质

根据EMEA(欧洲药物评估机构)的指导文件,确定氟康唑对于成人和儿科人群均满足高度可溶性的定义913-14。此外,在成人和儿科用药中,氟康唑已被分配到BCS I9, 13 

氟康唑存在多晶型现象,如IIIIII和一水合物等。晶型I和一水合物的溶解度相较晶型II的溶解度较低,分别为4.964.21 mg/mL,而晶型II的溶解度为6.59 mg / mL 15-16。即使这样,晶型I和一水合物仍然符合EMEA指南对于高溶解度的定义,它们在pH 5.0时的固有溶出速率(IDR)较低(仅为溶出药物的65%)1417。在其他介质中也是这样,晶型IIDR比晶型II的要低17-18。因此,必须在工艺过程中和整个产品的保质期期间监测多晶型转化现象。Obaidat等报道了在较高湿度(> 84RH)下晶型II迅速转化为其他形式19 。在本研究中,注意到在高湿度(75RH)下储存的样品在48小时后增重1.7%。相比之下,同样持续时间下60RH的增重仅为0.1%。因此,工艺中必须将湿度控制在≤60%的范围内。

从文献(氟康唑DMF文件)可以推断,API工艺过程简单有效。没有产生主要的降解杂质(结果未显示),并且不存在多晶型转化。API在强降解条件下稳定,包括5M NaOHH2O2 和光照(105 oC, 254 nm)。然而,在5M HCl中,API降解显著。不过,制剂中的微环境不可能达到如此强的酸性。此外,没有关于在GIT(胃肠道)不稳定的报道,其可能影响药物吸收20 。杂质不影响原料药出峰,证实了分析方法的稳定性指标特征。

粒径对药物溶出和流动性质的影响

使用不同粒径范围的APId90-100 μm, d50-40 μmd90-75 μm, d50-25 μm)和对照制剂进行溶出度研究。制剂在所有三种介质(pH 0.1N HClpH 4.5的醋酸缓冲液和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非常迅速的溶解(图2),表明氟康唑粒径对溶出没有影响。

通过原料药与辅料直接混合,制备一批3000粒的胶囊。重量变化<>%,并且混合均匀度相的对标准偏差(BURSD<>%,表明没有分离潜力,因此选择直接混合过程。

配方策略

辅料选择

根据辅料在对照药中的用途、先前的文献以及在其他速释剂型中的掺入,选择辅料及其等级。预胶化淀粉比未改性淀粉具有更好的崩解和流动性能21。因此,决定使用预胶化淀粉代替玉米淀粉。从直接填充和溶出的角度来看,不仅API的流动性和溶解性非常重要,填料的流动性和溶解性也非常重要。无水乳糖具有良好的流动性22 。此外,其高水溶性将增强胶囊内容物的润湿性,有助于分解和药物溶出23 。当使用浓度达50%时,乳糖可以增强炔乙蚁胺的溶出24。然而,也有报道说,当使用浓度较高(> 50%)时,可能会因干扰药物溶出而阻止易溶药物的溶出25 。因此,调整配方组成,将乳糖浓度保持在50%以下,作为风险缓解策略。

无水乳糖在37 oC的固有溶出速率(21.9 mg/min·cm)几乎是乳糖一水合物在纯化水中溶出速率(12.4 mg/min·cm)的两倍,据报道其优异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用于在胶囊填充定量盘机时制造质量坚固的完整塞26-27。这些作者还报道,无水乳糖的药物释放速率比其他乳糖等级更快27。所选乳糖的等级是基于粒径尺寸考虑(d50:150-200 μm)。值得注意的重要的是,患有半乳糖/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建议不要食用这种或任何含有乳糖的药物。

从初始溶出结果可以看出,在测试配方中加入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于对照配方中)的增溶剂是没有必要的。分别选择胶体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作为助流剂和润滑剂。辅料等级符合药典标准。乳糖和预胶化淀粉的的质量标准中制定了粒径。辅料与氟康唑相容,并不会导致杂质水平的任何显著增加(未显示数据)。

工艺选择

氟康唑胶囊的生产工艺选择直接混合和灌装操作。选择这一工艺的理由是基于这个工艺简单、容易并且具有成本效益。相对湿度小于60%时,氟康唑不会显著吸收水分(见第3.2.1节)。其具有的高水溶性和本研究所选的粒径能够促进易流动。在将这些参数融入Amidon的工艺选择标准(图未示出)后,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直接混合工艺生产氟康唑胶囊28 。此外,如SEDEM图(图329 所示,5.35.1的参数分布指数和良好的可压缩指数,也支持直接混合工艺。然而,小于5的均匀性指数值表示润滑性/剂量性质不足,这可能是由于API的粒径较大。作为风险缓解策略,选择胶囊的重量,使得氟康唑占最终胶囊重量的比例≥50%。通过API的良好流动特性,剂型均匀性的风险将进一步降低。

关键质量属性和风险评估

晶型被认为是与API相关的高危因素。即使氟康唑晶型I和一水合物仍然被认为是高溶解性的,多晶型转化和水合可能影响溶出,因此应在工艺和货架期间进行监测,确保CQA的风险得到缓解16 

乳糖和预胶化淀粉是制剂中的主要辅料,并且它们的影响很广泛,从影响药物辅料混合物中API流动性和混合均匀性到对影响DT(崩解时间)和制剂的溶出特性。由于硬脂酸镁的疏水性,其可影响API DT和溶出性能30。辅料和工艺对CQA造成的风险总结在表3中。

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

Kubbinga等人提出基于BCS进行生物豁免决策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计算FMEA的风险优先级数5。简而言之,围绕不正确的基于BCS的生物豁免决定(即假阳性结果)的风险取决于:a)将患者暴露于生物不等效药物的潜在影响,即严重程度(例如,与次生物和超生物可利用药物产品相关的风险); b)生物不等效结果的发生概率和c)体外溶出测试预测所需的体内结果的能力,即检测能力。因为已经报道了关于BCS I-III类药物生物不等效的结果,以及检测生物等效和非生物等效性结果的测试后概率信息,我们开发了用于生物药剂学的风险评估(表4)的简化的评分系统31 

氟康唑具有广泛的治疗指标,仅产生非严重性的轻微不良反应。在氟康唑的情况下,超生物和不足生物利用的风险被认为是非常低的,因此,风险式的严重性分量不足为虑。此外,氟康唑是BCS I类药物,其生物不等效结果的发生率很低(仅约15%)9, 31。此外,已报道,由于检测BCS I类药物的非BE结果的测试后概率比先期测验概率高4.4倍,即使使用药典实验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检测能力很高31

因此,可以得出保守结论,氟康唑吸收的生物药剂学风险很低。

配方/工艺开发

TanNewton将胶囊填充重量的变异系数与Carr压缩指数,Hausner比例,休止角和Kawakita常数32进行相互关联。CV随着Carr压缩指数和Hausner比例得增加而增加32 。当使用乳糖/预胶化淀粉比例为1.73.3时,CI值小于21%(未显示结果)。此外,随着乳糖/预胶化淀粉比例从1.7增加到3.0,这些值显示出降低的趋势,这表明粉末流动的改善。然而,在制剂中使用乳糖作为唯一的稀释剂(DOE 7DOE 8DOE 9)不会导致流动的任何进一步改善,相反,胶囊重量的CV增加到4.0以上,表明预胶化淀粉对混合均匀性和流动性。预胶化淀粉的预胶化性质,粘合特性和预胶化固有含水量可能有助于增强混合均匀性33 Gohil等人还报道了含有预胶化淀粉的胶囊填充重量变异性的降低34

DT4-5分钟之间变化,没有发现影响DT的重要因素。预胶化淀粉似乎没有影响DT,但对溶出的影响很显著,归因于其亲水特性34-35。所有的配方,除了缺少预胶化淀粉的配方,在10分钟后,在0.1N HCl中显示超过85%的药物释放(表5)。在pH 4.56.8的溶解介质中,药物在所有配方的15分钟内迅速溶出(未显示数据)。

对溶出结果进行的模拟显示空肠I是主要吸收段(数据未显示)。发现预测的生物相关溶解度(7.1 mg / mL)与实验值相似9-10。预测和观察到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是很一致的,这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中使用的模型36 

配方Cmax预测的95CI显示 10分钟时的最高(DOE-4,乳糖/预胶化淀粉比为1.7)和最低胃释放的预测的分别为为2.49-2.822.39- 2.70 μg/ mLDOE-8100%乳糖)。类似地,DOE-4DOE-8AUC0-t95CI89.98-103.9486.40-99.70 μg.h/mL。相比之下,Diflucan 150 mg胶囊,10 min时在0.1H HCl 中体外溶出显示出100.5%药物释放,显示Cmax 预测的 95CI2.54-2.88 μg/mLAUC92.03-106.20 μg.h/mL(图4)。假设溶出是一阶过程,10分钟内Q = 70%等于胃中的溶出速率为8.3 h -1,这比禁食状态下胃排空速度快(即2.5 h-1t1/2= 16 min)。因此,可以推测,在15分钟内显示至少80%的胃部溶出的配方可能通过BE试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胃排空将是药物吸收的限制步骤,如BCS 1类药物所预期的那样。

硬脂酸镁不影响流动、DT或溶解特性。由于硬脂酸镁颗粒在药物颗粒表面上的片状形成,涉及硬脂酸镁的药物辅料相互作用会减缓药物释放。然而,在本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预胶化淀粉的存在,当与硬脂酸镁长时间混合时不影响药物溶出37 。制剂开发后的风险评估如表3所示。

从配方开发研究中,发现预胶化淀粉在实现所需的共混物均匀性和溶出特性方面非常重要。

工艺开发

混合

混合代表了含量一致性的潜在风险。控制原料和生产环境的水分含量对于保持共混物的自由流动特性是重要的,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混合。因此,原料的质量标准体现了含水量的限度。此外,生产过程在60RH以下进行,以防止在较高湿度(≥75%)下观察到湿度增加。粉末流动和偏析倾向受粒径分布变化影响,因此也对其进行了评估38-40。预胶化淀粉是标准的、自由流动级,并且质量标准中包括粒径的限度(平均粒径100 μm)。类似地,在20 rpm的混合速度下,评估双锥式搅拌机转数的影响,将负载水平固定为60%。

在含有较小粒径等级的API和乳糖的配方中,BU-RSD(混合均一性相对标准偏差)最低,没有由于其较高的内聚力在较小颗粒中发生结块的倾向41。较低的内聚力通常导致胶囊重量的变异性较小42 。在较小粒径下,BU-RSD在所有情况下都小于4%,表明搅拌机在高达400转数下没有隔离潜力。然而,含有较高API粒径(D90 -100μm)的胶囊含量均一性显著提高,提示了特殊的变化原因43 。总体而言,API和乳糖的粒径在研究的范围内对混合均匀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证实对于较大的胶囊填充重量,特定粉末等级对填充重量的影响不太重要44 。因此,确认了API的质量标准(d90 -100 μmd50 -40μm)和乳糖(d90 -150~200 μm)。

润滑

硬脂酸镁是固体剂型中广泛使用的润滑剂。用硬脂酸镁润滑可能会影响CQA,如DT和胶囊的溶出45。然而,所有批次的BU-RSD均小于3.5%。胶囊在0.1 N HCl 中,7min内崩解,10 min内出现超过85%的药物释放,进一步证实了硬脂酸镁颗粒没有片状形成,否则会对制剂CQA产生负面影响37。通常,据报道,硬脂酸镁对乳糖栓塞的紧实性几乎没有影响46。此外,制剂中的预胶化淀粉可能促进塞子的膨胀,这又会改善溶出度47 

灌装操作

以三种不同的速度评估胶囊关灌装速度对CQA的影响,保持喷嘴直径、粉末床高度和剂量室的尺寸恒定。机器速度的增加会增加振动强度,这可能导致更高的粉末致密化,既而可能影响DT和溶出48 。然而,在DT≤5min)和溶出(10 min≥90%的药物释放)没有观察到这样的效果,这表明对粉末压块硬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可能是无水乳糖弹性能较低22 。乳糖主要由颗粒断裂机制整合并且胶囊填充期间负责堵塞形成的力低于其屈服点49-51。事实上,Shah等人已 报道:以无水乳糖作为填充剂的胶囊,当定量胶囊填充机的压缩力较高时,药物释放更高51 。只要崩解剂以较高浓度存在,夯实力或夯实数量就不会改变药物溶出51

胶囊显示出优异的含量均一性(AV≤3.5),证实了Faulhammer等人以前的报告,其观察到填充重量更高的胶囊的填充重量变化不太容易44 。此外,氟康唑胶囊含有预胶化淀粉和无水乳糖,被认为是胶囊剂型中的有利辅料,因为它们不易受重量变异的影响和定量盘机变量的影响27, 34

设计空间和控制策略

为了满足CQA的要求,开发了一个设计空间和控制策略,用于崩解时间,溶出度,含量均一性和流动特性。使用晶型II将确保非常快速的溶出,并且于低于60RH环境下的工艺操作可以防止其转化为其它多晶型物。此外,晶型I和其他杂质在API和成品的质量标准中进行控制。API、乳糖和预胶化淀粉的粒径和控制药物负荷以及搅拌机的转数将减轻混合的风险,并确保满足流动和含量均一性。1.7~3.0的乳糖和预胶化淀粉比例可以保证其符合DT和溶出的质量标准,比例,其以0.5~1.0%浓度的硬脂酸镁润滑一定的转数。

结论

API全面的特性鉴定为稳健的配方设计奠定了基础。API晶型被认为是满足氟康唑溶出质量标准最关键的属性。此外,晶型确证表明60RH以下的生产条件对于防止多晶型转化是必不可少的。生物药剂学风险评估的风险评分较简单,其应用导致氟康唑吸收的风险评分较低。的在计算机芯片上使用对照药临床和溶出数据预测药物吸收的分数对识别制剂组分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非常有效。制剂中乳糖和预胶化淀粉含量在满足QTPP中确定的临床目标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工艺变量(混合时间、润滑剂浓度、润滑时间、灌装速度)对制剂的如溶出和含量均一性等临床产出没有影响,这强调了简单工艺和BCS I类候选物灵活处理变化,因此可以在广泛的设计空间内配制。因此,了解所采用配方方法的临床意义可以导致建立临床相关的设计空间和控制策略,强调基于BCS的生物豁免决策的信心。

致谢

本文反映了作者的科学观点,而不是巴西卫生监督局(ANVISA)的政策。

利益声明

作者报告没有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图表

1BCS I类药物BioRAMQbD方法的整合

2:显示粒径影响的溶出曲线

3:基于SEDEM图表的工艺选择

4:氟康唑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

1. 研究配方变量的实验设计

研究1

实验

乳糖/预胶化淀粉

硬脂酸镁(%w/w

DOE-1

3.0

0.50

DOE-2

3.0

0.75

DOE-3

3.0

1.00

DOE-4

1.7

0.50

DOE-5

1.7

0.75

DOE-6

1.7

1.00

DOE-7

0*

0.50

DOE-8

0*

0.75

DOE-9

0*

1.00

研究2

乳糖粒径(d50μm

原料药粒径(d90μm

混合时间(min

150

75

20

200

75

10

150

100

10

200

100

20

研究3

硬脂酸镁浓度(%

润滑时间(min

0.5

3

0.5

5

1.0

3

1.0

5


2. 氟康唑胶囊的QTPP

QTPP元素

QTPP

关键性

TPP(目标产品简介)

质量标准

剂型

速释胶囊,平均重量400 mg

-DT <15>

-溶出#30 min,在0.1 N HCl, pH  4.5缓冲液pH 6.8缓冲液不少于85%Q))

-RLD剂型一致

-确保药物完全分散、释放,有效性和易于服用

外观

胶囊确认形状,颜色和尺寸

-

病人的可接受性和依从性

强度

150 mg

-鉴别成正反应#

-含量#±5%

-符合含量均一性#

-RLD相同

-安全性和有效性

给药途径

口服

可口#

患者治疗依从性

稳定性

24个月

稳定#

商业目的

药代动力学

-速释:Tmax≤ 2 hs

-AUCCmaxRLD相同

溶出#和生物等效性#

确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杂质

氟康唑A$-0.2%

氟康唑B@-0.2%

氟康唑C&-0.2%

最大未知单杂 -0.2%

总杂-0.5%

符合ICH Q3B Q6A的标准

-通过控制任何杂质在NMT 0.2%和总杂NMT 0.5%来确保安全性

-杂质谱与RLD相同

微生物属性

-

符合

微生物质量

#关键质量属性(CQA

$(2RS)-2-(2,4-difluorophenyl)-1-(1H-1,2,4-triazol-1-yl)-3-(4H-1,2,4-triazol-4-yl)propan-2-ol

@2-[2-fluoro-4-(1H-1,2,4-triazol-1-yl)phenyl]-1,3-bis(1H-1,2,4-triazol-1-yl)propan-2-ol

&1,1¢-(1,3-phenylene)di-1H-1,2,4-triazole

3. 风险评估:辅料/工艺属性对CQA的影响

CQA

原料药属性

工艺


无水乳糖/预胶化淀粉(PGS

二氧化硅

硬脂酸镁(MS

混合

润滑

填充

外观







鉴别







微生物







崩解时间






DT: 4-5 min(所有情形)


DT: 4-5 min(所有情形)


无影响

无影响

溶出






乳糖/预胶化淀粉: 1.7, 3.0

10 min> 85%药物释放


乳糖/预胶化淀粉: 1.7, 3.0

MS: 0.5-1%:   10 min> 85%药物释放


无影响

无影响

含量







含量均一性


没有影响/以前使用历史






乳糖/预胶化淀粉: 1.73.0, CV<>


没有分离倾向

API和主要辅料粒径限度


无影响

流动性





CI≤21



降解杂质






低风险


中等风险


较高风险

4. 影响药物吸收因素的风险评分

检测能力

BCS分类

级别

备注

氟康唑

BCS I

1

即使使用药典实验条件,检测非BE结果的测试后概率也比测试前概率高4.4倍。(CRISTOFOLETTI等,2013

1

BCS II

2

即使使用药典实验条件,检测非BE结果的测试后概率也比测试前概率高3倍。假设TR配方在定性和定量均具有相似性Cristofoletti2013

BCS III

3

药典实验条件假阳性结果概率(即类似的体外溶出曲线,但非BE结果)几乎为90%,除非建立IVIVC,否则不可能检测到BIE(生物不等效性) Cristofoletti2013

BCS IV

4

不可能检测到BIE

生物不等效结果发生率

BCS I

1

BCS I类比 BCS II类的BIE风险要低3CRISTOFOLETTI2013

1

BCS II

2

BCS II类比BCS III类的BIE风险要低3.5.在比较BCS I类与BCS III类时没有发现区别CRISTOFOLETTI2013


BCS III

3



BCS IV

4



严重性

治疗指标




1


1

2



由于生物利用度不足(sub-BA)产生的风险




1


1

2



由于超生物利用度(supra-BA)产生的风险




1


1

2



其他风险因素

P-gp基质




坏的P-gp基质

1


1

好的P-gp基质

2



药物-辅料相互作用




1


1

2



药代动力学




线性

1


1

非线性

2



CV%<>

1


1

CV%>30%

2



新陈代谢




延伸

1


2

2



5. 氟康唑在0.1 N HCl中的溶出

时间(min)

DOE-1

DOE-2

DOE-3

DOE-4

DOE-5

DOE-6

DOE-7

DOE-8

DOE-9

10

102.6

97.9

103.4

106.2

103.3

106.2

70.8

67.9

70.1

6.6

4.5

8.1

10.1

2.0

5.9

8.1

3.6

5.4

15

100.7

99.4

105.7

103.4

102.3

104.6

86.6

84.3

85.4

3.8

2.4

2.5

2.8

1.7

2.4

3.7

1.8

4.6

20

99.4

101.0

104.9

101.9

105.0

102.1

102.5

96.4

102.5

1.5

2.2

1.1

2.4

3.3

3.9

4.5

1.7

3.0

30

97.7

103.1

106.2

105.2

103.2

101.5

101.8

100.9

105.9

0.4

1.5

1.2

3.9

3.5

2.7

2.5

2.7

1.8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标准偏差

每周都有实名的研发同行加入,第二群目前已超过1400人,本群欢迎遵守群规的同行加入。加群同行请修改群名片单位+姓名,非诚勿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