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INA DAILY中国日报-Shiung makes the Chinese man

 HNYZL 2017-06-14



编者按:

    《中国日报》是中国政府对外公开的全英文版报刊,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日报》发表的内容所表达的立场和观点,不是一般意义的。该报于2016年10月11日在第15版撰文,把“福布斯全球西服定制十佳店”创始人、来自台湾的西服师傅熊可嘉先生和他在北京、上海所创立的西服定制店进行了长篇报道和介绍,首次把中国人的“西服师傅”和在中国的“西服定制”介绍给了世界,这明显改变了以往中国对于来自于西方的“西服”的排斥态度,标志着中国服饰文化正在与世界服饰文化与文明进行着实质性融合,也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服装定制行业发展对于全球的积极意义。

熊先生曾经多次说过,一些欧洲国家政要来到中国找他定制西服,要的就是地道的“中国西服师傅”的手艺和服务,一定不会找在中国工作的“欧洲师傅”来给自己做“西服定制”。

以下是《中国日报》发表的全文翻译,翻译能力所限,仅供行内读者参考。







这是一位来自于台湾省的西服师傅,他在北京、上海都开有闻名世界的西服定制店。



来自于台湾省的戴维·熊(熊可嘉),年近70,拥有自己的西服定制事业,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能力获得了成功。他几十年都在致力于一件事——缝制出最出色的西服。尤其在为男士定制西服,他要让西服变成男性尊严的一个象征。正如他所说的,定制裁剪就是游走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技艺。

运营在北京、上海的这两家店被公认为福布斯全球十佳定制店,是名副其实的。


然而,由于人们对定制西服的期望很高,所以寻找较好的师傅是他现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

熊可嘉谈到:作为一个西服师傅,要想掌握定制西服的技巧,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仅仅是学习如何做好一套西装,就需要七到八年的时间。


    

     而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以及刚开始微薄的收入对于大多数的初入行者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很多入行者都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为了克服人们短期行为观念,熊可嘉希望通过网络在中国农村地区来招募一些年纪轻点并且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孩子,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集中精力去学习这门手艺。

     招聘西服师傅助理这个岗位,他更倾向于较年轻的孩子,他觉的只要人不笨且没地方安排那就可以到他那里应聘。


      通过最初几年的培训后,熊可嘉会在这一期间对他们的工艺水平进行检查辅导,比如对衣服的精准裁剪、准确的缝纫、布与布拼接之间的缝合以及口袋的缝制和纽扣的钉制等。

      能制作“顶级定制西服”并不会让人觉得惊为天人,真正的焦点是对它细节的处理。熊可嘉在对西服卓越追求的道路当中不仅使他变得富有,更使他变得睿智而优雅。


       

一些年龄大约在25—35岁之间从国外回来的男士,总是很喜欢穿他的西服。来店里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包括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外交官以及跨国企业的领导层。

他店里平均一套西装的均价在8000到10000元,有的更在其之上,这主要取决于西装的面料。一套好的西装大约需要45个工时左右。

通常他的店里每个月都会有稳定数量的西装定制,每套西装基本要两个星期就会完成。如果遇到节假日,熊可嘉会坚持在顾客度假回来之后让顾客到店里进行试穿,以确保肥瘦合适。

熊可嘉还提到,定制店的命运与经济是紧密相连的,而货币的汇率波动对他的业务就有一定的影响,当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时,那做一套西服就需要更多的人民币(西服是用美元计价的),所以,许多外国人以前做一套的钱现在都可以做两套了。



25年以前这种看法就一直警醒着他,因为那时他刚来到中国大陆开创自己的事业,就因为受到台湾货币的跌宕而被迫关闭了他在台湾的店。

2015年,由于订单的增加,他的店铺营业额上升了百分之五十,销售利润与上一年相当。如今,他成了自己西服定制店的代言人,他们已经不再需要打广告了。对于推广方面他也没有任何的商务计划,仅仅依赖于自己创立的口碑。他认为只有传统的手工缝纫,才可以确保西装的肥瘦合适以及感官上的完美。

他专注于创造精致的男士西服,他自己也试穿那些西服。在北京国贸区嘉里中心的店铺里,他身着一套细圆条纹的西服配一条深灰色领带,他通过自己的英语口才,放大了他穿衣服的优雅,他流利的语言就正如他熟练掌握的缝制技术。

他始终相信莎士比亚的那句话:“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