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礼让斑马线 提升城市温度

 时宝官 2017-06-14

    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美国人汤姆去年来到浙江杭州,过了个马路就确定了自己将来要在这里生活。走到斑马线旁,他正盘算着“要不要横穿过去”时,车流像约好了似的,陆续停在了斑马线前。他愣住了,一名司机从车窗探出身,微笑着挥手让他先过。

 

    一条斑马线,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打动你,爱上一座城,其实很简单。

 

    “在美国,车让人这事儿也要看人品,有时候车会让行人,有时候行人只能乖乖等着,毕竟马路上都得看司机们的。”汤姆感慨。尽管这个城市的建筑、道路是陌生的,但他心里却有一种归属感——因为这里到处充满暖意。

 

斑马线前主动停车:彰显对市民的尊重与关爱

 

    来到杭州,细心的人会发现:其他城市的红绿灯架设在空中,而杭州的红绿灯却矗立在大地上与人等高,“平视”着提醒你过马路时,何时通过,何时驻足。这个细节反映了这座城市对每个市民的尊重与关爱。

 

    杭州体育场路口和凤起路口之间的一处斑马线,虽然这里并没有设置红绿灯,但是只要斑马线上有行人经过,哪怕行人只是刚刚站到斑马线前,行驶的车辆就会远远地开始减速,然后在斑马线前缓缓停下,让行人优先通过。

 

    记者现场在看到,有时候斑马线上只有一两个行人,车辆停下来后,他们还有些犹豫不决,司机就会笑着在车里打手势,示意行人通过。短短半个小时,车辆停下来礼让行人的次数有50多次,除了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外,很多社会车辆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

 

    这样的场景并不仅仅只出现在这条斑马线前,可以说,在杭州马路上的每一条斑马线前,每天都在不间断上演这样的文明礼让。

 

    杭州还传播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外地车主在西湖边遇到斑马线没有让行,被交警抓了个正着,车主抱怨说:“你们欺负外地人,你抓个本地车试试。”

 

    交警笑言:“杭州的车,在人行道前一律让行,想抓都抓不着。不信,你来监督!”

 

    这个较真的司机在路口观察了41分钟,其间,有270辆浙A牌号的车通过,全都是车让人。这个外地司机爽快地接受了处罚,临走时竖着大拇指:“服了!”

 

    “以前,我们在电视或网上经常看到,国外的车辆礼让行人做得很好。这方面,杭州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来杭州旅游的胡女士兴奋地说,“好多次一站到斑马线前,所有的车辆都约好了一样停下来,给我让行,让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礼让风尚蔚然成风:文明出行习惯成自然

 

    在城市里,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也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素养的刻度线。对于杭州很多司机来说,这些年来,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也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

 

    “礼让斑马线”,源自杭州市公交集团一项调研。调研中发现:公交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斑马线前的事故率最高,且多为恶性交通事故。

 

    2007年,杭州公交集团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初始,许多司机第一反应是:不习惯。但公司动了真格:派管理人员到处蹲点巡查,不遵守的司机会扣掉当月的“安全奖”,且接受处罚。

 

    此后,杭州公交集团对1.25万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人行横道礼让”教育,制定了“321礼让行人操作法”,即:距离人行横道30米必须减速,距离20米必须降到5~10公里/小时,距离10米如果行人还在继续穿越,必须停车让行。

 

    2009年,杭州提出了“礼让斑马线”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交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入手,制定《打造交通文明示范城市三年规划》,明确了“文明出行,杭州先行”的目标。2010年3月,杭州市文明委正式将“礼让斑马线”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好风尚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密集的“文明出行”宣传与强力的交通整治双管齐下,公交车开始变自觉了。两年后,出租车也加入到“礼让大军”中。渐渐地,私家车也主动让行。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不仅在杭州主城区蔚然成风,更在所辖各县市日渐远播,“礼让斑马线”在全社会全面推开,逐渐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司机礼让,行人点赞:相互包容的和谐环境

 

    司机在斑马线前一脚刹车,传递着一种人文精神;而行人的一个微笑和点赞,则体现出一种和谐融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特殊的文化内涵。

 

    司机、行人相视一笑,挥手致意,暖意在整座城市里流淌。2016年度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显示,“驾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指数值为83.87%,成为公共秩序客评体系中得分最高的一项行为。其中公交车礼让率达99%,出租车礼让率85%,社会车辆礼让率75%。很多人在微信公众号“杭州发布”里这样点赞:“快节奏的城市里,杭州愿意为你慢下来。车让人,真好!”

 

    西湖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蒋定军说:“这些年明显感觉到,礼让率越来越高,不礼让的车辆越来越少。比如,在曙光路上的一条斑马线,几年前,每天的抓拍记录平均有100多条,而现在,每天的抓拍记录只有十来条,甚至个位数。”

 

    2016年3月1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浙江省首次将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规范列入地方性法规,使“礼让行人”从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规。

 

    “礼让斑马线,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提升的是城市的温度。”浙江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不管是杭州市民,还是外来游客,走到斑马线前,当车辆为你而慢下来的那一刻,心里肯定会感觉到温暖。这种温暖,慢慢地会堆积成为这座城市的温度,它会让更多的人记住这座城市,它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工作、生活和创业。”

 

    (本报记者 陆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