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应该怎么学?名师揭秘高考高分捷径!| 独家解读

 佳音看云 2017-06-14

语文,我们从小就学,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吗?它是化人以语,育人以文;它关乎阅历,关乎修养,它是母语的学习,更为人生打下底色。2017年高考语文已经考完了,而对于考试来说它不只是选拔,也是教学改革的体现。


今天,我们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原北京四中高级语文教师连中国老师,为你解读、分析高考,还原一个真实的语文学科。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考了啥?有哪些变化?



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掌握好一门语言,更要掌握好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这个文化系统内,不单包含字、词、句、语法、文章、除此之外还包括语言的历史,如古代语言文字。可以说,语文学的是一种文化,一种道理,一种文化气质!

语文究竟该怎么学?

连中国:整顿自我生命是通往高分的捷径与妙径

前些年,我带学生去台湾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我们不少学生对活动本身兴趣不大,对自然的蓝天绿树远山流水兴趣不大,对购物却兴味盎然,真可谓百购不厌,走到哪里买到哪里。


当然,喜欢购物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体现,但我们希望孩子们不只是去参加了一个活动,更应该充分利用和老师朝夕相处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老师们决定由我和学生们展开一次对话。我针对学生出现的状况,作了一次主题讲话。讲话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用活泼的心灵去贮存、用清灵的生命去领受、用活跃的头脑去思考、用人文的眼光去领悟、用优美的文化去期待。


我不想用什么去要求学生,愿意把我自己在次活动中的一些心路历程和心头的波光水影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在讲话中谈及了希望学生达到的状态,这些自然是要求同学的,其实也是渴盼自己能够达到的。我也希望这些要求(不如说希望),不是一时一地说说而已,而是能够沉浸在我们师生的生命中,一生一世让其发挥出作用。

在“用活泼的心灵去贮存”一讲中,我为学生举例说,我是这样感知在集集小镇(台湾地名),早晨我起床后,站在我面前的那株槟榔树的:

早晨起床,站在外面的是一片槟榔树林。槟榔身姿亭亭,将顶上婆娑的枝叶饰为倭堕的簪髻。

我是这样感知2月4日早晨,我们前往阿里山时天色的变化的:

由嘉义出发,行车不久,就进入了阿里山的群山万壑中。更妙的是,自昨天就阴沉的天空出现了粼粼层层的状似鱼鳞的云层。壮丽的阳光从云层后逼射出来,攒成万千的金线,直抵绵绵群山的怀中。天地、山峦为神秘而庄严的光线所笼。浅黑的云镶了道道金边,以奇幻的色彩装饰着开阔的天庭,暗示着一个个刚起头的神话。

我是这样感知那些站立了千年的阿里山的古树的:

它们破地而起,苍劲遒颀,将坚实的令人瞠目结舌的一股粗大旋成一干矫矫的傲人气概,风驰电掣般携着苍碧的青苔直抵霄空。在一空清澄的瓦蓝里,才将气冲霄汉的力量散为虬枝青叶横斜错落的满天繁茂。

自然是俏丽多姿的,自然也充满了内在雄浑且刚健的力量。通过活泼的心灵与写作,把混沌的生命叫醒,让惯性的生命驻足思考,给黯然的生命一道新鲜的光亮,这,对每一个人而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写作与心灵相随相伴,因此写作不是个知识系统,也不只是个能力系统,我觉得在更大的程度上,写作是个感受系统,是个发现系统,是个心灵系统,是个思考系统,是个自我生命不断感知不断确认的系统。写作,是一种对应一种映射。这一端是写与文字,那一端是清灵敏锐、活泼善思的一段生命。这两端对应上了,映射上了,良性美好、富有质量的写作便可得以完成。当我们斟酌驱遣自己的文字,一字一句敲击在在我心灵的琴键上,漪荡出自我思考的脉脉细粼与无边涵澹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在写作里感到了自豪与快乐。心灵的力量与生命的空间,在我们文字的跳溅中冲泻而下,一展为水汽茫茫、蔚为壮观的广阔瀑流。

我与学生交流的这些文字,都写在颠簸的车上,写在茶余饭后。写,其实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没有想到这些话会和在与学生对话的时候派上用场,也没有想拿它们去发表,面对眼前所见,我这样感知写下来时,我感到了具体而扎实的幸福!


事情说来,是如此凑巧。同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是由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引发的,命题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基于以手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于人类及社会的种种深刻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无处不在,这是科技进步之于人类的巨大福祉。但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问题也便相应产生,那便是人与自己的对话却日益减少乃至几近匮乏。自我心灵的感受与细味,内部世界的建构与体验,这些重要内容都是在人与自我的对话中完成的。


关注内心,让自我的心灵成为手机打不到打不通的地方,避免手机对人类的狂轰滥炸,避免物质对人类的极端控制与占有,现代人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一个人,才能实现他的确立与幸福,坚持与修正,探触与回味。针对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当一个人面对自然的时候,如何感受美感,汲取力量,如何让心灵醒着,如何让人的内部世界避开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手机”的侵扰,完成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对话,完成自我生命的安享与净化,以上例举的阿里山古树等三个语段其实可以做出一些诠释与说明。

我与学生对话的时候,出发点是基于学生的问题,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状态,而恰恰是这样的“基于”,不想在一年后与北京卷的高考题目在一个维度上竟然重合。就考试而言,让自我的心灵成为手机打不到打不通的地方,这样的立意正是一个突破点。抓住此点,便有望成就考场作文的高分。偶然里也有必然,这个必然就是整顿自我生命是通往高分的捷径与妙径。我们常会觉得考生的文字浮泛,其实所谓浮泛是一种麻木;所谓浮泛,就是试图通过美妙的语言到达,而恰是因为这种语言上的造作反而使心灵与本真的距离进一步加大了。


高考作文的高级备考,常常需要把自己的生命做些梳理与整顿。在梳理与整顿过程中,我们便离高分近了一步,甚至是已然占有了诞生高分的那些重要条件。那些日常浸润在生命中的涓涓细流,只待高考题目的拦阻(河岸,是对河水的一种拦阻,但拦阻也可能是一种激发,拦阻也在成就风景)便有可能汇聚流淌成笔下潺湲澎湃的江河。

原创视频,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