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未尝败仗的兰陵王,因为哪句话招来了杀身之祸?

 alayavijnana 2017-06-14


上节回顾:在高长恭的所有记载中,都没有其母或母族的关爱,这位英武的兰陵王,童年时应该是在一种缺乏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而他一生的经历,也伴随着北齐皇室疯狂的气氛……


前篇

一群疯子中间的正常人--兰陵王悲歌(上)



一群疯子中间的正常人--兰陵王悲歌(下)




曾经在北齐称帝的,不是高长恭的叔辈,便是堂兄弟,但其中罕见正常人。他们的残暴、荒淫和嗜血让后世为之惊异。


比如前面提到的高洋,行为之怪诞超出想象。《北史》记载:


“(高洋)所幸薛嫔,甚被宠爱。忽意其经与高岳私通,无故斩首,藏之于怀。于东山宴,劝酬始合,忽探出头,投于柈上。支解其尸,弄其髀为琵琶。一座惊怖,莫不丧胆。帝方收取,对之流泪云:‘佳人难再得,甚可惜也。’载尸以出,被发步哭而随之。”


高洋宠爱薛嫔,却突然想到她曾与人私通(嫁给高洋之前),便将她杀死——这也罢了,还怀揣其头与臣子饮宴,中间忽然将人头投到席上,再把她的腿肢解下来做成琵琶。更诡异的是,这之后还要为她痛苦流泪,以皇帝之尊披发为其送葬——这是在拍恐怖电影吗?原来“佳人难再得”这样的名句背后竟是如此诡异的故事!


后世医学界曾针对高洋进行分析,认为他是高氏家族中几乎唯一的丑男,这可能导致了高洋的心理扭曲,而其当政后期的种种暴虐淫行,似乎更接近于精神病的范畴,并由此有人推测高氏一门都有遗传性精神疾病。


的确,北齐皇室的其他成员,或好色成癖,或嗜杀成性,其轻视人命,肆无忌惮皆令人侧目,也不同程度带有各种精神病性质的表现。而且,北齐王朝竟然有一半时间根本没有法律,完全处于疯子皇帝可以为所欲为的状态。


明明皇室是一群疯子,但偏偏帝国的制度是世袭,皇帝只能从这一群疯子中选出。想想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群中间,便是一种恐怖。


北齐是北魏分化出的东魏所化,其实力本大大高于西魏化成的北周,但最终却被北周灭亡,臣民对于荒唐的皇室无法忍受恐怕是一个重大原因。


电视连续剧《兰陵王》剧照


而高长恭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说其半生“与鬼为邻”不为过也。应该说这位兰陵王令人钦佩的地方也在这里。尽管周围都是这样不正常的君主和家人,他仍然努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也努力让周围的人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他领兵的时候,“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他曾经奉命入朝,可能由于大家也了解北齐王室的疯狂,认为这是皇帝要收拾兰陵王的前兆,故此“仆从尽散,唯有一人”,但高长恭回来后也没有责怪任何一人。


北齐王室动辄以淫人妻女为乐,但高长恭与之相反,皇帝曾赐他二十个妾,他只保留了一个,将其余女子退还。


这些行为与皇室的疯狂无道形成鲜明对比,使他在北齐军民中极有声望,后世对他的种种纪念,可能便是这种声望的体现。


这种时候,兰陵王是怎样的心态呢?


他似乎从未公开表达过对于皇帝的不满或对帝国的忧虑,但是,后主高纬一次饮宴时对他提起邙山之战,对他说你冲阵太深,万一有闪失便危险了。高长恭便答道:


“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据说,便是此句引发了皇帝的疑惧,认为他把国事当成自己家事,有一天会因此篡位(看来是对自己处理国事的本领不自信)。但我读来,感觉却是另外一样——家里都是这样荒唐的人物,为了保住这个家,我不能不努力向前啊。


只有他在乎这个家会不会倒掉,在一群疯子中唯一的一个正常人。隐隐的,透来一丝酸楚。


兰陵王高长恭墓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这位兰陵王死于声望。其实在死亡来临之前高长恭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因此采用了一连串办法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他效仿萧何贪污自污,称病不出避免在外带兵,一切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当所有人艳羡兰陵王的英俊和勇武时,他自己却在部下相愿揭穿其避祸之心时流泪了——兰陵王活着的时候,并不快乐。


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被赐鸩酒之时,高长恭慨叹:


“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而他似乎是对此早有预料的,所以当妻子劝他见皇帝分辩的时候,他只是说了一句“天颜何由得见”,便饮下了毒酒。


兰陵王墓碑


估计他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死固然与声望有关,也是北齐皇室自相残杀周期的自然循环,只是没想到这样早。


在南北朝中,北齐皇室内部的残杀可能是最酷烈的。


文宣帝高洋杀神武帝高欢之子高涣与高浚,武成帝高湛杀文宣帝高洋之子高殷及文襄帝高澄之子高孝瑜,孝昭帝高演杀武成帝高湛之子高百年,而兄弟相残更不计其数。


北齐的君主都没有活过三十五岁,他们到了三十岁左右便似乎有一种宿命的恐惧,开始屠杀可能威胁帝位的宗室和大臣。但后主高纬杀高长恭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似乎太早了些。


但可以看得出,高纬杀兰陵王,是有计划和预谋的。


在此前一年,他已经杀了极有威望的老将,大丞相斛律光——他也是兰陵王的亲密战友。斛律光死后,朝中最有威望和能力的莫过于高长恭,他的死期便也可以预见了。


这大约与高纬之父高湛的遗言有关,他给儿子的遗言是“做事莫落人后”。看来高纬是按照他的意思做了。


如此看来,北齐皇室的疯狂,恐怕不仅仅是精神病层面的问题。权力使人疯狂,而为了权力不断突破底线的斗争更加剧了疯狂。


真正得到权力的皇帝们,获得的恐怕不是快美而是更多的忧惧——他们是最晓得为了这张椅子兄弟或亲族可以做出怎样阴暗的事情。于是,那些匪夷所思的残暴,或许便可以解析为恐惧压力下的变态了。


只是,高长恭却偏偏是个并不想和他们那样疯狂地活着的人。终其一生,未见其有任何篡位的不轨企图,有的只是想把国家变好,不惜此身的忠勇。但一群疯子是容不下其间有一个正常人的,于是,他们最终逼杀了兰陵王。


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而高长恭却不得不清醒地看着这个悲剧发生,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兰陵王死后四年,北周再次犯齐,由于没有了斛律光、高长恭,齐军兵败如山倒,高纬等投降后最终被杀,疯狂的北齐宗室基本被杀光。这一切,决然而死的高长恭,估计早已心有所悟。


耐人寻味的是,此后很多年,人们却在龙门石窟发现了高长恭之孙高元简题名的造像。


▲ 高元简所造地藏王菩萨像及题记拓本


史书记载,高长恭死时,下令焚烧掉了所有欠债人的债券,或许他也同时安排了后人的逃亡——史书没有记载高长恭儿子的名字,而且以他被赐死后仍封太尉入葬的情况看,他的儿子是有资格锡爵的。


然而,没有这样的记载,甚至连他有没有儿子都没有留下记录,而历史却偏偏让他的孙子出现在齐国宗室尽没之后。威名赫赫的兰陵王,后人是默默无闻的,没有任何人再现祖先的辉煌,更没有谁展现出慕容复那样的“大志”。


我猜,那或许和兰陵王对子孙的遗愿有关。


那会是什么呢?


那肯定不是“做事勿落人后”,而恐怕是“愿来世莫生帝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