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么来的

 金色年华554 2017-06-14

中国历史上对自身的称呼有很多种,那么这些不同的名号都是怎么来的呢?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姬姜诸侯国又被称为诸夏。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么来的

华夏

2、中华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后也借指中国,以及由中国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团体、地区等等。

3、诸夏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或诸夏,泛指中原地区。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么来的

万神纪

4、中原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5、九州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么来的

九州

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地理范围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6、神州、海内

神州、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