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O,穿越到明朝打天下!

 昵称21660266 2017-06-14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国的各项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朝代的制度设计者,在前人的成果上,将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改组,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        

对于很多历史爱好者而言,制度是一个令人非常厌烦的名词,因为我们只是爱好者,不是研究者,醉心的只是那些尔虞我诈的庙堂争斗、金戈铁马的军事战争、扣人心弦的英雄故事……而制度,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感到头大,实在是太乏味了。      

 然而,这又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坎,因为你如果连侍郎、参将、游击等等这些专有名词都搞不清楚,对它们的职能也不甚了解,那么,你在看明史的时候,很可能会对一些故事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走向歧途。        

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对明代制度做到了如指掌,至少也该具备一个最起码的了解。 这里,我们便对明朝的军事制度,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卫所制度与营兵制度】        

在元朝的至正十五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首次开元帅府,此时军制初创,他对军制的设计,完全是照抄元朝的,而其中的一些官职还夹杂着红巾军的系统,总之就是不伦不类,完全就是临时凑合着用。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这个时候军制就不能随便了,他开始了对军事制度的初步创立,先是将原先的十七卫亲军都指挥司,以“卫”为单位,进行规划,进而,将旗下的军队又以“所”的编制进行安排[1],这也就是所谓的卫所制度。

此时他的部下山头林立,江湖习气太重,东一部分山大王、西一部分海贼王,都是临时各路好汉拼凑起来的,所以他对军队的规划是这样。——有5000人的为指挥、有1000人的为千户、有100人的为百户、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朱元璋旗下军人职务的高低,是根据他本人手下军队数量决定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卫所制度的雏形就这样搞定了。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军队开始收归国有,这样,军队官制就必须要进行改变了。 洪武七年,明太祖决定对军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顿,他先将卫所制度推广至全国,选择要害地区,“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2],也就是选择扼要地区,设立一个所来稳定一个城市,然后设立一个卫来稳定N个城市,所在理论上对卫负责。

这个时候,对卫所人员也进行了调整,5600卫一个卫、1120为一个千户所、112为一个百户所,一个百户所下面设立两个总旗、十个小旗。此时,卫所制度就正式确立了。

 在卫所制度下,军制管制是这样的。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这是明代中央的军事机构,而在地方上,军事机构则是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则是听命于五军都督府中的其中一个,而各地的卫所,除了天子亲军外,基本上都要归各地的都指挥使司管辖。到了永乐年间,有都指挥使司21个、留守司2个、卫所493个、千户所359个,总兵力达280万人。[3]        

据说西方有个帖木儿大帝,他本人曾率二十万大军东征中国,我十分期待他的士兵大吼:“我要打十个!”的威武英姿。

而随着国家趋于和平,卫所的军事职能就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明太祖面前——吃饭。为了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明太祖在洪武二十一年,规定了军卫屯田法,也就是给卫所配备军田,让他们自给自足,在要冲的重要军事地区,卫所中一半的士兵进行屯种,其余卫所用八成的士兵进行屯种,后又改为七分屯种、三分值守。[4]       

明成祖继位后,开始了拓张,规定北方边境的卫所值守多于屯种、内陆和平地区则是屯种多于值守,并且给屯兵安排了独立的一套管制系统,这样于大江南北,都纷纷“在兴屯矣”。[5]        

这样,军粮问题就解决了,不过大量军士从职业军人转变为耕农,这样自然导致军士的战斗力下降,这样的下降在一代两代还不明显,等到承平日久后,这些军户们就真的成为农民,彻底不晓得作战是怎么一回事了。        

那么我们来回答下一个问题:明代军队是如何调动的?明朝一旦发生战争,其领兵者,被称为“总兵”。这个总兵是个什么几品官?答:没品。

说来话长,在洪武时,明太祖就已经规定,但凡出现了战争,则会任命一个人,挂将军印,然后,各地卫所就要挑选他们卫中的精壮,由这个总兵临时统帅,等到战事结束,则各地军队回归自己的卫所,而总兵把将印还给朝廷,然后该干啥干啥去。

也就是说,总兵这个官,实际上就是个临时官职。这种总兵抽调制度,自然就导致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很难形成军队的凝聚力。在明初那个名将如云的时代,所有军士好歹会因为听说过总兵大人的赫赫威名,所以打仗就比较卖力一点,可等到后来,士兵都不知道总兵是哪个疙瘩蹦出来的,所以打仗就比较怂了,军队战斗力也就衰了。

这个临时抽调各卫所,所组成的临时部队,也被称为“营兵”,也就是说,卫所制度虽然是明代的主流军事制度,但是真正参与军事活动,担当战争主角的,实际上是营兵制度。

【京军】

说完了明代基本的军事制度,我们来探秘一下明代的京军。 京军是生活在帝国心脏的部队,有拱卫京师之责。        

明太祖时,定都南京,共设立四十八卫,由五军都督府统领,所以当时也叫“五军营”[6] 明成祖时,迁都北京,距离北方很近,天子守国门,所以京军的分量就足了起来,此时在北京的卫所从原先的四十八卫,增加到了七十二卫,加上京畿四周的驻军等,整个北直隶的军队数量,高达六十万,是明太祖时代京军数量的三倍,不止如此,明成祖为了考校地方军队不要懈怠训练,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各地的卫所都要抽调军队赶赴京师,进行操练,这些军队被称之为“班军”,这样一来,京师的军队也就相当于有了七十万人。[7]  所以说,正统年间,明英宗征调五十万军队北征,这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在京军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大营。

1:五军营  永乐八年,明成祖北征蒙古,将军队的步兵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共五个类别,故而别称之为“五军营”,这个“五军营”自然和明太祖时期的“五军营”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后来,这一编制变为定制,位列明朝三大营之一。五军营之所以被称呼为明军三大营之一,自然是因为它的特殊地位,在管理方面,它直接听命于皇帝,五军营只不过是“行薄书而已,非特命不予营务。”[8],五军营里,在非战争状态下,由一员提督内臣、两员武臣、掌号头官两员,大营坐营官一员;在中军、右掖、左掖、左哨、右哨五个军营里,各设立坐营官一员,把总两员,一旦处于战争状态,则由皇帝亲自指挥统帅。     

2:三千营  三千营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最初由三千个降卒组成,故名三千营。[9],设立提督内臣两人,武臣两人,掌号头官两人,把总三十四人。营一共分为五司,分别有不同的职能,属于京营中的精锐部队。        

3:神机营  神机营的设立,在于张辅平定安南后,俘获安南相国黎澄,这个黎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火器专家,后投降明朝,进入工部,设立军营研发火器,这个军营就被叫做“神机营”。[10],神机营的编制和五军营一样,也是“中军、右掖、左掖、左哨、右哨”五个部分,除了中军营下面辖四个司外,其他四个部分下面都辖三个司。[11]        

三大营既是训练编制,也是战斗编制,在非战争状态下,三大营配置是: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战争状态下,则是“大营居中,五军分驻,步内骑外,骑外为神机,神机外为长围。”[12]        

三大营的辉煌不过昙花一现,土木之变后,京师军队只有43万人,景泰三年,兵部尚书于谦决定改制。谦同志表示,在五军、神机、三千等营中,应挑选精锐15万,其中,五军营8万,神机营5万,三千营2万,分为十营团操训练,称“团营”,这也就是十团营的由来。这里每团营15000人,设立把总指挥,又以三大营中的武臣中选一个人当总兵官,选一个内臣,再选一个文官为提督,这样三位一体,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其余没选上的军士都还在本营,称为“老家”。[13]        

这样,三大营就分为团营和“老家”这两个部分,原先的三大营(老家)基本上也就废了,而团营则是其中的精锐,继续拱卫京师。明英宗复辟后,将十团营废除,所有人统统回归三大营。       

明宪宗继位后,重新开启团营制度,选军士14万,称之为“选锋”,也就是挑选精锐的意思,设立十二团营训练。 这里的十二团营,分为四武营(奋武、耀武、练武、显武)、四勇营(敢勇、果勇、鼓勇、效勇)、四威营(立威、扬威、伸威、振威),每营设立一个坐营官,内官一员、把总二十人,一个把总领十队,每队有50人,进行训练。

在十二团营内,也设立了小型版本的五军、三千、神机三营,也是文、武、宦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而没有选中的军士,那就继续称之为“老家”,被当做仆役,进行一些皇家工程。[14] 不过,随着军制的败坏,14万选锋,在成化末年七万人被权贵隐瞒、充当仆役,到了明武宗继位时,选锋只剩下了六万人。[15]        

正德六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爆发,京营被农民军吊打,最终采用边军入关,方将其镇压。这让明武宗下决心进行改革,次年,明武宗将边镇的三千军队调入京师,称之为“外四家军”,另外选团营三千人,和外四家军一起操练,设立东西两官厅,由江彬率领,后来又命兵部选团营6000人,为前后二营,在禁军中选3000人,在两官厅训练。[16]最后,明武宗干脆自己亲自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进行统帅,以江彬、许泰为副将军,操练的时候,声震九阙,气势恢宏,时人称之为“过锦”[17]。这样,东西官厅成了“选锋”,而二十团营,反倒成了“老家”了。        

不过,随着政治的败坏,两官厅与团营的军卒市场名额空洞,所以,在嘉靖二十九年,罢黜团营与两官厅,恢复了三大营制度,改三千营为神枢营,这样的制度,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到明朝末年,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只是一些微调而已了。        

【亲军】

明代建立之初,明太祖的亲军有金吾卫、羽林卫、虎贲卫、府君等十卫,人称“上十卫”[18],后来,这一规定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就是旗手卫和锦衣卫的出现。 旗手卫在洪武十八年由所晋升为卫,后来只做一些随驾、金鼓等琐事[19]。        

至于锦衣卫,需要特别强调。锦衣卫最初是拱卫司,后改名为仪銮司,洪武二年,设立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罢黜亲军都尉府和仪銮司,改为锦衣卫。 锦衣卫下面,设立有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共十四所,有将军、力士、校尉等宫中官职,其中,两大镇抚司的职能中,北镇抚司是搞别人的,南镇抚司是搞自己人的。      

侍卫上直军的编制包括锦衣卫大汉将军,共1507人,带刀侍卫40人,三千营红盔将军2500人,把总16人,明甲将军502人等等。[19] 

永乐年间,原先的上十卫因为锦衣卫、旗手卫的加入,成为了上十二卫,而明成祖再添加了金吾左右卫共十卫,也就是说成了上二十二卫。 天子亲军除了上二十二卫外,还有由御马监提督的勇士营,多以蒙古人为主,平时护驾,战时出征;还有就是宣德年间设立的腾骧、武骧四卫,也是不同于上二十二卫的亲军机构。        

所以说,明代的亲军分为侍卫上直军、四卫、勇士营、皇城守卫军四个部分。        

【边军】        

明初,边军驻军以卫所为单位,担负着屯种和驻守的任务,明成祖时,开始重视营兵制,于是形成了以总兵官为核心的营兵制与卫所制度并存的局面。 

后来,在一些军事要害地区,朝廷都会派官兵镇守,实际上这就是总兵官,这个总兵官可能会挂将军印,但有时候也可以不挂,于是就有了“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程者曰协守。”的说法。[21]  也就是说,总兵下面是副总兵(协守)、再下面是参将(分守)、再下面是游击将军,再下面是守备,他们不属于任何卫所,这种官职虽然是临时性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确是经常性的设立,譬如,在九边,几乎是年年有外敌入寇,这样,总兵这个临时职位,反而跟常设的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营兵制实际上才是明代军制的主角,譬如万历年间,九边军队高达88万2千5百95人,而四川、云南、贵州、两广、湖广、浙江等内陆,兵力也不过50万9千3百20人。[22]这个仅是营兵制的总兵力,而不是卫所制的。        

【指挥系统】        

说完了卫所制度与营兵制度,京军、亲军、边军以后,我们再来说说明军的指挥系统。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前,曾经仿宋制设立过枢密院,后来,又设立中书省,下面辖户部、礼部、刑部、工部,而吏部和兵部并没有设立,人事权和兵权由朱元璋亲自抓。       

至正二十一年,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由朱文正担任大都督,吴元年分割大都督权力为左右都督,洪武三年由李文忠领大都督府事,后来大都督府被分割为五军都督府,权力便开始极度衰落,名义上统领全国军队,可实际上,军官的升职与粮饷由兵部管,而都督府只能管一些军籍、操练之类的琐事,就这还得给人家兵部请示。[23]

地方的都指挥使司和卫所当然也没有什么调兵权,也没有人事权,其中,都指挥使司设立有都指挥使一人,同知二人,佥事四人,主要是练兵、屯田、漕运、驻守等职责,如果擅自出击,那么“俱论如律”[24],故而,明代中后期郑晓所言:“太祖之意,不欲武臣权重……其意深矣。”还是有几分道理的。[25]        

如果你看了郑晓的话,以为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开始重文轻武了,那么就错了。因为明太祖虽然打压勋贵集团,但是对文官集团他也没有放过。虽然兵部可以发布军令,其中下属的武选司掌握官员升调、世袭、赏罚;职方司则是军制、城隍、镇守、征讨之责;车架司掌握仪仗、禁军等;武库司掌握兵器、书籍等……但是,军队的发布与调遣必须经过廷议,兵部尚书也必须在受命“提督军务”或“提督团营”、“协理京营戎务”时,才可以参与军务,而调兵的令符火牌,则是由御马监掌管。[26]而御马监要发布火牌,也必须要有司礼监的批红才可以。        

于是,就形成了以文官制衡武将、太监限制文官、皇帝控制太监的局面。 到后来,不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体现了这样三位一体的军事架构。各地都有镇守太监,也有巡抚文臣,南京则有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等,故而有了“边防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以内臣纲维之。”[27]的局面。        

那么,平时是这样,出征的时候呢?郑晓说:“(出征)亦不止大将一人,必选二三人名位谋勇相等者,相参用之。”[28],也就是说,每次出征,不会是让一个人包圆,而是选择一些与主将地位名声差不多的,一起合作出征。        

还有,至于太监监军问题,许多人认为是永乐以后,明成祖为了感谢夺位时太监的帮助,所以才开始重用,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早在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就已经让太监吴诚前往观军了,明人皆认为这是“内臣监军之始。”[29]        

太监出征是洪武就已经有了,文臣出征才是永乐时期发生的,也就是永乐四年,征讨安南,以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30]  不过当然,永乐时期的文臣在战争中处于辅助地位,而文臣开始成为战争中的主角,则是在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征讨思任发。[31]       

这种武将、文官、太监三位一体的军事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不过,在战争中,文官的地位越来越上升,武官的地位则越来越下降,以至于出现了“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32]的局面,以至于明武宗、明神宗都曾为武官抱怨过这等不公,但大势所趋,终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更变。        

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走了宋朝的老路,严重的制约了军队的能动性,虽然使得军队的控制力变强,但是战斗力却急剧下滑。自正统以后,明军基本上属于打暴民、山贼碾压、打倭寇、土蛮平局、打蒙古、女真懵逼的尴尬情况。       

 好了,明朝军事制度就说到这里了,最后做一个总结。明代军事制度实际上是以唐制为皮、元制为骨,总体而言,在解决军粮、军队权力制约等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军队战斗力方面,却没有给予重视,这种弊端早在明太祖死后,就已经暴露出来,后来明成祖不得不以身犯险,来进行亲征,自明成祖驾崩榆木川后,仁宣二帝“大驾不征”,实际上,之后的明军就再也不是蒙古的对手了,即使是王越,两次大捷实际上也不过是玩阴的,如果正面刚,王越也得怂,这是军事制度与政治保守的结果,只能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弥补。        

所以说,明代军制,有其成功一面,但是也有其失败的一面。当然,明朝军队战斗力的衰落,自然也和承平日久有关,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统治集团的自私与短视,有明一代,自明成祖以后,对外战争都是以一种“被动应付”的姿态去面对,这何尝不是对自己军事力量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纵然出了几个如明宪宗、明武宗、明神宗这样的鹰派君主,可是下面一群整天之乎者也、却没有多大实际本事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武将集团地位被极度压缩、皇帝本人没有亲历战争,自然也不懂军事,宗室集团被当成了猪养,外戚集团、太监集团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只能依附于皇权上赖以苟活,这样,明朝对外战争基本上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所以说,明朝刚开始军队跟汉唐一样,后来却变得跟宋朝一个德行了,这就是因为军事制度在战斗力组织方面的不合理所致,前期可以凭借着强势君主与诸多名将撑场子,后期……就只能走宋朝的老路了。      


[1]《明太祖实录》卷十四   

[2]《明史·兵志》三   

[3]《明史·兵志》二    

[4]《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四、卷二百一十六。   

[5]《明史·食货志》一   

[6]《明会典》卷134    

[7]《明史·兵志》一    

[8]《罪惟录》卷20《兵志》    

[9]于谦《建置五团营疏》    

[10]《万历野获编》卷十七   

[11]《明会典》卷134;《明史·兵志》    

[12]《明史·兵志》一    

[13]《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14]《明宪宗实录》卷三    

[15]《明史·兵志》二    

[16]《明武宗实录》卷九十七、卷一百一十八    

[17]《弇山堂别集》卷89《兵制考》    

[18]《明会典》卷一百三十四    

[19]《明史·兵志》一    

[20]同上。    

[21]《明会典》卷一百二十六    

[22]《明会典》卷一百二十九    

[23]《明史·职官志》五    

[24]《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卷一百一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25]郑晓《今言》卷一    

[26]《万历野获编》补遗一    

[27]《明宪宗实录》卷九十    

[28]郑晓《今言》卷一    

[29]谈迁《国榷》卷六    

[30]《明太宗实录》卷五十六    

[31]《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    

[32]《明史·兵志》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