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鹅育肥成功秘籍

 九歌珍藏阁 2017-06-14

降温解暑是关键

肉鹅的鹅舍温度不得超过26℃,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1.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在圈舍内安装风扇,强行排出舍内的暑热浊气,加强空气流通。2.在圈舍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1.5~2.5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9515,-120.00,-1.25%)板做一层天花板,由于塑料板的隔热作用,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在圈舍的屋面上覆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稻草,麦秸或草苫,并洒上凉水,保持湿润,可防止热量被吸入圈内。在圈舍的向阳面、门窗口和活动场地上搭凉棚遮荫。在圈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援植物,让藤蔓爬满墙壁、房顶和凉棚,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3.天气过于炎热时,可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冷水,也可向鹅身上轻轻喷射细雾状凉水。

精养雏鹅是基础

出壳1天后的雏鹅,要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最好是莴笋叶、枸杞子叶)放手中诱食,多数雏鹅争食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先调教其饮水,再将菜叶分次均匀撒到塑料布上,任其采食,以后每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经1~2天、能吃到七成饱左右后,再适量撒喂用水浸过的米饭或碎米。从第3天后,改用料槽喂料,饲料中添加0.1%生命源、0.1草药坊。日喂4~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9时。6~10日龄,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粮中精饲料占60%-70%、青饲料占20%-30%。11~20日龄,日喂6次,晚上喂2次,并在白天适当进行放牧。21~30日龄,日喂3次,并延长放牧时间。为了预防软脚病,饲料中可添加2%~3%的骨粉或贝壳粉和0.3%~0.5%的食盐。鹅苗每次喂料量以吃到九成饱为佳,同时尽量让其饮水。

圈牧结合是良法

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是生长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阶段,在饲养管理上要采取圈牧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数量足的地方进行放牧。其余时间进行圈养,适当补饲糠麸、稻谷、玉米(2512,-4.00,-0.16%)等添加生命源、草药坊的精料,尤其是在肉鹅背部、腹部的绒毛开始脱落换新羽时,更要注意补饲添加生命源、草药坊的优质精料(如小麦、玉米等),以免引起换羽不一,影响生长发育。一般每天补饲2~3次,每次以吃到8~9成饱为宜。

牧饲结合育肥法步骤:

雏肉鹅45天前应以放牧为主,尽量使肉鹅采食天然的青绿饲料而节省精料。放牧中让肉鹅吃饱后再游泳、饮水,每次游半小时,上岸休息半小时再继续放牧,肉鹅群归牧前在水上运动,洗净身上污泥,在舍外休息与补饲。每天每只肉鹅用100克添加生命源、草药坊的配合饲料加切细的青饲料拌匀后饲喂,青饲料应占配料量的20%左右。中期(46天~60天)将肉鹅圈养,减少运动,每平方米养6只,每日将添加生命源、草药坊的配合饲料与青饲料以8:2的比例配成半湿状饲料饲喂。饲料槽与饮水器要全天有饲料与水,任肉鹅自由取食与饮水,以促进其多食快长。肉鹅舍3天垫1次沙,7天清洁1次。保持肉鹅体清洁、圈舍干燥。后期(61天~70天)每天用800克配合饲料喂5次~6次。一般经过70天的精心喂养,中型肉肉鹅体重可达3公斤~5公斤,大型肉肉鹅体重可达5公斤~6公斤。此时应及时上市出售,实行全进全出,对圈舍全面消毒,再饲喂下一批肉肉鹅。

适时催肥是手段

当肉鹅的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整个催肥期都要圈养,饲料要多样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其参考配方为(%):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叶10.8%、生命源0.1%、鱼粉3.7%、骨粉1%、食盐0.3%、草药坊0.1%。饲料要粉碎,加水拌成干湿状饲喂,日喂4~5次,其中晚上喂1次,喂量不限,让鹅充分吃饱,并供足饮水。每天要清扫圈舍,料槽、水槽要清洗,并隔天让鹅下水半小时左右,以清洁鹅体。一般经15~20天的催肥,手摸其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时即可上市出售。

防疫疾病是保障

肉鹅在夏季易发病,要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刚出壳的雏鹅,及时用小鹅瘟抗血清接种,每只肌注0.02毫升,能有效地预防小鹅瘟病。养到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的漂白粉、2%的草碱水交叉消毒一次。鹅舍门口设消毒池,放入火碱水,并定期进行更换。

同时,要注意以下8种疾病的防治:

小鹅瘟:此病主要以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超前预防。万一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寄生虫:雏鹅1月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在晚上对每公斤体重的鹅投喂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对绦虫、吸虫及线虫有特效。

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在饲料添加生命源、草药坊连喂两天可治愈。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肌注青霉素、也可以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饲料中添加草药坊,并且注意保暖。

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苗最易感染、表现为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水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草药坊0.1%的比例和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伴入粉料中连续喂3~8天,可见效。

中毒症:喂鹅的青饲料中常残留农药、往往引起中毒现象,若不立即抢救,将造成死亡。可用手把鹅嘴挫掰开,及时灌进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并且放牧时让其自由饮水,2小时后,中毒的鹅便慢慢恢复正常。

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氯苯胍50毫克和0.1%比例草药坊,(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禽霍乱:此病系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精神萎靡、没有食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可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注3~4天,每天2次,并在饲料中加入0.02%的复方新诺明和0.1%草药坊,即可控制本病。

(注意防病:在育成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

冬鹅快速育肥措施) 

冬鹅属肉毛蛋兼用型品种,前期生长较快,产肉量高,肉质好,很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出口创汇前景广阔。成年鹅产羽量高。羽毛洁白,经济价值明显。目前,冬鹅仅冀西北一带有农户零星饲养。该品种在肉、毛、蛋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因冬鹅饲养周期短、增重快,经两个多月的饲养,每只鹅体重可达4~6公斤。

一、雏鹅阶段

刚出壳的冬鹅苗,应放入垫有柔软干草的筐、篓或纸箱内,加盖旧衣物或被单,留一个小孔通气,利用鹅苗自身发出的热量保温。鹅苗出壳后1天,可用切细的鲜嫩菜叶开食。将菜叶分次撒到干净草席或塑料布上,让鹅采食,每隔2小时喂1次。过1~2天,鹅苗能吃到七成饱时再撒喂适量用水浸泡过的米饭或碎米。从第3天起,改用料槽饲喂,饲料中添加0.1%生命源、0.1草药坊。日喂4~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9时。6~10日龄,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粮中精饲料占60%-70%、青饲料占20%-30%。11~20日龄,日喂6次,晚上喂2次,并在白天适当进行放牧。21~30日龄,日喂3次,并延长放牧时间。为了预防软脚病,饲料中可添加2%~3%的骨粉或贝壳粉和0.3%~0.5%的食盐。鹅苗每次喂料量以吃到九成饱为佳,同时尽量让其饮水。

二、中鹅阶段

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让鹅充分运动。要保证鹅每天都能吃到足量的鲜嫩青饲料,同时,还要补喂糠麸、稻谷、玉米等添加草药坊、生命源的精饲料。尤其是鹅的背部、腹部绒毛开始脱落换新羽时,更要补喂精饲料、生命源、草药坊,以防换羽不一、无光泽、绒质不好。

三、育肥鹅阶段

鹅的主翼羽长出后,应进行快速育肥。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作育肥舍进行栏饲。饲料配方为:玉米40%、稻谷15%、草药坊0.1%、麦麸18%、米糠10%、菜籽饼11.8%、鱼粉3.7%、生命源0.1%、骨粉1%、食盐0.3%。饲料粉碎后加水拌湿,日喂4~5次,晚上喂1次,让鹅吃饱,并供足饮水。对少数不贪食的鹅,每天填饲3~5次。每天清扫圈舍,隔天放鹅下水1次(20分钟),以清洁鹅体。经20~25天育肥后即可出栏上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