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户型趋势,把握住宅潮流 找好户型 指北针 户型库 本篇我们就回答两个问题: 一、什么样的尺寸算“小卫生间” 二、怎么解决 本文转载自居住进化论,,由库哥编辑。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好的小卫生间是怎样的? 1 ▲ 洗手池和马桶上各有一个镜柜,再加上拐角处的加热毛巾架、水池上的旋转毛巾架,空间利用的十分到位。 2 ▲ 嵌入式储物柜,还有,柜门上的空间不要浪费,是储藏瓶瓶罐罐的好地方。 3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小空间中,挤下了一个卫生间里所有的功能区,小型浴缸、细窄墙面储物柜、窗户带来的明亮采光,让这个空间显得不那么拥挤。 4 ▲ 马桶上方,选择不会碰头的高度,放上搁板,储藏一些毛巾和瓶罐。 5 ▲ 窄长条的收纳柜、小洗手池,因地制宜,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凹陷的小空间。 一、什么样的尺寸算“小卫生间” 卫生间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功能:洗漱、厕所、洗澡 缺一个的肯定都是“小卫生间” 而且每个功能都是有专业尺寸的: 淋浴房:不小于 850 x 850mm 马桶:两侧不小于 850mm,前后不小于 1200mm 台盆:长度不小于 900mm,深度不小于 600mm 小于这几个尺寸模块的也算是小卫生间了 主流“小卫生间”就分为两类:“方型”和“长条形” (方形 ≤1600x1600mm) (长条形 ≤1500x2000mm) 赶紧去量一下尺寸,看看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二、怎么解决,教你三招 功能重组 这句话怎么理解? 其实就是想办法扩大卫生间的使用面积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台盆外移'' 这招大家基本都会了,确实很好用 关键还实现了干湿分离 (如下图) 但是有个问题 如果你家卫生间周围没地方外移台盆怎么办呢 比如下图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这部分是重点(敲马桶!!!) 大家可能没在意我们日常卫生间的行为活动 我们统计了一张表,以普通三口之家为例 (如图) 可以看出,我们日常在卫生间的10项行为活动中 有5项和台盆相关:洗手、洗脸、化妆、剃须、照镜子 而且使用频次达到了12-16 人次/每天 换句话说 我们只要找一个有台盆的地方,就可以解决卫生间一大半的功能 那么大家都能想到的一定是厨房和阳台洗衣区 厨房肯定不合适,因为和食物在一个环境不卫生 而阳台洗衣区就是不错的选择 有6组客户表示早晨洗漱会抢卫生间 有3组因为老公/老婆送小孩出门早暂时还行 有1组一个人住不影响 为什么呢? 我们分析了下原因: 男主人刷牙洗脸普遍只需要5分钟(我只需要3分钟??) 而且不需要这么私密(穿着大裤衩背心都可以) 最关键的是男主人东西少 毛巾一条、一套牙具、一把剃须刀没了。。。 在阳台还能望着远方刷牙,有助于思考 ![]() 而女主人就不一样 普遍需要15~20分钟 算上化妆护肤,甚至需要30分钟 并且一般都穿着睡衣,需要比较私密的空间 而且东西太多了 ![]() 所以结论很简单,只有男主人的洗漱是可以和洗衣区功能组合的 光有结论还不够,怎么组合? 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你的洗衣柜 不废话,直接上图 洗衣柜(含洗衣机)最舒适的淨尺寸是:1.5米宽,0.9米高,0.6米深 ![]() 整个柜子切分为2个部分 洗衣功能 洗漱功能 需要变化的功能: 水池用陶瓷的 加上镜柜 增加顶部照明和镜前灯 加装毛巾杆 加装小厨宝 (功能分布图) ![]() 是不是很简单 这样一来,卫生间台盆区的使用压力小了 男主人除了上厕所之后洗手基本不再用了 收纳需求也小了 男人洗脸的东西 牙刷牙杯以及剃须刀 都可以移出去了 更重要的是阳台采光很好,空气流通 早晨起来比卫生间更舒服 还实现了双台盆 让你早上不用抢卫生间了 另外 孩子的洗漱也是可以移出去的 因为东西也不多,私密要求要不高 只要加个凳子就可以,孩子可以站上去 ![]() 最终的效果图,拿去直接可以找厂家做了 ![]() 精细设计 洗漱的功能搬出去后,男主人解决了 那女主人还需要在卫生间完成日常洗漱 所以在卫生间内还需要做文章 继续上图,以之前我们提到的长条卫生间为例 (图:两个布局的对比) ![]() 利用对角线的长度,布置出了3件套 角盆虽然小,但是完全满足女主人的洗漱、化妆、洗手 两个注意事项: 马桶选用隐藏式水箱,可以和管井墙面连为一体 角盆的选择要注意尺寸,不超过400x400mm,网上有不少,价格也很nice (效果图) ![]() 合理收纳 最后再来谈下小卫生间的收纳 越是小卫生间,收纳越要考虑仔细 我们统计了一个三口之家卫生间内的物品 ![]() 去掉搬出去的男主人和小孩的洗漱类,还有洗衣类 剩下的主要就是:化妆类、毛巾类、纸类、洗护类 这里面还分为:每天用,经常用、备用 还拿这个卫生间举例 每天用的应该全部放在直接可拿取的位置 ![]() 经常用的应该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 备用类应该放在不太容易拿的位置 ![]() (效果图) ![]() 好了,关于小卫生间我们只是抛砖引玉的给大家一些方法 让小卫生间也能“小而美” 再强调一遍总结出来的三个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