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回归不索取、不计较的生活

 为什么73 2017-06-15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回归不索取、不计较的生活

2017-06-15 龙山书院

回归不索取、不计较的生活

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做父母的没有不关心儿女的,嫁女儿就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娶媳妇,就要为他选取贤淑的女子。

那么佳婿跟淑女的标准是什么?

不是家世,不是钱财,而是德行。

因为德重于利则幸福,利重于德则痛苦

现在人们都知道了,幸福是精神上的幸福,而不是物质上的充足。

明白这点就不会去索取厚重的聘礼,跟计较丰厚的嫁妆。

我们前面讲过,哪种人最苦?

念念向外索取,心心计较财物得失的人是最苦的。

《大藏经》上讲,诸苦皆源自于贪欲。

物质生活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美满,幸福美满是心灵的感受,是不贪取外物的感觉。

常言道,知足常乐。

所以大家看,那些举办隆重婚礼,轰轰烈烈的人,随后都是闷闷不乐居多。

而平平实实操办的婚礼,夫妻俩过起日子来,反而有滋有味,快乐幸福。

现在有不少人大办婚礼,结果要用两三年时间来还债,非常烦恼痛苦,为什么重视面子,不重视德行呢?

重视外在物质的奢华,不重视内心知足的感受。

所以嫁女娶媳一切从简的家庭是比较和谐幸福的。

我们常讲,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索取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所以在对待聘礼嫁妆上,大家都要擦亮眼睛,摆正心态,不要被物欲冲昏头脑。

宋朝养生家邵雍在《击壤歌》中吟唱这种放下名利物欲后的闲适与从容,诗曰:

利名都不到胸中,

由此胸中气自冲。

既爱且憎皆是病,

灵台何日得从容?

灵台就是指人的心灵,心灵要从容安详,那才叫幸福。

人的心灵安详不是靠物质来衡量。

人的幸福指数,怎么能够用钱财来换取。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教我们无索重聘,勿计厚奁。

有些父母就抱怨说,我这样嫁女儿不是吃亏了吗?

没有吃亏,你还得了大利益。

你不计较,你的家庭就会更和谐,你女儿在娘家会更受到尊重。

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矛盾跟纠纷,这些矛盾纠纷根本不是钱财能化解的,因为大家都在计较争夺。

《孟子》讲,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

计较争夺愈演愈烈是什么?最后大家成为仇敌,所以很危险啊!

现在多少人把在外面经营商业的理念,用到家庭来,这家庭人与人关系就紧张,大家都不愿意付出,都贪图享受,这样一家人就像仇敌一样,这可是吃了大亏啊!

所以会看问题的人,看实质,不会看问题的人,看表面金钱物质。

要知道幸福是重实质,心灵感受的,而不是重形式钱财物质。

如果钱财物质,能够买来幸福,那么有钱人,达官贵人,应该是最幸福的。

恰恰相反,他们拥有得越多,越是担心失去,结果幸福指数还比不上平民百姓,甚至他们都羡慕起平民百姓,幸福安定的生活。

现在很多有觉悟的官员,大商人,都回归到乡村里头来生活,过一种简朴知足的日子,结果健康幸福又重新回来了。

我们在这山里头就陆续看到有这样的人,有些是中学校长,有些是企业管理人员,有些是退休的阿姨,他们大都是家财万贯,但在城市里头找不到幸福快乐。

那么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质生活,居然过得精神憔悴,怨气冲天,最后一回归到这山里头来住时,于人无求,于事无争,快乐得不想走了。

外面那些子女就很疑惑,山里什么都没有,你们赶紧出来吧,外面生活才富裕呢。

可是对于经多世事的人来说,山里什么都不缺,他知道身体所需要的不过是夜眠八尺,日食三餐。

而在这山里夜眠八尺,没有车马喧闹,灯光污染。

日食三餐,没有农药化肥的蔬菜,都是纯天然,地里长出来的。

这样吃得安心平静,睡得快乐幸福。你说他们怎么愿意走呢?

我们以前在清远的中医院实习时,发现富贵的人家多住在山脚下,因为他们慢慢都意识到,回归自然,才能得到心灵的平衡,身体的健康。

我们在中山明理传统文化中心学习时,发现中心的创办人林太,自己建立农场来回归田园,获得健康,回归简朴生活,教育孩子。

这样反而少了计较索取之心,人笑得都比以前灿烂的,家庭本来关系紧张的都变和谐了。

这真是千金难买家和啊,但是家和却能够带来千金。

历史上有不贪为宝的故事,以前我们读到这四个字时理解不了,什么是不贪为宝?

现在住山一年多,渐渐体会到了,这不贪为宝四个字,真是实话。

人一不贪,精气神就充满,人一贪争就很容易累,一个人贪争得到的外物,怎么能够跟自身的精气神价值相比呢?

一个人不贪了,他的人缘立马好起来,就像我们义诊义教,天底下都有朋友来。

在山里头不计付出,也不贪取,结果村民们把最好的田送给你,要留住你,不舍得你走。

你要多少山田,随你用,你电坏了,村民们听到后还在炒茶,就第一时间赶过来,帮你修好。

山泉水没来了,村民们就到源头去清理,把水引到你家里来,整个村就像一家人。

以前我们想不清楚,为什么村里人那么好客,现在渐渐明白,好客是因为不贪不计较不求索。

难怪现在人们普遍感觉到,钱财积累上去了,但幸福指数却掉下来了,物质生活上去了,但健康却下滑了,这是时代的危机,世界的问题,那要怎么解决呢?

在二战的时候,世界学者都在研究,为什么中国延绵几千年文化没有灭亡,最后得出结论是,可能这跟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有关系。

这不单有关系,而且关系重大,中华文明的传承,靠的就是家庭教育,圣贤教育。

你看自古以来,出名的家训家规,起码有四五百篇,还有些家训家规是靠口耳相传,没有辑录成文字流传后世的,这些就更多了。

这些家训家规是干什么的?是在保护我们的健康跟幸福的啊!

你看《朱子家训》讲无索勿计。

人一索取计较就贫穷,一大方不计较就富裕。

所以古人讲,知足第一富,无求第一贵。

又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修到知足处处人缘好。

人缘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是你用金钱买来的,而是你的无求知足感召来的。

很多人抱怨自己命运不好,人缘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修好心。

《大藏经》讲,境随心转,你不把心转过来,怎么能左右逢源呢?

大家以为富贵是钱财,这是外行人的看法。

内行人却认为富贵是你的精神气质。

一个人有精神可以带来无价之宝。

一个人有无穷的钱财,却买不到精神。

我们看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喊累喊疲惫喊困了。

难到身体就那么不经用吗?不是的,是因为你一整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气血都在贪争里头较量消耗掉了。

人身体就像一辆车子,如果这车子磨损大,又是漏油的,那这车子补充再多油也开不远,很容易就累下来。

如果这车子磨损小,耗油低,又不漏,那加一次够你开好久。

现在营养学,健康学,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只研究外面的营养物质补给,没有研究内心的磨损消耗。

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去买机器,或者车子,首先要考虑到这车子节不节能,这机器磨损消耗大不大。

选择磨损消耗小的,你会用得更安心,用得更长久。

安心就是健康,长久就是长寿。

车子的健康长寿,跟人的健康长寿是一样的道理。

人也是这样,你是选择无求无争的心态过日子,还是选择贪争计较的心态过日子。

贪争计较的心态,

身体磨损气血就相当大,人很容易就累了病了。

无求无争的心态,

身体消耗气血就相当小,人很容易就健康长寿。


为什么普遍山里人健康长寿,而城市人多病命促呢?养生家李度远就这样论说的:

故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长寿。盖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

若城市之人,饮食无节,起居无时,机械生于内,名利扰于外,而犬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故足矣促寿也。

古人多厉害!二十一世纪城市生活的人情百态,全让他说中了。

几乎每个现代人都有这种感觉:

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

这个是养生健康的大害啊!

我们讲《朱子治家格言》,拿什么来治家呢?用什么来让家庭和谐健康呢?

前面我们知道用的是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其实就是回归不索取,不计较的心态和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