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蓑翁论书

 扫地僧一一 2017-06-15

论书|之于理想、言说和人生实践的“学术与政治”

2017-06-15蓑翁论书

今年是韦伯的《以学术为业》演讲发表一百周年,而距离韦伯发表《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十八年。在这整整一百年的历史进程当中,世界经历了二战和冷战,无论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还是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我们惊讶地看到:韦伯在这两篇演讲里对于学术和政治的定位与分析,仍然丝毫没有过时。这或许就是韦伯作为社会科学经典大师的魅力之所在。

在《以学术为业》当中,韦伯实际上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以学术为业”,这两种方式刚好对应着这篇演讲的两种中文译法,即“以学术为志业”和“以学术为职业”。在韦伯的界定当中,这两种方式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韦伯首先从德国与美国学术体制的不同,来论述学术工作者在维持生计都不可能的状态下,是很难持续其学术理想的。尽管如此,仅仅把学术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跟把学术作为一种毕生的理想和生活方式,还是有着显著的不同。

接下来,韦伯强调:学术热情并不等同于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这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想不想做学术”与“能不能做学术”的区分问题。他同时提到:做研究与从事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考量标准,对同一位学术工作者,要采取这样截然不同的两套考量标准,是非常悖谬和不科学的。可以看到,韦伯对于现代科层制和数目字管理背景下学术运作的种种弊端,有着非常强的预见性和准确判断。在今天中国的学术界,无论是清华外文系讲师方艳华的被解聘引发的关于学术、科研不能两全的讨论,还是中山大学甘阳老师被青年教师掌搧事件引发的对于中国“青椒”(青年学术工作者)生存境遇的关注,实际上都没有超越韦伯当年这篇演讲里的批判指向。

韦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立场,在这篇演讲里也有较多篇幅的论述。在韦伯看来,科学研究不涉及终极关怀,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里,科学唯有保持价值中立,才能维护其超然的学科地位。一方面,韦伯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重要著作在内的作品,才是的都是带有较强人文性的阐释方式进行展开,这些作品的阐释,跟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研究,有着明显不同的方法论视角;但在另一方面,韦伯又非常强调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他的价值中立立场,以及他在《以政治为业》里提到的“理想类型”分析法,都是基于这种科学主义导向的产物。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如果说《以学术为业》更像是一篇面向大学生的演讲的话,那么《以政治为业》在很大程度上,倒更像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研究报告。现代政治学里的诸多重要命题,在这篇演讲里都有所体现,比如国家之于合法运用暴力的机构的定位、职业政治家的出现与现代政治文明的发端、政治权威的三种类型、政党制度以及政党与利益集团之间的互动关系、合格政治家的必备素质等等。当代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命题,很大一部分仍然延续着韦伯在这篇演讲里提出的问题意识牵引。

在这里,我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韦伯的这样两个论断:第一,法律理性主义的盛行是导致绝对专制国家(冯克利先生这里的翻译,指向的应该是“绝对主义国家”或者所谓“中央集权制专家”)的必要条件,全民意义上的对法律的遵从与敬畏,恰恰使得构建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成为可能。由此,我们能够深深提味“法治”与“民主”这两个词汇的不同指向。第二,韦伯点明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双重困境:如果采取卡里斯玛式的领袖民主制,那么这种带有超凡魅力的领袖的存在,必然会破坏现代国家的科层和制度;但是如果采取无领袖的民主制,或者所谓“法理权威”的民主制,那么国家所必然面临的,又是无休无止的派系斗争,和过度科层化带来的人浮于事和人的异化。我们必须承认:韦伯提出的这样一种现代政治的二律背反境地,直到今天,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美妥善地解决。

在这篇演讲的最后,韦伯强调:合格的政治家,应该是能够将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予以很好的结合;而政治的本性,就必然会面对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冲突。在这里,韦伯的潜在含义是:为了一个高尚的政治目的,那么相对卑劣和不太能走得上台面的政治手段,或许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观点,某种程度上也是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核心观点的延续。当然,如果我们结合韦伯本人在一战当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国家主义的立场,对他的这段论述,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究其一生,发生在韦伯本人身上的种种二元对立(对于自由主义的信奉与对于德国大国崛起的民族主义的热捧,对于价值中立的倡导与对卡里斯玛式政治领袖的呼唤),本身就是“学术与政治”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

2017.5.13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7年6月14日出版的《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版。)

(附)《学术与政治》一书读书笔记:

P18以学术为业与维持生计的关系,P21做研究与教学的不同考量标准,P24学术热情不等同于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P35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P39价值的多元性,P48对世界祛魅化的肯定

P56国家——人支配人的关系——暴力的合法性,P56-57权威的三种类型,P61-63职业政治家的出现,临时政治家与职业政治家的区别,P65不谋利的政治人与谋利的政治人,P68专业官僚体制取代君主大权独揽,P75法律理性主义与绝对专制国家的兴起,P86政党的官僚化,P92政党分肥制,政党与利益集团,P97资产阶级政党的权贵化,P98卡里斯玛的领袖民主制,破坏科层和制度——无领袖的民主制,职业政治家,派系斗争,科层化,P100政治家的必备素质——激情、责任感与恰如其分的判断力,P107政治与绝对伦理之间的冲突,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P110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冲突——政治的本性,P116合格的政治家——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结合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