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田县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

 宁馨369 2017-06-15

蓝田县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
  2015/11/19 10:12:00     陕西日报    

     作为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蓝田县围绕“产业扩张、经济提速、民众富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在全县基本形成了“政府推动、政策驱动、产业拉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工作格局,掀起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热潮。
    本报记者 康传义
    “真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下来了。”蓝田县返乡农民工靳红刚感慨地说。靳红刚算了一下,从10月底参加完县里组织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提出贷款申请,到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进入自己的账户,短短不过半个月时间。有了这笔政府贴息贷款,靳红刚对自己的创业更加充满了信心。
    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到蓝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导工作小组的成立,从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到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各种政策利好之下,蓝田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空前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生力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蓝田全县登记在册有创业愿望回乡农民工3190人,实现创业2310人。投资规模达1.8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增加农民收入2.6亿元。
    “绿色通道”:激发农民回乡创业热情
    崔高峰,蓝田县曳湖镇蛋鸡养殖专业户。自2012年拿到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开始创业,到现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肉鸡养殖规模不断发展。目前,已建起3栋蛋鸡养殖棚,年收入25万多元。
    谈起自己的创业,崔高峰说,纯粹出于一种“机缘巧合”。随着父母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外面打工的他,实在是放心不下家里。2012年,正想着在家干一点事情的崔高峰,在县政府门口,正巧遇上了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现场推广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崔高峰现场填写了一份创业培训申请表。没想到,县就业局很快就安排他参加了为期3周的免费创业培训,并拿到了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正是有了创业培训和这笔贷款,才最终让我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崔高峰说,“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蛋鸡养殖技术,县上每年还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我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为了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早在2012年,蓝田县就出台了《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涵盖土地、资金、技术、推广、产业5个方面,涉及财政、农业、林业、水务、国土、交通等十多个部门25项创业惠民举措。正是受益于此项政策,崔高峰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为降低农民工初次创业风险,蓝田县还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根据国家和省市的产业导向,在全县范围内,挖掘、收集和整理出100个适合农民的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建立了农民工回乡创业项目库向社会公布,并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优先推介,力促“创业一户,成功一户”。
    在扶持返乡农民创业的过程中,蓝田县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鼓励更多崔高峰这样的返乡农民创业,结合地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蓝田县累计开展养殖实用技术培训50期。目前,回乡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1123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2052人。针对葛牌、灞源、汤峪、九间房等镇农家乐创业项目集中,每年还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采取集中教学和入户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对农家乐经营户进行全面培训。
    创新服务:筑牢回乡创业多重保障
    为保障农民工回乡创业“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确保农民工回乡创业项目落地生根,蓝田县着力构建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农民工回乡创业保驾护航。
    这种“保姆式”的服务,西安市蓬腾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马伟峰感受很深。2013年,在外经营砖厂、洗浴中心等产业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马伟峰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光辉前景,回到家乡蓝田县华胥镇东邓村,流转土地近2000亩,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西安市蓬腾现代农业园。
    然而,没有经营过农业的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2000多亩土地流转出来了,却没有任何灌溉设施;农业园区办公区、大棚等基础设施很快建立起来了,电却不知从哪才能接进来;2000多亩土地,从原来一家一户的粗放式经营转变到集约化的现代农业,通往园区的道路必不可少,可路又在哪里……
    令马伟峰没有想到的是,诸多棘手的现实难题,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很快迎刃而解。县水务局特事特办,为园区打出3眼灌溉用井,总出水量达到了42立方米每小时,完全满足了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用水需求;为解决园区的用电需求,县电力局专门为园区建立了一座变电站;县财政局以财政专项的形式,为园区修建了一条宽5米,长度达2.3千米的园区专用道路……
    这种“保姆式”的服务,让马伟峰对园区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谈到未来,马伟峰说,我们的目标是,将西安蓬腾农业现代园区打造成为蓝田乃至西安周边最亮丽的农业综合性现代园区。通过农业的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岂止是马伟峰感受到的这些,蓝田县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保姆式”,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针对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缺乏资金的问题,蓝田县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互助担保、贴息贷款、资金直补等融资模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资金支持。2012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89笔,总计2.3亿元,直接拉动农民实现创收2.6亿元。
    典型带动:发挥回乡创业示范作用
    王少波,蓝关镇辰奇素现代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始人。多年在外做钢材生意的王少波,2012年回乡创业,投资300万元,主要从事无公害小麦、蔬菜、水果栽培、加工及销售。在史家寨肖家坡南、肖家坡北等村,为当地农民提供小麦良种、技术支持、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发展无公害小麦2000亩,帮助群众每亩产值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5000元。在蓝关镇王村建立示范园区3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水果100亩,年产值80万元,安置周边20名群众就业。在蓝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示范园与信用社、保险公司、农业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农户提供贷款、投保、技术、管理、销售系列服务,带动周边群众加盟建棚20个,每棚年产值3万元以上。
    2012年至今,蓝田县通过在全县建立创业示范基地50个,创业示范户100个,传技术、帮管理、带销售的创业引领模式成效显著,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近万人。与此同时,蓝田县还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既激活了区域特色经济,又带动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农民工回乡创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生力军。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以环山路沿线等镇为主的秦岭山区休闲旅游产业带;以川道等镇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带;以横岭等镇为主的专业养殖产业带,以鹿塬等镇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带,全县核桃总种植面积达到21.8万亩,白皮松9.5万亩,肉鸡存栏300万只。
    西北家具工业园,作为蓝田县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园区规划7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现入园企业142家,其中,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企业83家,招用本地员工4000余人,实现年产值13亿元。大批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县域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涌现了簸箕掌休闲度假区、汤峪温泉小镇、蓝田美玉、美食一条街等示范园区、示范镇和示范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