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电影才能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目前支持度最高的说法是:观众喜欢的才是好电影。 忘记了是谁曾经说过:电影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做电影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让观众发自内心的感到轻松和愉悦。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把看电影当成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也都侧重选择一些轻喜剧电影来减轻日常的生活压力。 轻喜剧变得越来越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 今天推荐的就是一部新西兰的治愈系轻喜剧电影——《追捕野蛮人》。 追捕野蛮人 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2016) 导演: 塔伊加·维迪提 主演: 山姆·尼尔 / 科恩·霍洛维 / 瑞斯·达比 ![]() 8分(豆瓣) 追捕野蛮人 2016-01-22(圣丹斯电影节)/2016-03-31(新西兰) 101分钟 剧情/喜剧/冒险 (戳上面直接播放) 或许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港版译名会更让你耳目一新——《追捕野生小肥仔》。 如你所见,本片的主角是一个叫瑞奇的小肥仔。 他同时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整天辗转于多个收养家庭,最后却都被送返福利机构。 因为他是一个终日梦想成为黑帮成员的熊孩子。他表面上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小胖子,喜欢穿着夸张肥大的衣服。 涂鸦,打架,偷窃、毁坏公物、离家出走,小胖子几乎干尽了各种各样的坏事。 但事实上,他其实只是一个因为缺乏关爱而过分自我保护的小孩。 他喜欢吃,喜欢读书,喜欢动物,喜欢为了发泄情绪而写着简单直接的俳句。 电影从福利机构开车送他来到大山里的领养家庭开始,善良友好的阿姨,沉默寡言的叔叔,瑞奇全新的生活就此开始。 阿姨温柔体贴,为他准备热水袋,不厌其烦地与他交流,宠溺地让他做所有他想做的事情,甚至离家出走,只要在早餐之前回来就行。 看似瑞奇的生活本该就此变得正常而温馨,像所有的熊孩子一样长大。 但这却是一部骨骼清奇的喜剧电影,突如其来的“惊喜”使电影更加戏剧化——善良温柔的阿姨去世了。 故事由此开始变得欢脱起来,情节变得神秘且不可预知。失去主心骨的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寡言的大叔和这个熊孩子必须独自相处。 小胖子不想再被转送到其他寄养家庭,大叔想独自一人在森林里静一静。 两个人就都逃进了森林,大叔不小心崴了脚,二人被困在丛林里,外界误传愈盛,都认为大叔绑架了孩子,一场啼笑皆非的搜寻和逃亡就此展开。 这场逃亡之旅,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外的成为了大叔和孩子的沟通之旅。 还记得有一个细节是大叔第一次在小木屋拿到来自福利机构的信,转手交给小胖子,让他念。 在逃亡之中,看到布告,也让小胖子为他读,他气哼哼地说阅读无用。 小胖子嘲笑他就是个文盲,但是这嘲讽却意外的切中了要害,大叔确实是不识字的,而孩子在他人眼中又是个地道的“野孩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两个都是“野蛮人” ——以所谓的文明世界的视角来看。 与此相对,那些围剿他们的人都以正义和文明自居。 但实际上,他们一个个都顶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虚伪面具,但本质上其实是为了赎金。 他们根本不想去倾听孩子的意愿,也不关心事实的真相,一厢情愿地竭尽全力把孩子投进其他家庭,把大叔绳之以法。 当追捕愈发陷入困境,当警察和军队都被牵扯进来的时候,一些微妙的拷问开始浮现: 到底谁才是野蛮人?不识字的大叔,调皮捣蛋的熊孩子还是那一群体面的职业人士? 事实上,叔叔和孩子这一老一少,两人在在与人相处上有着各自的问题。 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被社会遗弃的人,正是阿姨的存在才让他们感到了生活的可能性。 所以当他们在丛林中再次相遇时,他们决心结伴往丛林深处走去,远离社会的一切。 可是此时福利院的人,或者说社会上其他的所有人,都误以为这个奇怪的叔叔拐带了孩子,出动了许多警察甚至军队开始寻找他们。 故事从这里开始又有了一次神转折,从一个丛林探险故事瞬间变成一个逃亡故事,情节更加险象环生,惊险刺激。 到底谁才是野蛮人?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叔和孩子是相依相偎的一个整体。 他们彼此相似,两个人都是不愿意暴露内心世界的人,但其实又都有着柔软而丰富的内心。 大叔一直深切思念着去世的妻子,即便他表面上把自己装扮得异常冷酷。 孩子每天念叨着用脏话组成的俳句,但自己却偷偷写下有关亲情的诗歌。 逃亡路上,他们从彼此嫌弃变得相偎相知,老人开始变得慈祥,孩子也开始有了他那个年纪该有的活力。 他们满身污浊的在丛林中奔逃,像是被人狩猎的动物,但这场意外的逃亡之旅却让他们彼此,在心中酝酿出了人最重要也最真切的东西——情感。 这恰恰是那群追捕者所缺失的。从这开始,文明世界成为了野蛮世界,而野外丛林却意外地温柔起来。 影片最大亮点是冷幽默的设置,更加贴合了轻喜剧电影的设置。 导演每个笑点的设定既不会尴尬生硬,也都能成功的将观众代入,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调节影片气氛的催化剂。 除了冷幽默外,夸张的戏剧性也是影片的一大特点。 最为荒诞的便是全国大搜捕,其所彰显出的喜剧力度将本片推上了高潮,抛开传统的观念,夸张化的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却是将剧情很好的衔接在了一起。 片中还有些迷之笑点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比如瑞奇用盘子画了一个脸,用稻草做成一个人,套上自己的衣服,把他放在仓库烧掉,谎称自己自杀。 还有独居荒野15年的“神经病萨姆”说的:这个国家就是让你填表,填表,干啥都要填表,最后你不想填了,他们说好的,然后又拿出五张表…… 影片最后,这两个“野蛮人”还是败给了“文明人”。 大叔被关进了惩戒所,小胖子也被分配给了另一个家庭,但好在程序和制度并不能拆解情感,小胖子还是回头找到了大叔,他们重组成了一种独特意义的“家庭”。 他们之间有着剔除血缘关系之外的亲情,这是他们第一次不再感到孤独。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是在新西兰取的景!新西兰!新西兰!随便几桢画面都是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 放图自行感受。 我认为喜剧片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周星驰这样的,你可以看到,片中有很多非常刻意搞笑的桥段,所谓是纯喜剧片。通过语言、行为的怪异来引发笑料。 一类是《追捕野蛮人》这样的,本身其实并不是喜剧,但是因为人物设定的碰撞与事件的连接,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作为局外人,因为戏剧转折的化学反应而笑。 生活如此艰难,何不在休闲的下午茶时间来部轻喜剧为人生增添些笑料? ![]() 8分(豆瓣) 追捕野蛮人 2016-01-22(圣丹斯电影节)/2016-03-31(新西兰) 101分钟 剧情/喜剧/冒险 (戳上面直接播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