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至抗战前忻县兴学育才纪略

 黑老赵 2017-06-15

清末至抗战前忻县兴学育才纪略


发布日期: 2014-08-17 发布: www.  


  义和团运动过后,清政府不得不推行一些“新政”,借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而改革教育即是新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教育,主要是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将自然科学等所谓“西学”引进学堂,废除那些以读经讲经、学做八股文,以应科考的传统教育。清政府在其颁布的《诏书》中有“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的话。本文试就清朝的最后十年以至抗战前忻县(今忻州市忻府区)兴学育才情况略述之。
中国论文网 http://www./1/view-6081904.htm
  改秀容书院为新兴中学堂
  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前三年,即光绪廿八年(1902年),山西省成立了山西大学堂,这是全国最早兴办的大学堂之一。就在这一年,忻州将为习举子业(科举考试)而设的秀容书院改建为新兴中学堂,以书院最后一任山长米毓瑞(光绪十六年进士)为学堂总教(即校长)。与忻州同一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还有泽州府、绛州等两三家,开山西省改书院为学堂之先河。当时的背景是:在新兴中学堂建立的前两年,也就是义和团运动最激烈的光绪廿六年(1900年)7月,在忻州知州徐桂芬、都司海英的支持下,杀死教民20余人,于东城门瓮圈子里杀死外国传教士8人。翌年,在帝国主义的胁迫下,政府下令,凡杀外国传教士、教民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5年,忻州当然也在被惩罚之列。其实,这一惩罚,对忻州的改书院为学堂反倒起了推动作用,可谓坏事变成了好事。也就是说,倘若无此惩罚,倘若科考照行不误,改书院为学堂的事定要推迟几年。
  新兴中学堂后来改名为忻州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由于废除了府、州的建制,忻州改为忻县,所有的学堂均改称学校,故忻州中学堂又改名为忻县中学校。中学堂在初成立的五六年间,学生不多,亦未分班次,因一切方在草创,没有明定修业年限,后来才编成甲、乙、丙、丁等班。在清末的最后十年,中学堂只毕业了一个班,即甲班,共9人,时在宣统二年(1910年)。从民国元年至1937年忻口战役之前的忻县中学共招过29班学生(即6至34班),毕业学生29个班(即乙班至30班),不下1000人。31至34班因日寇入侵未能卒业。
  注重培养师资
  为了开办新式学堂,为学堂培养师资,约在光绪卅二年(1906年)或更早一些,忻州就办起了师范传习所,以及教育会、劝学所等机构。
  师范传习所设于州衙东邻之贡院(即以前考秀才之处),这是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速成师范学校,由赵烈文(字季武,清生员)任总教。在传习所学习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的生员或童生,学习时间虽仅三个月,然所学课程却甚多,按光绪卅二年(1906年)2月发给匡村邢纶的忻州师范传习所毕业文凭,所列课程有伦理、心理、国文、教育学、教授法、管理法、学校制度、教育史、地理、算学、法制、格致、体操等13门。文凭上还写有各门功课的结业成绩及总成绩,可谓详细。学员毕业后,即分配到乡村当了小学教师,从此村学逐渐取代了私塾,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新教师逐渐取代了那些只会讲授经书的塾师。清末的师范传习所一共办了多少期,至何年结束,尚待查考。
  民国十一年(1922年)以后,在忻中附设了春季始业的二年制简易师范班,十年间共招了5个班,毕业学生150人左右。后来还招了一个女师班,学制为四年,因忻口战役故,未能卒业。
  女学堂之创设
  忻州女学堂创建于光绪卅二年(1906年),比高等小学堂早一年,可见忻人对女学之重视。梁硕光先生写的《忻州创设女学堂宣言》称:“今春绅学界即倡是举,当因筹款维艰,奢望莫展,至秋初,诸同人仍伸前议,始捐资创设,维是雏形虽具,犹待扩充。”
  女学堂设于今忻府区十字街往东之兴国寺。最初,学堂只有初级班,几年后又有了高级班,后来人们习惯上总是称女高小。女高小首任总教为何人,已不得而知,但知东石村举人焦元声(字琴南)当过校长。从民国六年(1917年)起,校长便是北义井村的常恕先生了。常乃廪生出身,亦曾在师范传习所学习过。
  乡村设立女学盖以流江、奇村最早。流江村女学之设立得力于赵良辰先生,惜不知始于何年。奇村女学成立于民国八年(1919年)以后。民国十四年(1925年)以后,除了偏远的山村和一些较小的自然村外,多数大的行政村都有了女学。女学教员多是城内女高小毕业的学生。民国廿一年(1932年),忻中开始招收女生,27班的董变芳、张梅英、郭润登、司士英即是忻中的第一批女生。
  一高小与其他学校
  新兴中学堂成立后没几年,城内就设立了初级模范小学堂。模范小学设于东街的城隍庙。若干年后,模范小学又增设了高小班,是为模范两级小学校,后改名为实验小学。邢恩绶(清廪生)、张克信曾任模范小学校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城内办起了忻州高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设于贡院,跟师范传习所在同一处。高等小学堂学制初为四年。学堂首任总教可能是梁歌九先生(秀才出身)。学堂的老师不是秀才,就是山西大学毕业生,甚至还有日本留学生。按上过乙班的张士心先生写的《回忆忻县高小》,他们班有学生30来人,“我们甲、乙、丙三班均是公费,不交学费,不交饭费,买书则由自己付钱。”“那时的功课,以国文、算术为主。会写文章,会算难题,就是好学生。”民国元年(1912年),忻州改为忻县,故忻州高等小学堂改为忻县高等小学校。民国八年(1919年)后半年,又改名为忻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一高小)。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高小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改为二年制。截至1937年抗战前,共毕业55个班,56至58班因日寇入侵未能卒业。从清代的高等小学堂到抗战前的一高小,历任校长6人,其中以石子山先生任职时间最长。石既是高等小学堂的校友(甲班学生),后来又当了一高小的校长(1922年底),直至1937年忻口战役前,历时15年,再加上光复后任云路校(其前身即一高小)校长3年,则总共18年。他办学有方,教绩卓著,桃李满天下。正因为如此,1993年,当其百岁冥诞时,海内外学子为他举行了纪念会,树立了石子山先生教思碑,编印了《纪念石子山文集》。   民国七年(1918年),贵州省人彭赞璜(字子猷,出身进士)从河津县调任忻县县长。彭赞璜在忻县任职九年,十分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在他到任的第二年,即在全县六个区各设高等小学一所。城关是一区,一区的高小也设在城隍庙,称国民小学校(南邻模范小学),张懋修当过该校校长;二区高小设于解原村,称二高小;三区高小设于曹村,称三高小;四区高小设于庄磨镇,称四高小;五区高小设于奇村镇,称五高小;六区高小设于部落镇,称六高小。二、三、四、五、六高小其规模较城内一高小要小,每年招生一个班。除增设高小外,县里还在忻县中学附设了乙种商业学校,校长杨定宇。商校所授基础课跟高小相仿,另加簿记、商业要项、珠算等专业课。商校前后共毕业3个班、100多名学生。为了督促教员认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彭赞璜还规定了检定小学教员办法。每年暑期之前,全县初小三年级学生要举行观摩考试,四年级学生要举行毕业考试。考试时,分开地区,于同一时间会考。各区高小、县高小及县中学生毕业考试时,彭赞璜多要亲临监考,发表讲话,予以鼓励。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他还很重视体育,每年秋后,县里要举办一次为期三天的中小学生运动会。
  由于经费短缺,当时无论城乡,多是因陋就简,改造寺庙为学堂,故有“民国八年半,村村搬神像,撵和尚,改庙院,开办新学堂”的歌谣。总的说,在清末至抗战前30多年时间里,忻县办了不少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有识之士的无私奉献
  清末推行新教育,为那些已习惯于科举取士的守旧者所不容,所以遇到很大阻力,再加上办学资金的缺乏等客观困难,实在是筚路蓝缕,这就有待那些无私无畏具有远见卓识和急公好义的人排忧解难也。忻州的米庭珍、李春和、赵良辰等就是这样的有识之士和无私奉献者。按《聘之米先生懿行碑》(陈敬棠撰)所记,当新学肇兴之际,绅民多持异议,甚至有的放出危言以恫吓,谋阻其行,然米庭珍等不畏惧,不少屈,信念弥坚,他与李春和筹巨款,创设各种学校百余所。光绪卅二年(1906年),在创办女学遇到困难时,米庭珍又与赵良辰慷慨捐资,以助其成。
  中原大战后,晋钞狂跌,忻县中学经费拮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双堡村财主郜鸿卿慨然捐赠大洋3000元,备充购置图书费用。为此,学校召开了表彰大会,并勒石纪念。石碑乃经幢形,树立于一进校门之院内,碑上刻有梁硕光先生之赞诗。诗曰:
  其一
  富而好礼古犹难,末俗浇漓不足观。希有费公今再见,千金敝屣挽狂澜。
  其二
  仁者唯能财发身,先生诚不愧斯人。菁莪造士流风远,博得芳名万古新。
  留学省城及省外、国外的忻籍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直至抗战前,忻县中学校没有高中班,所以忻中学生毕业后,除了就业的以外,还想深造,就得到省城或外地,当然,也有那读完本县高小后,就到省城或外省住中学或师范的,就我所知,高等小学堂毕业的石子山、张士心、焦敏之等人就没有住过忻中,而是直接考入太原的师范或中学的。张士心说,省立模范中学(即后来的省立一中)当年录取学生100人,忻县的学生就占了1/20,“这也显示了忻县高小的教学成绩良好……当时吾忻的学风在全省确是佼佼者。”民国廿一年(1932年)夏,在山西大学学习的忻籍学生共有80多人,占到山大全校学生总数(900余人)的9%。按忻县留省同乡会所编《新兴》杂志创刊号(1930年)所载之《忻县留省学生一览表》,民国十九年(1930年),我县学生读山大者62人,读并州大学者19人,读法专、商专、农专、工专、医专、美专等专门学校(都是专科)者共25人,读三晋、进山、云山、新民等中学及国民师范者59人,以上皆为男生。另有忻籍女生读并州大学预科(高中)者1人,读并州中学者5人,读尚志女中者1人。总计在太原读大学本专科者87人,读中学者67人。另外,按先父李良和与笔者本人所集资料,截至抗战前,忻人有读北京大学者7人,读北平大学者3人,读北京师范大学者15人,读辅仁大学(北京)者3人,读私立中国大学(北京)者5人,读北京医科大学者1人,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者1人,读私立北京朝阳大学者5人,读南京金陵大学者4人,读上海大学者1人,读天津北洋大学者1人,读南开大学者2人,读国立武昌高等师范者1人,读西安西北大学者1人,读保定军官学校者2人,留学日本者16人,留学苏联者2人,留学美国、法国者各1人。总计,在省外读大学者52人,留学外国者20人。这些学生都是在本县读过中学或高小的。
  民国十九年与廿年县教育经费的支出
  要办学,要培养人才,地方政府就得拨款,就得舍得花钱。我县政府不仅每年要给县立中小学拨经费,而且对那些在省内外求学的大学生、国外留学生及在省城读中学与师范的女学生也要予以津贴。按县财政局公布的民国廿年(1931年)支出款目(载忻县留省同乡会所编《新兴》杂志第1号),就学校来说,以支付给忻县中学的17425元为最多(此外,省财政厅每年还要补助忻中经费若干。据说,苏懋章任校长时,每年补助1000元),其次为县立一高小,5297元;女高小3966元,又其次也。另外,付给留学本省及外省各大学求学的学生津贴及旅费7800元(按先父读山西大学时所记账目,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前后两次共收到县津贴大洋60元)……总计,这一年共支出教育经费55789.021元,占本年财政总收入91496.965元的61%,足见县里对教育的重视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1/view-6081904.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