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除房地产、金融之外的第三大投资领域。在股市起伏不定、房地产投资频频受限的背景下,艺术品成为投资的增长点。 然而,当你拿着一大笔钱杀入艺术品市场,却发现自己没有一双“慧眼”,这可就太吃亏了!让王健林这位顶级收藏家告诉你:在收藏市场,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拍卖会现场 王健林:要有“口袋”,更要有“脑袋” 在2016年10月发布的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都是中国首富。王健林的收藏宗旨是“有原创性、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家的精品”,他收藏了吴冠中、赵无极、吴大羽等100多位近现代画家的1000多幅馆藏级作品,市值超100亿元,西方画家中,毕加索、梵高、莫奈的作品是王健林的收藏重点。 王健林的收藏经很接地气:“其实鉴赏说穿了就是多看。看得多了,慢慢就明白了。20多年前,我什么也不懂。好藏家不仅要有‘口袋’,更要有‘脑袋’。我们不是瞎选的,肯定是要长期发现,觉得它有走高的可能性,才会全力去推。” 王健林以1.72亿人民币拍下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 王健林认为,“做收藏非常考验眼光,跟做生意一样。”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王健林就敢于砸下重金,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现金都拿出来,砸在一幅画上。 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万的价格出售傅抱石的代表作《龙盘虎踞》,这是傅抱石创作时间最长的一幅画,也是他的一号代表作。王健林当即决定下手,800万对当时的他而言也有压力,于是分四期两年付款,每次200万,“在当时800万都可以搞房地产了,但是我看了,知道这画以后是绝对不可能再有了。” 傅抱石代表作《龙盘虎踞》
|
|
来自: 好书风 > 《名人与收藏.财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