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池塘发黑发臭,不良底质的修复方法

 金惠养殖 2017-06-15

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塘底的有机污染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改底。

(一)改底的误区
经调查,市场80%以上的底改产品都是名不副实带有很大投机性和欺骗性,绝大部分都是以大量的低质石粉加少量的化学产品混合而成,用了以后多絮凝或吸附沉积到塘底,形成“聚毒层”,表面上是水好了,实际上是底坏了,表面上这类产品低价实惠,实际上后患无穷,代价难以估计。


一旦发现底质腐败,发热发臭,河蟹不正常,则心里焦虑无比,投放大量的底改产品,包括大量的微生物制剂,造成溶氧降低养殖动物应激。


(二)提倡生物护底    
底质养护的的方法,提倡用微生物型底质改良剂,采用微生物技术改良、养护底质和水质,是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充分利用复合微生物中各菌种的功能优势,发挥其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等影响底质变坏的隐患及时分解消除,不仅养护了底质和水质,而且控制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养底、护底”而不是“改底”,应将上述产品少量多次地合理使用,使底质由坏到好是在渐变中(而不是在剧变中)完成。

(三)不良底质的种类
● 发黑发臭型底质
● 板结型底质
● 泥皮型底质
● 青苔型底质


其中发黑发臭型底质
1、形成原因

(1)投饵过量,饲料腐败变质。
(2)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部溶氧不足,底泥黑臭。
(3)经常使用化学消毒剂或吸附性底改,造成底部有毒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发黑发臭。
(4)水草(特别是伊乐藻)沉底腐烂,造成底部黑臭。
(5)大量爆发蓝藻的池塘,由于蓝藻死亡堆积,造成底部变黑变臭。

2、处理方法
(1)水源较好的情况下,想办法排底层水,排去池底污物,引进新水源。
(2)定期分解底部有机质,消除黑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