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存在着一个有争议的字?

 wyj剑神卓不凡 2017-06-15

目前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但其中有争议的一个字,成为千百年来学者纷纷考究的谜团。最早著录此帖的《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句:“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为后来官修史书所沿用。但历代摹本中,却每每变动了一个字———将其中的“快然”变为“怏然”。但究竟该是“怏然”,还是“快然”呢?一字之别,所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

原来《兰亭集序》不光有唐代摹本,后世名家临摹比比皆是,于是此帖仿佛成为书法名家的一块试金石。但是在临摹过程是按照史书的为准还是按照摹本的为准呢?

造成此等错误,笔者认为与字体本身相像有关,在历代官修书中,“快”占着兰亭的绝对优势,但在官修书之外的摹本当中,书法家们却一直坚持着“怏”字,那么书圣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又会有怎么样的区别呢?

我们做“快”与“怏”两字向左的讲解,“快”是一种舒适自然状态,“怏”却是不高兴之意存在。从古人意出发,纵观魏晋知识分子层,“怏然”反而更符合王羲之个人和当时知识分子整体。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达的对于“生死”的人生态度正是根植于这种普遍性的思想转型期。像王羲之这样的知识分子,有世族经济、社会地位、政治特权,他们的心思、眼界、兴趣由环境转向内心,由社会转向自然,由经济转向艺术,由客观外物转向主体存在。这种转向使得王羲之在本应是山水描写的《兰亭集序》中灌输了自己的生死观。“怏然”作为的复义现象出现在王羲之关于生和死的议论中带有很大的合理性,它反映了一种较为综合的思想状态,这也是所谓的“世造兰亭意”了。

直到敦煌文化的发掘,这千古一误才被了结。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赶到敦煌,获取了一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这些文书后来大多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其中就包括了一份后来编号为伯2544的《兰亭集序》抄本,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怏”字。由此可见,《兰亭集序》原文中当为“怏然自足”,只不过后世不能轻易接触到唐人摹本,而多以官修之书为本,而官修之书中又以《晋书》为最早,所以《晋书·王羲之传》这一误就成了千古之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