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有属于自己的法则和故事

 中森336 2017-06-16

文/刘勇

不论是从书本上,还是从网上,我们都会看到许多有关“成功”“励志”等方面的法则,非常启迪人心,许多人把这些法则视作自己的座右铭和人生准则。但是,那些整日把他人的人生法则放在嘴上的人,很少有走向成功的。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还不够努力吗?还是这些法则都是骗人的?

我们先来看两个成功者给出的人生法则:一个是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条被人们十分推崇的人生法则:

1.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推到明天。

2.自己能做的事不要麻烦别人。

3.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

4.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5.骄傲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6.不要贪食,少吃不会后悔。

7.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

8.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9.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10.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再说话。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一百。

另一个是约翰·丹佛,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在对记者的一次访谈中,他对以上10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回答:

1.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股票的时候。

2.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3.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

4.我经常在商品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是一个基本的预测功能,就像我只在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

5.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吗?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们在为我骄傲,我看不出来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

6.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事实上我的确喜欢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有相同的嗜好。

7.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还没有办法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8.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正是我的这种动物的本能使我的公司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逃生。

9.我认为只要目标确定,我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在这个时代,人们只重视结果,有谁去在乎手段呢?

10.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一个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我气恼的时候,我一定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细心的人会发现,托马斯·杰斐逊和约翰·丹佛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法则是相互矛盾的。那么,我们应该相信谁呢?谁的法则更靠谱呢?

其实,靠谱不靠谱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崇拜“法则”而不崇拜“人”,或者说,我们只是费力去背诵了托马斯·杰斐逊和约翰·丹佛的“法则”,而没有下功夫去认识和了解托马斯·杰斐逊和约翰·丹佛这两个人,去认识和了解发生在这些法则背后的故事,让法则扎根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上。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对这些法则的理解就只会停留在字面的意义上,这样的法则我们来说都是不靠谱的。

就如柳传志、马云、史玉柱等都说过很多流传很广的人生法则,但如果你不去认识和了解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还要做什么,等等。那么,记住他们再多的法则也是没有用的。

实际上,孔子早就告诉我们“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必须这样必须那样的道理,只有适合、实用才是硬道理。或许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在我看来,一个不讲究“实用”的领导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有许多非常优秀的领导人正是因为行事与人不同,看上去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比如史蒂夫·乔布斯。

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先有了成功的法则而成功,而是因为先有了成功才有了成功的法则。每一个人生法则后面都有一个让人心动的故事。所以,你要想成功,你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法则,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需要你用一生的努力去积累和感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