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潮汕女人叫“姿娘”男人叫“搭埠”?

 信步时空 2017-06-16

最容易被扣分的交通标志全在这!不要等被扣分才发现

相传在古时候,人们都过着自做自给的生活,主张女主内男主外。这样一来,女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家中的一日三餐,煮好饭,做好菜。

而男人呢,除了种好田,还经常要外出打打猎,打些山鸡野兔之类的回来,让一家老少补补身子。 




因为饭即粮,煮饭也即煮粮,所以男人打猎回家就经常对女人嚷:“煮粮人,猛猛物碗来食。”而打猎也即打补品,所以女人也常回应男人说:“打补人,爱食裕来食,勿点大声伯喉。” 


久而久之,女人就被称为“煮粮”,男人就被称为“打埠”了。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姿娘”、“打埠”。

行下行食国营,堵下堵食政府




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全民“吃大锅饭”岁月时,流行于大潮汕的一句顺口溜。其中的“下”在这里是潮语中的虚词结构,只是帮助着使句子的语气顺畅,本身不表示什么意思。这是对当时实际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是老百姓的鲜活语言。 


当时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的中国社会生活,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处处“突出政治”,使得人们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多做工作反而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惹来事端。造成人们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和松懈散漫的社会风气,干活出工不出力,做事能推就推等等。



百姓就用潮语作了这首顺口溜概括了当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行下行,食国营”,是说国营工厂里的工人上班不干活照样领工资。


“下,食公社”,其中“下”是方言字,读音“企”,在这里是偷闲站立着不干活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农村社员依赖着人民公社轻松混日子。“堵下堵,食政府”,则指当时机关部门人浮于事及党风不正遇事互相推诿,工作人员敷衍过日照拿工资的现象。 


碎数怕算盘




潮汕人常指零星的钱为“碎数”。世人有句俗话说:“碎数怕算盘”。古人也常用这句话作为治家格言,启示着居家日常生活应勤俭节约,莫认为是零星碎钱而随意消费,点滴节约,积少成多。好比人们用手指拨着算盘珠,念着“一、二、三落二,四除六进一十”的珠算口诀,累进过架,化零成整,这就道白了“碎数怕算盘”之理。


这句俗话其意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语有相近义之处。据传解放前潮州有一贫苦农民,因灾害田园失收而交不起租谷,某日登门恳求地主减免。

谁知狠心的管家拿起算盘装腔作势,惯施“租计息、息滚本”的累进法,敲骨吸髓的剥削方式结算,顿使这位农民发愣惊问为何这么多?这个管家仍气势汹汹地说:这叫“碎数怕算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