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昵称VChmUhmv 2017-06-16

最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经常在《读者》、《萌芽》等刊物上见人引用这句话,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说是拿破仑评价中国的。后来又听许多人跳出来辟谣说拿破仑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胡适瞎编的。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这下子可把我弄懵了,这句话实在是太形象了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听过。所以这句话到底从何时出现的,而又是怎么变成所谓的拿破仑名言的呢?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这个可不是什么好观点。实际上充满了西方对于东方国家的蔑视。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脚步。而东方国家却大多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就导致了西方国家对当时的东方有一种文明人看所谓的不文明人的优越感。例如英国人就曾称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为“林中沉醉于太平梦的美人”。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唤醒东方论”先是被清末外交家曾纪泽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他向世界声明中国温和但也绝对不容欺侮的态度。后来这个观点又被梁启超化用,并创作了一则关于“唤醒睡狮”的寓言。由于这则寓言是在太过贴近中国现实,当时的清末革命宣传家于是便将“醒狮”立为民族国家的象征符号,将之应用到各种民族主义宣传之中。在各种宣传包装之下,“睡狮论”逐渐融入到民众的口头传播当中。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拿破仑与睡狮寓言相结合的具体时间很难锁定。留学美国的胡适曾在1915年写过这样一段话:“拿破仑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谓睡狮醒时,世界应为震悚。百年以来,世人争道斯语,至今未衰。”可知当时的美国留学生已经将“睡狮论”归入到拿破仑名下了。不过,这一说法在国内似乎不大流行,朱执信1919年的《睡的人醒了》仍将“睡狮论”归在德国政治家名下。

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并非拿破仑所说,而且这个观点带有蔑视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