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历史上被誉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楚汉争霸到僵持的状态时,韩信执行刘邦的战略,北上开辟第二战场,连灭魏、赵、齐,迫降燕国,大败项羽部将龙且的二十万大军,成为西汉开国无可争议的第一功臣。 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韩信如此牛逼,只要韩信在当齐王期间,拒不出兵协助刘邦围殴项羽,并且吞并燕赵等地,就可以与刘项三分天下。 ![]() 齐楚汉三分天下想象图 也有人认为,后来韩信被刘邦改封楚王,继承了项羽原本九个郡中六个郡的地盘(南阳郡归汉帝国直辖,东郡、砀郡改为梁王彭越的封地),实力依然雄厚,只要韩信不愚忠于刘邦,就能割据一方,与刘邦对抗。 ![]() 汉初韩信楚国封地 我们且不论韩信真正的军事能力如何,单说政治能力,因为独霸一方,政治能力往往比军事能力更加重要。 韩信的政治能力如何呢,从这三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 韩信(剧照) 灭掉项羽后,韩信就封楚王,对一位漂母(洗蚕丝的老太太)赏了千金,对一个亭长赐了百钱,对一个市井的少年封了个中尉。 原来韩信还没有发迹时,非常落魄,家境贫穷,常常需要别人来救济,被乡里很多人所厌恶。救济韩信的人中,就有这位漂母和亭长。 亭长养了韩信几个月,时间长了,亭长媳妇看韩信不爽,提前吃饭。到饭点时,韩信去亭长家,看不到碗筷,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于是和亭长闹翻。 ![]() 落魄中的韩信 再后来,韩信遇到这位漂母,被漂母款待了几十天。韩信非常感激,声称发达之后要重谢她。漂母生气的说韩信堂堂大丈夫不能养活自个,而她自己只是可怜韩信没有饭吃,根本不是图什么报答。 ![]() 漂母饲饭 而那个被韩信封为中尉的少年,则是韩信在淮阴街市上遇到,并要求韩信怕死就从他裆下钻过的无赖少年。 ![]() 胯下之辱 对于这三个人,韩信的奖赏显得莫名其妙。对于侮辱自己的少年无赖,韩信不能没有记仇,还封他一个官做,目的是显示自己不计前嫌,大度容人,俗称装逼。 但是韩信对于接济过自己好几个月的亭长,却赐百钱,这分明就是侮辱。虽然亭长纵然自己的老婆不给韩信饭吃,但毕竟也是接济过他的,不能因为最后的不欢而散,就抹掉之前接济好几个月的恩情。 也有可能亭长最初认为韩信有两把刷子,救济他是有所图,但最后发现韩信的才能没有实际的用途,而且有吹牛皮的嫌疑,就渐渐疏远,导致韩信很受伤,但再受伤,一码事归一码事。不能赏识韩信的才能,这是一回事,接济韩信好几个月的情谊,这又是另一回事。韩信因为最终和亭长闹掰了,发达后就给亭长百钱以示侮辱,显然是装逼失败,显示出自己小肚鸡肠的一面。 ![]() 而对于没有任何所求,单纯的就是可怜韩信而接济他的漂母,韩信的报答是以楚王的身份,赏赐了千金。虽说千金的价值很高,但总归显得有些别扭。汉朝以孝治天下,韩信父母早亡,假如韩信当了楚王后,把漂母认为养母,接到王宫奉养,必然能博得楚地百姓的一片好评。 ![]() 韩信报恩 而赏赐漂母千金,并不能说明韩信在人格上有什么过人的魅力。相反,韩信侮辱救济自己的亭长,而亭长拥有很广的人际关系网,这一装逼失败的行为和小肚鸡肠的形象,必然在楚地广为流传,让韩信的政治分数大打折扣。而淮阴街市上一个地痞恶霸,韩信却莫名其妙的封赏做官,这就更加让楚地的百姓寒心了。 如果韩信的政治能力及格,把漂母接入王宫当母亲奉养,不计前嫌的封赏亭长并赐予高官厚禄,让楚地的朝野势力真心向韩信靠拢,再把侮辱过自己的地痞恶霸当作典型进行处罚,充为刑徒还是斩杀,都能赢得底层百姓的人心。 ![]() 但是韩信恰恰一个也没做到,而且进行了自相矛盾的封赏,足见韩信是一个想装逼,却又极容易装逼失败的装逼犯,政治能力和刘邦项羽相比,还差的很远。这也就难怪韩信在齐地和楚地,都不太敢和刘邦决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