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科技功臣——彭桓武

 本科学历 2017-06-16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科技功臣——彭桓武

近几十年来,为发展核科学技术,特别是为了打破少数大国的核垄断,在研制原子弹、氢弹的高科技攻坚战中,涌现出许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我国核武器研制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的彭桓武。

彭桓武
1915-2007
湖北麻城人
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坦武于191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了同盟会。父亲
期望儿子将来肩负科学救国的重任。1931年,16岁的彭桓武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清
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日军侵华后,彭桓武来到云
南昆明,受聘于云南大学执教。
1938年彭桓武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
获博士学位。1941年进入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
者薛定锷教授,开始了量子力学研究。1945年又获得爱丁堡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45年彭桓武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
1947年,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教授。彭桓武是第一个在英国取得物理学教授职称的中
国人,1948年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在固体物理、介子物理和量子场
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出色成就。
彭桓武在国外10年,时刻不忘多灾多难的祖国,决心要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报效祖国。
彭桓武于1947年从英国回国,1949年北平解放后,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物理教授。后
来调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
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7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任理论
物理研究所所长。
彭桓武在我国“两弹”开发研制中领导并参加了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
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
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
了一批优秀人才。
彭桓武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彭桓武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