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 孝敬三境界

 风啸一揽众山小 2017-06-17

1518年,王阳明祖母岑夫人九十八岁,父亲王华七十三岁。王阳明十三岁丧母,老祖母对王阳明有养育之恩。王家的孝道是有传统的。1481年,王华中状元后,被任为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次年就接父亲王伦进京奉养。王伦回余姚后,王华分八石俸粮的一半,让父亲在余姚老家领取。

王阳明认为,孝养长辈有三个境界

王阳明 孝敬三境界

一是养长辈的身,保证长辈的吃穿用度。这是最基本的,是人之常情,但是远远不够。因为家里养的猪、马、牛、羊、狗,也会保证它们有吃有住。

第二层境界,养长辈的心。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平平安安,能在跟前尽孝最好,不能的话也要经常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让长辈放心;做出成绩,光宗耀祖,让长辈舒心,这是高一级的孝。

第三个层次,养长辈的志。父亲退休后,王阳明担心父亲寂寞,写信建议父亲多和同乡的退休官员谢谦、冯兰等走动走动,散散心。退休后,谢谦建有银杏山庄,冯兰建有雪湖山庄,两座山庄毗邻,可供王华寄情山水。

王阳明 孝敬三境界

孝敬的三境界:养身、养心、养志。

以前给朋友写信,王阳明习惯自称“守仁”或者“某”“仆”“区区”;为父亲守孝期间,她写信时的自称变成了“孤”或者“孤子守仁”。五十一岁的孤儿,现在看起来好像可笑,但是也正反映了王阳明的孝纯。《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王阳明 孝敬三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