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小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堆尸如山 最终却惨遭灭国

 昵称VChmUhmv 2017-06-17

要说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的小国,历史中还真是有这么几个,凭借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大败远征的中国军队也不足为奇。但一个小国家却多次大败中国军队,最终又被中国灭国的却不多见了,这个国家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原本是活跃在东北长白山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南北朝时期南下侵吞了朝鲜半岛的北部以及辽东半岛的不少领土。

那时候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忙着南下,南方的汉族政权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高句丽的问题就一再被搁置。一直等到了隋朝统一中国,北面又消除了突厥威胁后,才有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一小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堆尸如山 最终却惨遭灭国

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太过轻敌,认为凭借大军的声势就能让高句丽臣服,不战而屈人之兵固然是善策,但也必须要做好充足的战前准备。结果隋炀帝光想着高句丽投降之后的事儿了,还下令高句丽一旦投降,诸军应立即停止进攻,高句丽利用这一点反复投降,以逸待劳打持久战。

结果三十万的隋军返回辽东城的时候就还剩下不到三千人,被高句丽打得头破血流,阵亡的隋军战士尸体还被高句丽收集堆垒,筑成“京观”,是为奇耻大辱。

一小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堆尸如山 最终却惨遭灭国

隋军受此重创按理说应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可隋炀帝仅仅在半年后便开始第二次远征,好在这次他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做好了干高句丽大干一番的准备。可就在隋军苦攻,高句丽艰难抵抗之际,大隋朝后院起火,杨玄感造反了。隋炀帝只好秘密撤军,对下的军需物资不计其数。

一小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堆尸如山 最终却惨遭灭国

至于第三次远征高句丽,隋军已经疲惫不堪,军心涣散,国内局势已是风雨飘摇。高句丽这两次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军压境之际卖给隋炀帝个面子,投降了。但隋炀帝实际上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劳民伤财,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

经过数年战乱,中国又迎来了历史上的一大巅峰,大唐帝国!唐太宗说高句丽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再次对高句丽发起了进攻,准备完成统一中国的收官之战。

唐太宗很好的吸取了隋炀帝三征高丽的失败教训,并不求毕其功于一役,避免大军长期驻扎在辽东地区同高句丽进行苦战。打得过就打,天气一凉不好打了就撤,但会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消耗高句丽国力。

当时朝鲜半岛除了有高句丽政权,还有新罗和百济。新罗亲近唐朝,百济亲近高句丽。唐朝大将刘仁轨建议:“欲吞灭高丽,必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

一小国把中国打得头破血流堆尸如山 最终却惨遭灭国

于是唐军先渡海,与新罗联手打击百济,砍掉了高句丽的这一重要盟友。不久高句丽发生内乱,唐军趁机讨伐。

668年,历经隋唐两代五位帝王,终于在唐高宗时期,高句丽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