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临港张江科技港方案大PK,你猜哪家笑到了最后?

 houfour 2017-06-17

这是2014年的一次方案征集,参加单位有同济2所、中规院&HASSELL联合体以及PTW&蕾奥联合体三个workshop。为了方便起见三个workshop在下文分别简称为同济、中规院、PTW...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竞赛情况:


一、项目背景


整个项目位于上海临港新城的北侧。从区域看,东海大桥的修建将舟山与苏北地区做了连接,对这片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看过汇报发现,三个联合体基本都从区域入手进行分析。


临港新城其实离上海市区挺远的,大概有60公里左右的样子。所以这次聘请中规院这样的规划院过来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视野要涵盖到区域规划的范畴。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诉求,从政府的需求来看。还是希望在强调生态的基础上,将这个片区打造成产城融合的智慧园区。因为临港的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各方也是想找些灵丹妙药来带动这片区域的发展。


而这次方案征集的地块位置离滴水湖也就几公里的距离,并且有水系与之相连。


二、三家方案


小编比较倾向于先讲中规院的方案,因为中规院在宏观上思路拉的比较开,这样有助于大家加深对项目的理解。


1.中规院方案


中规院认为,从长三角视野看:临港新城将是长三角沿江-沿海发展带的核心节点,未来区域面海发展的窗口。



由于这次征集是14年的成果,从17年来看,上海北扩,浦东与南通有高速铁路的修建,也充分的体现了政府对整个沿海发展的关注度。


基于这条南北带的重要性,本项目不仅要考虑与主城的联系,还要考虑滨海层面的南北向联系,以及项目在区域协同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等...



中规院由此来确定他们的规划结构,并强调场地南北向的功能连接。特别是与浦东国际机场的联系。

中规院的用地结构,主体功能沿着东海大道布局。


整体空间结构,形成南北向开发的开发体系


核心地块用地


HASSELL对起步区的方案深化还是很给力的,深化方案位于紫色区域的右下角。


他们的概念是:鼓励多地块和多功能组团用地开发的协调,并通过功能和公共空间的联系来促进办公、居住社区的交流。


这也是这个片区最为缺乏的两个字——活力


核心区鸟瞰


滨水区鸟瞰


电路板一样的核心区广场


总体来讲,他们的景观处理还是不错的,而公共空间体系稍弱。



2.同济的方案


很遗憾同济不授权图片内容,因而小编手绘意淫了一个版本,仅供大家参考。


同济的方案在宏观分析上虽然没中规院拉的开,但是结论基本相似,强调南北向的连接。并且他们强调了大飞机总装基地这一产业模块。所以,同济的结构其实与中规院的差不多。


不过同济的概念提得好,提出生命树的概念。由临港水面延伸出来的一株生命树系统,成为他们的主要亮点。



这棵智慧树在宏观来看,形成树枝状的空间结构。



不过,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虽说都是强调南北连接,但两家用的手法稍微不同。中规院强调路,同济强调水。


土地使用


总体来讲,同济的方案包装比较出色,强调生态的连接,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


3.PTW的方案


PTW可能与蕾奥结合的比较密切,主要精力放在模式的探索上了。他们的定位是助推上海、升级张江、引爆临港、带动综合区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也做了一些创新制度的研究


土地使用上感觉他们更强调与西侧连接


整个规划非常注重分期实施的可实施性


但感觉他们的城市设计不是很给力


鸟瞰图


鸟瞰图


总体看,PTW的格局感稍差,深化能力也一般。不过他们注重规划的实施这点在当今还是很吃香的。据传,蕾奥上了某幸福的红榜,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的规划还是符合大金市场诉求的。


三、小结


总体讲,三家单位的方案各有长处,从个人角度看,小编更倾向于中规院的方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南北向的一条滨水道路,与水的关系其实比同济的好一些。


但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我们先投个票,最后再公布结果。


.

.

.

.

.

.

同济


让我们来看下小伙伴们的评论




最后的最后小编想顺着这几位群友的话题继续说一下:其实个人感觉现在的设计更加回归方案本身了,特别是在可实施性方面。因为很多牛逼的设计师都去做甲方了,简单的包装基本没什么效果了...





我们的价值观:

艺术 规划 建筑 景观 文化 设计落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