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举进军线下零售!亚马逊137亿巨资收购全食超市

 安然如狮 2017-06-17
 

以逾百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亚马逊挺进线下的步伐越来越大,本已投资线上业务的传统零售商会更头痛。

全食超市6月16日宣布,和亚马逊签署了最终合作协议,包括净负债在内,亚马逊将以每股42美元全现金收购全食超市,较前一日全食超市收盘溢价27%,交易总额达到137亿美元。

全食超市是美国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亚马逊巨资收购该公司,标志其开始大举进军线下零售业。穆迪的首席零售业分析师Charlie O'Shea认为,亚马逊这笔交易不仅仅针对食品零售领域,意在整个零售业。

这对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巨头显然不是好消息,他们近几年大举投资线上日用杂货,推出了在线订购送货等服务。去年一些分析师开始质疑线上杂货送货的长期可行性,认为这些零售商在浪费资金。汇丰的分析师甚至称那是“皇帝的新衣”。

券商Nomura Instinet的分析师认为,亚马逊加快开拓食品零售业务证明其股价高涨合理,股价还有望进一步走高,将亚马逊目标价由975美元上调至1100美元,相当于在本周四收盘基础上再涨14%。

受收购消息影响,16日美股开盘后亚马逊和全食超市股价急剧拉升,全食超市的实体店竞争对手——美国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克罗格(Kroger)和塔吉特(Target)的股价集体下挫。

盘中沃尔玛股价一度跌近7%,克罗格跌近16%%创三年来新低,塔吉特跌约12%。盘中亚马逊股价涨逾3%,收涨约2.4%,全食超市收涨逾29%,创200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布局线下零售脚步未停

美国80%以上的零售销售额仍然属于线下交易,去年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亚马逊正在寻找新方法从线下交易中分一杯羹。

事实上,亚马逊近几年一直在探索不同的线下零售方式:2014年在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对面开了第一家实体零售店;2015年在西雅图开设第一家实体书店;2016年推出无需排队结账的智能无人实体零售店“亚马逊Go”,顾客只需要用手机APP就可完成购物。

同时,亚马逊也在开拓食品杂货市场,通过Prime会员推进旗下食品杂货配送项目——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券商Cowen and Company的分析师去年指出,食品杂货是亚马逊最具潜力的收入增长点,该司仅控制了8000亿美元美国食品杂货市场1%的份额。

Cowen预计,未来5年亚马逊的食品和饮料销售额可能会从去年的90亿美元增至230亿美元,亚马逊将成为美国十大食品杂货销售商之一。

收购全食超市的消息传出后,Nomura Instinet的分析师Anthony DiClemente评论认为,对亚马逊来说,杂货零售仍是最大、最有开发潜力的市场,未来亚马逊在这一市场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可能超过沃尔玛、远超好市多。

一改保守作风今年大举买买买

亚马逊以往的并购策略相对保守,但最近已经大有转变。

和其他科技巨头频频出手不同,亚马逊过去一直对并购保持谨慎。苹果近几年每年的并购数量为8到14笔。Facebook的并购步伐近期有所放缓,以往也曾达到每年14笔。谷歌并购活动活跃,2014年完成了35笔收购,同年亚马逊只有五笔。

2017年仅第一季度,亚马逊就完成了四笔并购交易,收购信息安全公司Harvest.ai、中东地区电商网站Souq.com等公司,与此前最频繁的季度——2015年第三季度持平,整个2016年,亚马逊的并购交易只有五笔。

亚马逊眼中的理想并购对象是怎样的?亚马逊CEO贝佐斯在2015年致股东信中提到,并购目标必须是“梦想中的业务”。这样的业务具备四大特征,包括用户的喜爱、可以发展至很大的规模、能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以及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有可能持续数十年。

对战亚马逊传统商家还有没有胜算?

此番收购全食超市后,亚马逊将拥有颇具规模的实体日用杂货店系统,以及成功推广线上销售的基础设施。而这正是大部分日杂连锁店落后的地方。

面对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挑战,迄今为止,传统零售商的一大优势是成规模的实体店网络。

券商Jefferies报告指出,让消费者灵活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购物,这是沃尔玛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的方式,纯电商无法做到这点。而且销售食品和消费者品需要大量司机运输,沃尔玛又有广大的经销和实体店网络,这些都能支持其服务。

目前全食超市旗下460多家实体店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而沃尔玛的门店多达4692家。不过,大部分全食超市的店面位于美国大城市,收购为亚马逊带来了位于重要市场的杂货实体店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