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煤炭、焦炭价格连续上升,焦炭质量下降,影响高炉生产的稳定,导致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下滑。另外,由于我国高炉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先进值与落后值的差异较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吕林 2016年我国生铁产量略有增加,由于煤炭、焦炭价格连续上升,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下降,高炉生产不稳定,技术经济指标有所下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6月8日,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天钧在大会报告中对2016年高炉炼铁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高炉炼铁技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技术经济指标下滑值得重视 据杨天钧介绍,2016年,伴随着我国生铁价格上升和企业利润增加,一些已停产的高炉恢复生产,生铁产量略有增长。2016年,我国生铁产量为70073.66万吨,比2015年增加0.74%;钢协会员单位2016年生铁产量为61827.57万吨,比2015年下降0.03%;其他单位生铁产量为8246.03万吨,比2015年增加6.90%。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生铁产量占全国生铁产量的88.23%,比2015年下降2.13%。我国2016年高炉生铁产量占世界高炉生铁产量(115933万吨)的60.44%。2016年世界直接还原铁产量为5402.6万吨,我国也有少量直接还原铁生产。 不过,2016年下半年,煤炭、焦炭价格连续上升,焦炭质量下降,影响高炉生产的稳定,导致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下滑。与2015年相比,2016年焦比上升4.35kg/t,煤比下降0.92kg/t,燃料比上升3.86kg/t,热风温度下降27.11℃,休风率上升0.60个百分点。 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高炉燃料比为539.72kg/t-HM,比2015年增加3.86kg/t-HM。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比低于500kg/t-HM,而我国只有宝钢等少数企业的高炉燃料比低于500kg/t-HM。 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高炉焦比为361.02kg/t-HM。2016年,有41家企业焦比上升,有25家企业焦比下降。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喷煤比为141.72kg/t-HM,比2015年下降0.92kg/t-HM,有35家企业喷煤比下降,有29家企业喷煤比提高。 另外,由于我国高炉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先进值与落后值的差异较大。 我国高炉炼铁存在若干问题 我国高炉炼铁精料方针尚未深入贯彻,高炉长寿问题依然严峻,热风温度尚有提升的空间,燃料比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等……在报告中,杨天钧对我国高炉炼铁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杨天钧针对烧结矿、块矿和焦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是要重视烧结矿强度,更要重视其冶金性能。作为我国高炉的主要含铁原料——烧结矿,其质量不仅仅包括强度、粒度、品位等宏观物理化学性能,更须要关注烧结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所表现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即烧结矿的冶金性能,如还原性、软化熔融性能等。 二是要全面评价和考核块矿的性能,尤其是冶金性能。目前块矿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包括:含粉率高,还原性及高温软化熔融性能不理想,热裂性能及检测不具备代表性,有害元素及含量超标等。这些问题都对块矿的使用及高炉冶炼过程造成影响,块矿的性能评价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原燃料市场价格畸变,更要重视焦炭质量。煤与焦炭的价格上涨,导致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牺牲焦炭质量,造成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下滑。这种现象也足以说明焦炭质量对于高炉冶炼的重要性。 高炉长寿技术是个系统工程,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我国高炉长寿发展很不均衡,平均寿命仅为5年~10年,与国外高炉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甚至炉缸烧穿的案例明显增加,说明我国高炉炉缸长寿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以来,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有些钢铁企业出现了铜冷却壁损坏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提高风温能有效降低焦比和燃料比、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冶炼的关键技术。2016年钢协会员单位有36家企业热风温度下降,有27家企业热风温度提高。目前尚有5家企业热风温度低于1100℃,距离比较理想的1280℃±20℃高风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须要继续推广高风温技术。 杨天钧分析道,一方面,我国中小高炉过度强化是其燃料比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客观分析,所谓小高炉效率高只是一种假象。建议使用炉缸面积利用系数来评价高炉生产效率,这样有利于适当控制产能,避免盲目强化、盲目高产、盲目竞争,从而实现炼铁节能减排,降低燃料消耗,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高炉燃料比较国外先进水平高出50kg/tHM~100kg/tHM,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煤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提高煤气利用率,可以有效降低吨铁燃料比,其中,控制好煤气流的三次分配是提高煤气利用率的关键。 高炉炼铁技术发展路径展望 在分析、总结我国高炉炼铁存在的问题后,杨天钧对今后我国高炉炼铁技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