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一百年前的惠州,你不曾见过的样子

 林小霖 2017-06-17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就已在惠州境内的东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惠州的远古文明。此时是公元2017年,千百年沧桑变化,一代又一代人登台又谢幕,来去匆匆、前赴后继推动这座古老城市发展。

  无论是客家话、梅州话、潮汕话,还是东北话、四川话、河南话……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携手说惠州话的本地人,都将伴着惠州走下去。


  摄于1881-1910

  惠州附近的塔,引相关资料:极有可能是已被拆毁的文星塔,又称大江塔,位于惠城区下角回龙寺,高于东江边三台石


  摄于1887-1901

  照片右侧是惠州府衙,左侧兵勇护着官员出巡(可能县太爷)。


  摄于1887-1901 惠州附近的茶亭

  箩筐、扁担、油纸伞、斗笠、孝顺竹……不少老物件至今仍在农业成产中发光发热。


  摄于1887-1901 归善县浮桥

  从府城隔江望县城,可以看到水东街一带的建筑。照片中列成一排的船,可当浮桥使用。


  时间跳到民国

  从飞鹅岭向西,可以望到惠州西湖全景。


  文笔塔在战火中屹立

  抗战期间,惠州曾四度沦陷,饱受日军肆虐摧残,但位于东江、西枝江合流处的文笔塔,历经风雨战火,至今屹立。


  惠州府城北面临江城墙

  远处泛白的城墙,像不像《权力的游戏》里,提利昂·兰尼斯特在野火那一集的城墙?


  清归善县城北面临江城墙

  现在来看,照片的效果,是否有《江雪》中的意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930年 飞鹅岭腑瞰惠州府城远景

  87年前的惠州西湖,桥西附近。


  1941年

  从园通桥望西湖塔,中间小岛是“夫子弹琴”,现在的“夫子弹琴”极像一把古琴。


  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龙门地派温泉

  图中左二是前来考察的著名地理学家姚文光。


  民国时期元妙观近景


  从孤山南望泗洲塔和六如亭

  习惯了高楼大厦的我们,很难体会到古人对“高塔”的感觉,方圆百里,仅此一处最高点,登高望远,尽情抒怀。


  1938年 俯瞰惠州府城北厢

  仔细看,远处有平湖门城门楼、苏堤、泗州塔……最前面这座三层小洋楼里,现在只能在照片中证明它曾经存在。


  摄于1918-1924

  西枝江,连接惠州与归善县的浮桥,从县城隔江望府城,府城墙的大东门和文笔塔清晰可见。


  摄于1931-1940 1938年10月15惠州第一次沦陷

  日军退出惠州时,将使用仅半年的东新桥炸毁。

  断桥左边的那间楼,多年前叫“太白茶楼”。


  摄于1931-1938

  被炸毁的桥梁。


  摄于1939年9月

  勤劳勇敢的惠州人,又把浮桥搭起来了,远处两个桥墩,是被日军炸掉剩下的。

  照相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记录。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让今人有幸窥探惠州往日的风貌,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变化。不知未来很久的人们,看到今日我们留下的惠州影像,又会有怎样的感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